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巍:拨云见日求一真

2017-09-27 15:39:00来源:青年记者作者:
  每年的11月8日,是全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记者节。巧的是,这一天也是大众日报高级记者孙巍的生日。了解孙巍的人都说,他天生就是当记者的料。
  从军队到地方,从乡镇、县委宣传部门到市级、省级党报,孙巍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30多次获得山东新闻奖,也是大众日报为数不多的为全省17个地市都写过头版头条报道的记者。一篇篇视角独特、掷地有声的新闻稿件,铺就了孙巍的新闻从业之路。
  夏日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孙巍的家里,采访这位采访了别人一辈子的资深记者。一开口,孙老师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正逢‘双喜’临门!”
  第一喜,是获悉他的一名学生的稿件《老陈家的镢头生锈了》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去年孙巍在美国探亲的时候,看到发表在《大众日报》上的这篇稿件,当时就认定,这是一篇能够留下历史痕迹的好稿子,与报社同事、领导通电话时他多次推荐这篇稿件。果然,此稿获得山东新闻界年度最高奖项。
  第二喜,缘于不久前孙巍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查体,在医院门口停车时跟门卫聊起停车难的事。门卫说:“别看医院停车场大,从医生、护士到院长,谁的车也不能在院里停。停车场只能停患者的车。”孙巍一听,十分兴奋,他心想,这不正是一个小中见大,透视医患关系、城市发展的好线索吗?回家后,孙巍立即把这个采访交待给报社里他曾经带过的记者。已经退休的他,为自己发现了这个好线索兴奋了好几天。
  两件不大的事竟然能让孙巍如此兴奋,这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正如一句古诗所说:“将军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但凡遇到好的新闻线索,他的眼睛就会亮起来。
  好多人说,孙巍写稿有瘾。一件件乍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事情,经过他的眼、经过他的手,就被扒掉了层层无聊,只剩下精彩、动人的真相。
  真相,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挖掘、报道真相的能力,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动人的真相从哪里来?”作为记者的孙巍经常这样问自己。为此,他总结出了一套“真相理论”。在孙巍看来,真和真还不一样。有的真相固然真,却是没有价值的真、平淡无奇的真,还有的真是小真,部分的真。而孙巍最看重的是追到骨子里的本质的大真。
  孙巍的记者生涯,就是一个挖真相、追真相、挑真相的过程。
  熟知之外有真相
  最初,孙巍也经历过泛泛而写、屡投不中的迷茫期。
  1975年,孙巍大学毕业后到部队当兵,部队指导员跟他说:“小孙,你是大学生,应该写点东西才对。”领导鼓励写东西,但怎么写呢?孙巍尝试着写了不少团里搞强军活动抓作风建设的稿子投稿,但因为内容比较笼统,像会议文件、工作报道,所以费了不少劲,却一篇未中。这让年轻的孙巍感到十分失落。
  适逢部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茫然中,孙巍把自己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部队战士过程中的思想斗争写成了题为《让思想冲破牢笼》的小稿子,指导员一看说“这个写得不错啊,改一改”,稿子很快在《前进报》刊登了。孙巍受到鼓舞,摸到了窍门:“写稿子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谈,要具体、要生动,要有点。”
  从那开始,孙巍的稿件见报次数多了起来,他的新闻人生正式开启。
