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宪法勿流于形式需"入脑""入心"

2014-12-04 15:16:00来源:大众网作者:高仁建
 高仁建

    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据记者了解,教育部要求全国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宪法教育活动,全国40万所中小学的教师将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12月4日北京日报)

  在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前,教育部通知要求,宪法日期间,中小学要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了解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上一节宪法教育课,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以专题教育、社会实践、班队活动、远程学习等形式,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毫无疑问,这个通知很适时,很给力。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人认为,中小学生读宪法是大惊小怪,流于形式。但是,作为国家确定的节日,并不单纯是为了节而设节,他应该是一套完整的节日认同仪式,是让法治风吹向校园的大好时机,让学生从小养成法治意识和治治习惯,对他们是受益终身的。宪法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而应以此为契机,入课本,入课堂。通过宪法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是对国家宪法日积极的回应和纪念,有益于强化并树立宪法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中小学生学法和读法,凝聚共识、激发责任。正是借助这些节日仪式的从小熏陶,治治观念才能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作为学校,不应淡漠这样的意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存在“形式化”倾向,仍然停留在说教层面,无法真正对孩子产生触动。学校的法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照本宣科,让孩子们看的多做的少,这样教育,显然不容易被孩子接受。

  笔者认为,治治教育必须考虑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才能事半功倍。对于中小学生,不妨将法治故事制作成漫画、动漫、微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 “教材”,将法治条例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们观看并进行辩论,通过互动式教学,采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法治条款的认识,让法治教育真正入心入脑。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大、中、小学学生不同的法律需求和认知能力,制定“法律进小学、中学、高校”实施方案,明确不同阶段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法律进课堂”主渠道作用,相关学科要渗透法治教育,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制作具有校园特色、师生喜闻乐见、与校园环境相协调的公益广告,充分利用校刊校报、海报栏、校园网等载体,进行广泛传播,为法治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治要从娃娃抓起, 全国四十万所中小学学生今天晨读宪法,其意义不单纯是一种仪式上的安排,也不仅是理念传播上的塑造,四十万所中小学学生读宪法的主要目的还是对《宪法》和其精神的普及,让宪法精神入脑入心,植根心底,这本身就是法治教育新常态的体现。

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