拯救读者“瑞恩”

2012-03-27 15:48:00来源:大众网作者:高金国

作者:高金国


  纠缠于报纸生死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太大价值。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中,任何媒体——无论新旧——都是在夹缝中寻找空间以图生存。对报业“时日无多”的感慨,其本质是感慨“报纸一统天下”的时代一去不返。好日子过惯了,人们自然对苦日子感慨良多。
  媒体是和受众同步诞生的。只有出现了自己的受众,媒体才算正式诞生。以前,媒体是稀缺品,只要有了媒体,受众就会蜂拥而至。现在显然不同了,创办媒体的前提,是搞清楚自己要寻找哪些受众;找不到他们,往往意味着这一媒体诞生时就已死亡。
  我们可以把“媒体寻找受众”的过程,比喻为“拯救大兵(读者)瑞恩”的过程。如果把媒体竞争看作一场战争,《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大片几乎就是一部“媒体战写真”。
  核心的问题不在于战况,而在于“寻找和拯救”。电影中,瑞恩家的四个儿子参军,已经牺牲了三个。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不能再让第四个儿子牺牲在战场上。为了拯救“硕果仅存”的瑞恩,盟军组织了8人小分队,多人因此牺牲。
  如果把瑞恩兄弟看作读者,拯救小组看作媒体,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奇妙的相似感:媒体的受众,尤其是传统媒体的代表——报纸,读者正在减少。瑞恩家的三兄弟是被德军夺走,报纸的读者则是被越来越细化的其他媒体夺走。
  更奇妙的相似在于寻找和拯救。在这一点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并无区别。这也是我认为讨论“报纸何时死亡”并无实质意义的原因之一。新媒体的主要工作是寻找新读者,报纸的主要工作是“拯救”老读者。报纸的市场的确越来越窄,但它是由几十年前的“宽”变成现在的“窄”;而新媒体的市场则是一出生就“窄”,因为它诞生在市场细分的时代。
  
  一
  无论何种媒体,在诞生之前和诞生之后,都要弄清三个问题:第一,办给谁看?第二,谁在看?第三,怎样让“目标受众”看?
  这三个问题,创刊之前就要搞清楚,否则生下来也是个“糊涂蛋”;创刊之后更要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定位,并根据定位校正办报思路,防止偏离目标。
  也就是说,对创刊之前的媒体或者是已创刊的新媒体而言,它的工作重心是“寻找”;对创刊后的媒体和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它的工作重心则往往在于“拯救”。
  我们不要忘了电影中“拯救大兵瑞恩”的过程。拯救的前提是“寻找”,把人找到,就成功了一半。传统媒体之所以更具危机感,原因就在于此:它既要“找到”那个“熟悉的陌生人”——自己的观众、读者,还要千方百计把他们留住(拯救),防止被新媒体抢走。
  行文至此,笔者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问:编辑最熟悉的人是谁?答:读者。再问:编辑最陌生的人是谁?答:还是读者。
  媒体人的特殊性就在这里。天天和读者“见面”,却可能一辈子都不认识;最熟悉,也最陌生。所以,传统媒体首先要弄清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谁(寻找),然后设法让他成为“忠实客户”(拯救)。
  当然,“熟悉的陌生人”是个虚化的概念,受众一方面会自主流动,另一方面,媒体也会根据广告客户或者自身定位,对受众进行人为干预和调节。
  受众就像一条河,处于流动和变化之中;媒体希望这条河变成湖泊,相对稳定;成功的媒体则把湖泊修成了水库,既保持稳定,又能人为调节。
  这条河的流动性,给“寻找”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化的媒体的确处于“战争状态”,正是这种状态,让“受众之河”变得异常复杂。如果不是战争,知道番号、姓名,从部队里找到“瑞恩”并不复杂,甚至一个电话就能搞定。可现在在打仗啊,鬼知道瑞恩流窜到哪里去了?
  战争,意味着变化、复杂和危险。情况随时在变,每一个忠诚度极高的受众都有“叛变”的可能。所以,拯救读者瑞恩,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和付出代价的。
  