  当兵的人打篮球本来是件小事,但孙巍抓住了一位篮球队员曾经是“老病员”这一点,写出《老病员成了篮球队员》,成了反映部队强军的典型。《他们是带兵的有心人》,写的是团长教战士系鞋带、副团长纠正部分战士枪和子弹袋不配套的问题、参谋长狠抓警卫排战士走路姿势的事情。三个片段,见常人所不见,以小见大,呼应了当时部队作风建设的大背景。
  孙巍在分享写稿心得时,常说“巴掌与针”的理论,通俗点说,一个巴掌拍在身上,可能没啥感觉,但如果用同样的力道扎一根针,能疼得人跳起来。所以采写新闻,要找“事”,找那些具体的能碰响的事。他说:“平时我们见到的多数是大家所熟视熟知的,记者的功夫就是要找出到骨头到肉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
  记者这个职业需要很多天赋的秉性,如敏感、手快、思维活跃等等。然而,所有的秉性里最难得的是求真的本能。在孙巍眼里,这个真是人们想知又未知的东西。
  当别人都在写政府如何为企业服务时,他揪住名目繁多的摊派项目致使企业苦不堪言这一点,写出了《企业好比一只鸟,摊派拔毛何时了》以针砭时弊。在许多媒体的报道大都集中在政府措施得力、效果显著时,他从一堆俗套中选取了流通领域杀猪吃肉的事作为突破,一篇《临朐当天杀猪 天津次日吃肉》让人拍案叫好,从中央到地方十几家报刊转发。
  1987年,作为大众日报潍坊记者站记者的孙巍,就潍坊机构改革这个主题写过两篇稿件。一篇是在《大众日报》一版头条发表的《潍坊市机构改革有重大突破》,这篇报道使全省读者了解了潍坊市作为全国十六个试点城市之一的机构改革的内容。
  但改革后的机构是怎么运转的,读者急切地盼望得到新的信息,孙巍也觉得“重大突破”一稿还不够味。为此,他又详细地采访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潍坊市新机构,将采访手记中的一个个故事忠实地奉告读者,并指出那种指望改革在一朝一夕就大功告成的心理期待是不现实的。这篇《艰难的冲浪》通讯在《大众日报》一版突出发表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有关部门和省里根据报道线索,到潍坊市调研,调整相关政策,加大对机构改革的配套改革力度。报道真正起到了推进改革的作用。
  匪夷所思看真相
  孙巍坦言,自己对新闻的悟性,始于兴趣,成于钻研。想要写出不一般的事儿,先得琢磨别人对哪些点感兴趣,其次要考虑怎么把事情讲得引人入胜。
  1984年,孙巍从临朐县委宣传部调到《潍坊日报》。当时的他认识到,写东西,悟性再好,没有上百篇角度新颖、观点独到、思维别致、语言清新的东西,还是不行。他从那时候开始认真做剪报,搜集全国各地报纸上的好新闻。“有的(稿子)导语好,有的标题好,我都把它们剪下来。到了自己写的时候,不只是模仿,而是慢慢从中吸取精华,演变成自己的风格。”孙巍说。
  有一次孙巍看到一篇获奖作品,写的是吴官正任武汉市长时在武汉一处码头所遭遇的事。至今,孙巍谈起这件事时仍说:“这篇稿子对我影响很大,对我的启迪是,匪夷所思的事情里面一定暗含着极高的新闻价值。”
  正是对真相有了这样的领悟,孙巍开始展现出抓“新闻活鱼”的本领。
  上世纪90年代,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拍卖,几成风气。不仅是工商企业,就是农业基础设施,也都在改制、拍卖之列,似乎不这样做就有落伍之嫌疑。但是,在日照五莲县土庄乡,孙巍就发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当地党委书记很神秘地跟他说,乡里为了有点“拿手”,也好平抑水价,留出八座较大的水库没卖,并请孙巍别声张。
  嘿,有八座水库藏着不卖!这正中孙巍下怀。一周后,《这八座水库为啥不卖》登上了《大众日报》一版,在全省尤其是在各级农林水部门引起强烈反响。两周后,新华社播发评论员文章,传达中央高层意见,题目就是《不能一卖了之》。
  许多人都说,孙巍常用也善用“逆向思维”,这种职业带来的思维习惯甚至影响了他日常的言行,他对许多俗套的东西似乎有种天然的抵触,有时显得有些“怪”。比如,采访结束人家送他,跟他客气几句“慢走”,他立马反驳道:“慢走!?哪能慢走,我得快点走,赶紧走,回去得赶稿子,还有别的采访等着我……”不熟悉他的人会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熟悉他的人则会开心一笑,哈哈,这像是孙巍说的话。
