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收粮能解决“农民一亩地只赚7.5元”吗

2012-03-05 16:42:00来源:大众网作者:秋风落

作者:秋风落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关于粮价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纯收益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7.5元。并建议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据3月4日《北京晨报》)

“一亩地只赚7.5元”,“农民可怜啊”,一个终生为农民谋利,为农业奋斗的老人竟然发出如此的悲叹。并连续三年提出提案,建议国家对粮食价格政策作出根本性改革,主张高价收粮、平价售粮,这个建议表面看能起到立刀见影的效果,但笔者冒失几句,这恐非治本之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农业科技化程度的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粮食价格也随着高涨,但农民的种粮收益却不增反减,恐怕粮价不是根本原因,生产成本的提高时根本原因。粮种价格高了,化肥价格高了,农药价格高了,农机器械成本高了,这些成本的提高比例远远大于粮价的提高比例。如果单纯的采取提高粮食价格的方法,而不控制生产成本的提高,那粮农收益提高也只是一句空话。

粮食是宝中之宝,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上涨,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表面上看,采取国家高价收粮、平价售粮的策略对粮食价格没有影响,但这在简单吃的层面上,如果放到整个市场环境中去看,就会发现影响巨大,对于一些与粮食有关的附属产业来说,必然会提高生产成本,比如说食用油的价格、农资价格等。一种东西的价格上扬,其他东西也有可能涨,单纯提高粮食价格并非治本之策。

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单纯提高价格有失偏颇,走农业产业化才是根本之路。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应继续加大惠农力度,对粮农补贴要走出以亩为单位的方式,要根据农田的级别和产量实行分类补贴,提高农民种粮和改造良田的积极性。同时,国家也要加大对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保持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降低种粮成本。

泛泛之言并非有冒犯老人家之意,粮价政策需要改革,配套政策更需跟上,不然农民无非又是“多收了三五斗”,粮价见涨不见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