  二
  首先是寻找。以报纸为例,“寻找”的核心,是做出三种判断:第一,报纸的优势空间何在?这一优势空间,既包括媒介优势(发行量大,传播层级广),也包括市场优势(广告购买率高,利润大)。第二,什么人在看这份报纸?第三,正在看这份报纸的人,和报纸的优势空间是否契合?如果不契合,如何校正和调整?校正自己的办报目标和思路,还是调整读者结构?
  这种寻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报纸在整个媒体市场上的优势空间,让自己的“火力”集中于这一空间;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如果在报业的优势空间之外努力,会遭到其他优势媒体的围追堵截,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是以卵击石。寻找优势空间,需要对所有的受众进行“空间分析”,找到“哪个空间的受众”是最适合自己的。
  从小的方面来讲,还要进行“时间分析”,即把受众的不同时间段进行细化分析。一个人不会只接触一种媒体,他在一天中可能会接触到五六种甚至十几种媒体,作为报纸,要找到最适合他阅读的时间,尽量多地抢占他的“有效时间”。犯罪有“临时起意”,购物也有“临时起意”。进商场前看到的促销广告,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购买行为,几天前无意瞅过的广告则很难有如此效果。进商场前的几分钟,就是促使他产生“临时起意”购买行为的最佳有效时间。作为报纸,也要尽可能地抢占“有效时间”,把“内容产品对读者行为产生影响”作为最高目标。
  先说大的方面:对报纸优势的“空间分析”。我们把人们接触媒体较多的空间,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家庭空间。在这个空间,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电视,其次是电脑、手机、报纸。不过,电视在家庭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娱乐工具”,电视剧、综艺节目占据了“电视时间”的主体。同样,电脑、手机在家庭中的娱乐功能也较为突出,而报纸则更多地被定位于“新闻工具”,尤其在了解本地新闻时。所以,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而言,家庭是报纸的优势空间。
  第二类:办公空间。在这个空间,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电脑,其次是手机、报纸。
  第三类:外出空间——也就是在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空间,比如酒店、商场、交通工具上等等。在这个空间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手机,其次是电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导空间,不同的空间都有各自不同的主流人群。有的人经常处于家庭空间,比如老年人;有的人则经常处于“外出空间”,比如业务员、经理、官员。
  从目前来看,“外出造就购买力”的定律依然有效。“外出空间”占主导的人,经常出没于各类交通工具、酒店、商场,购买力相对旺盛,是媒体争抢的“主流受众”。这种形势或许会改变,因为网购和物流正在改变消费世界,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典型的例子是:不仅很多年轻人“网购成瘾”,四十岁以上的“网购成瘾”者也在增多。
  “外出造就购买力”的定律一旦被打破,媒体的市场蛋糕可能会重新切分,而这块蛋糕并非只属于网络和手机,因为网络的海量存储在消费者选择商品时反倒造成了障碍,过多的图片展示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理应突出的广告变得不再突出。一些产品为此不得不进行“较为突出”的网络宣传,但这种“突出”往往借助于页面浏览时的强迫性(不像报纸那样悄无声息),易让消费者产生反感情绪。传统媒体从这块蛋糕中分一杯羹,并非妄言。
  再来看“时间分析”。这个“时间”,可以理解为“注意力时间”。媒体战争,本质是注意力的战争。谁俘获了受众的注意力,谁就是胜利者。当然,争取哪一类受众,不同媒体有不同的侧重点。
  不少报纸都有自己的“虚拟读者”,这种“虚拟读者”其实就是报纸对受众的定位。我们以“白领男性”作为“虚拟读者”,来看一下他的时间段。
  一天24小时,这个虚拟读者在办公室的时间大约为8小时。在这8小时之内,占据统治地位的媒体依然是电脑;在家中的时间大约为12小时,剔除吃饭睡觉的“注意力无效时间”,大约3小时;外出活动时间大约4小时。
  在这24小时之内,除去“无效注意力时间”,最值得报纸发掘的,是虚拟读者在办公室的8小时和家中的3小时。
  把“空间分析”和“时间分析”交叉、综合一下,不难发现报纸的主攻方向:首先是目标读者在“家庭空间”中的3小时,其次是目标读者的办公室时间。后者虽然是互联网占据主导,但报纸毕竟在阅读方式上更为直接,只要放在办公桌上,就有“随手一翻”的可能。
  
  三
  说完了寻找,“拯救”就相对简单了。所谓拯救,就是朝找准的方向努力:把内容定位往“目标读者的家庭空间”上靠,把“家庭阅读”作为报纸发展的基础,把“办公室阅读”作为报纸的努力方向。
  作为基础的“家庭空间阅读”,可以有这么个口号:让报纸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就像家中的小猫小狗,虽然不入户籍,却不可或缺。报纸的内容产品,要更侧重于吸引“目标读者家中3小时”的注意力,要认真揣摩目标读者在这一时间段的阅读感受。他所读到的内容,既是这样的:从网上浏览过,但看了报纸之后方有顿悟之感,大呼“原来如此”;也是这样的:与自己的家庭空间有关,并延展到家庭所在地的社区空间、城市空间,都具有很强的地域贴近性和服务性。这,就是报纸内容产品最重要的两个拳头。
  至此,“拯救读者瑞恩”的思路大体可见:就空间而言,以家庭为基础,以办公空间为努力方向,把外出空间作为报业新媒体的主攻方向;从时间而言,以“目标读者”的家庭阅读时间为基础,兼顾“目标读者”的办公室阅读时间,并据此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内容产品。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3月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