  当然,“逆向思维”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跟别人反着、拧着,孙巍的“逆向思维”主要表现为一种敏感,一种洞察力,不会人云亦云地跟风,而是能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见人所未见。
  1994年年初,已经是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的孙巍到胶州市采访。当天,市委领导和宣传部的同志提供了许多新闻线索。孙巍掂量来掂量去,总觉得不够味,没有确定采访方向。第二天,和孙巍一起下乡镇的同志无意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市里从上一年102亿元工农总产值中拧去了近10亿元的水分,原定举行的庆功表彰会不搞了。这一下子,触动了孙巍的兴奋点。
  当时的背景是,山东省各地的总产值这里过百亿元,那里过百亿元,而胶州市作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七强之一,能有这种冷静的头脑、求实的精神,实属难能可贵,孙巍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条“大活鱼”,立即返回市里,展开采访,写出了《填写一份真实报表》的报道,引起轰动。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几次在多种场合强调这篇报道中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在当年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这篇报道还成了许多人大代表的话题,新华社对此作了专门报道。
  疑云里面藏真相
  对于较“真”这件事,孙巍在大众日报社是颇有名气的。很多记者采访时有了疑问也不过听听而已,写稿子时一笔带过,不多谈。但孙巍从不这样。孙巍经常提起童话《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说破秘密的小男孩,他说,想当好记者,应该保持童心,有着对周围世界好奇、单纯的眼光。如果跟“老油条”一样,觉得什么事就那个样了,那是找不到好线索,也写不出好新闻的。
  一次到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访,院领导先带孙巍看了荣誉室里满满的锦旗和镜匾,孙巍心里却存了个疑问:做了自己分内的事,为什么要收锦旗和镜匾?只为墙上的锦旗沾沾自喜,百姓的声音就听不到了,一片莺歌燕舞就不叫真相!他当时就不客气地跟法院领导说:“各司其职,都是应该办的事儿。”表示了对此事的不屑。临走时,他又说:“你们要是能把这些锦旗、镜匾都摘下来,那倒是高人一着的境界。”当时,孙巍的快言快语让法院领导多少有些尴尬,但待对方回过神来,觉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没多久,法院真的把锦旗和镜匾摘了下来。后来就有了《不为脸上的荣誉遮住眼 潍坊市属法院系统摘掉赠匾锦旗》一稿,这篇稿子在当时造成了轰动,后来在全国司法考试中成为试题素材。
  刚入行的年轻记者都认为一件事不拔高、不提炼就不能写出好新闻,孙巍不以为然。他说:“杂乱无章的不叫真相,人们好奇的才是。真正的真相就是我们挖掘出的人们想知道的,也就是我们要写的东西。”
  许多熟悉孙巍的人都有同感,当他进入记者这个角色时,真有些孩童般的单纯与执拗。
  大家都说,记者是可以“没大没小”的职业,上到国家元首,下到环卫工,都可与之平起平坐,侃侃而谈。说归说,少有人能做到。孙巍在采访中,却能做到不怯场,越是采访领导,他越兴奋越敢问,有时为了挖出好线索好事例,把对方问得很难受。有一次他采访一位省领导,对方被他连续追问,就说:“孙记者,你这是让我给你把这篇稿子写出来啊。”孙巍说:“不错,好记者就得把素材都挖出来。”
  还有一次,作为记者站站长的孙巍参加市里举办的一次活动,吃早餐时,市里主要领导进了餐厅,其他人都唯唯诺诺往一边躲,看到这情形,孙巍一时性起,“啪”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领导,过来陪我吃早餐。”那位领导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走过去,跟孙巍坐到了一个桌子上。
