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不仅仅是为了寄托哀思

2014-12-11 12:48:00来源:大众网作者:书香满心
作者:书香满心
  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在那场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前,侵华日军攻破南京后,开始了对我国同胞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毫无人性侵略者的屠刀下,30多万人惨遭杀戮,其中不乏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需要永远铭记的黑暗时刻,也是一个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的惨案。
  数年前,捧读一位相识作家撰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多少次为那些幸存者的经历所震撼,多少次为同胞曾经遭受的苦难而泪满衣襟。那位作家抢救式地走访了大量战争幸存者,留下了他们十分珍贵的口述资料。那位作家名叫徐志耕,是我的一位前辈。有一次,和这位前辈相聚时,谈起了这本被译有日、英、法等外文版本的著作,谈起了中国历史上这黑暗不忍回眸的一页,我们都哽咽地说不出话来。“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家公祭作为最高层次的祭祀活动,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缅怀过去,抚慰民心,珍视未来。
  国家公祭,是为了让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永远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日本侵略者制造的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定论。但迄今为止,77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战争的始作俑者,却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相反,其国内的右翼势力还屡屡抬头,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无可抵赖的史实说三道四,故意狡辩,拒不承认,妄图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甚至,去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不顾亚洲多国人民的感情,悍然参拜靖国神社。他们这些无耻的行径,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在此背景下,我国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国家公祭,就是为了维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谎言,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宣泄情绪,倡导复仇,而是在时刻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国家公祭,是为了给国内某些数典忘祖的人迎头断喝,令其清醒。但凡有正义感和悲悯之心的中华儿女,都会为本民族这段曾经遭受的苦难悲痛警醒。但偏偏就有一些人,有的还是什么著名的学者教授,常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歪理谬论,编造一些人神共愤的无耻谣言,干着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卑劣行径。他们有的为汪精卫等汉奸张目,有的把造成南京大屠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军民的“过度反抗”,有的配合日本右翼势力否定这段民族苦难史,有的栽赃解放军将领说过什么过激言论,有的甚至主张纪念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日本侵略者。以国家名义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就是促使人们在历史记忆中时刻保持清醒状态,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警示国人:这是一段不可更改的、血凝的历史,它太沉重,太悲惨,来不得半点虚无,必须让所有人铭记!
  国家公祭,是为了提醒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激励我们负起强国兴军的历史担当。国运的衰落、军事的落后对国家安全产生的致命影响,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担当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无数仁人志士以民族大义和历史担当,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彩华章,形成了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骨血里的红色基因。现在,富国强军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我们肩上,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勇敢地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

 

初审编辑:王磊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