  他的一位老朋友评价道,和孙巍相处总能感受到“平日波澜不惊的生活里仍荡漾着绚丽的重彩”。
  虽然在采访过程中,孙巍的一些脾气让受访者有些尴尬,但因为那往往是他为了做好采访、挖到好素材而表现出的一种敬业和执着,所以多数受访者过后反而会给予赞许,许多人还跟他成了朋友。
  跟随他多年的记者回忆,多数获得好评的稿件,基本上都是他最后把采访对象问得难受至极才挖出来的。《劳模去世 七年家人获赠新房》一稿采访时,孙巍把日照运总公交公司的副总说得面红耳赤,他说人家:“你这个二把手凭空夸一把手好,你这就是心怀叵测、拍马屁,到底人家怎么好了,你能说出实实在在的事来吗?”那名副总急得说:“我没有心怀叵测,他这人确实好!”孙巍直到抠出劳模去世家人获赠新房的事才作罢,成就了一篇好新闻。
  孙巍说:“抓新闻就是要把那些‘不可能’挖出来。只要揪住真相不放,基本上就找对了挖出好新闻的方向。要想挖出来,首先自己要持怀疑的态度。”
  在日照记者站工作时,他发现了莒县夏庄镇“75头假母猪”的线索,紧紧抓住不放,成稿《那75头母猪到底在哪里》,仅仅391个字,却叫人百读不厌,高呼过瘾。
  采访中,他讨厌听没意思的事,反之,只要稍微听到一点有意思的,浑身的激情就能瞬间被点燃。生活中也是如此。不管是采访中还是生活里,他都告诫大家不要讲些“人不呼吸就不能活”之类的废话。
  有次孙巍受邀去朋友的水库钓鱼,刚开始对方诉苦说鱼饲料快没有了,借钱无门。其间闲谈中朋友聊起孔子穷困时让学生子路到老员外家借钱的典故——
  老员外说:“我问问你,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欢气什么恼?”
  子路说:“天上星多月亮少,娶妻子欢气死了人恼。”
  老员外一听,说:“你挺通人气儿的,回去吧。”把子路打发了。
  回去后孔子一听事情原委,又派颜回去。老员外对颜回又使出之前那一套。
  颜回回答说:“世上人多君子少,借钱时欢气还钱时恼。”
  老员外一听,对上自己的思路了,非常欢喜,立马说:“果然是高人的徒弟,我借了!”
  朋友讲完这个典故,孙巍一联想之前说的鱼饲料没有的事,赶紧借口说出去方便一下,实则去取了两万块钱,回来把钱拍在桌上说:“兄弟,给你!”朋友感动不已。而让孙巍兴奋的,其实是朋友无意间讲的这个小典故,他是被故事打动了。当时在座的其他人听了这个故事都没明白什么意思,但孙巍听出的意思是——“同样的问题,回答上能看出水平来,大家都知道的事儿,星星多月亮少,还用回答吗?要说就得说点独特的。”因为一个故事当场借钱,这样的率真,也是对独特和有趣的追求使然。
  悟性如此高的新闻得奖专业户,退休多年不写稿了,右手中指上的老茧还是高高凸起。近两年来,孙巍有多半的时间居住在美国女儿家,闲暇时间,他开始整理自己的作品。在上千篇的作品中,不乏一版头条、重点报道这样的大块头,但他统统舍弃,选出了六七十篇的“小块头”作为自己的代表作。块头小,分量却重得很,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以庙堂之高的深邃去洞察江湖之远,为时代留下深深的刻痕。孙巍为每一篇稿件都写了点评,一并结集出版,起书名曰《万千宠爱在一独》。
  孙巍曾经说,所有人最吸引人的时刻都是在他的专业里发光的时刻。在孙巍的人生里,工作也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他是一个全天候新闻工作者。
  孙巍,1955年11月8日生于山东海阳。1964年,随父母定居山东临朐。当过小学、中学教师,毕业于昌潍师专英语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部队当过放映员,回地方当过公社团委干事、党委秘书、县委报道组组长。1984年参与《潍坊日报》创刊,历任编辑部工商部主任、农业部主任。1986年初调入大众日报社,先后担任驻站记者、机动记者、记者站长、业务总监。曾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30多次获得山东新闻奖,出版作品集《万千宠爱在一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