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集中营,永远活着的历史

2016-08-02 11:25: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封

“时隔71年的跨国拥抱”系列评论②

潍县集中营,永远活着的历史

大众网评论员 王封

  玉壶光转,沧海桑田,一切都将成为如烟往事。有的人和事,来去匆匆,悄无声息,仿佛不曾来过、发生过;而有些历史过往,历经一代代薪火相传,成为岁月长河中难以抹去的一段记忆、一种精神,历久弥新。  

  83岁的玛丽(中文名戴爱美)和91岁的王成汉重逢,这两位美中老人时隔71年迟来的拥抱,让我们回眸过去、把握历史有了切入点和支点。他们对人生交集的回忆、讲述与感念,让我们真实感受侵华日军罪行的同时,也体悟到了残酷环境里外国侨民自强不息的人性光芒。

  潍县集中营,又称“乐道院集中营”,是侵华日军的“敌国人员生活所”,最多的时候关押着2000多名外国侨民,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侨民集中营。既然这里关押的是“敌国人员”,集中营生活条件就可想而知。难友们不仅长期忍受日本看守对他们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还要忍受因食品、药物极度匮乏带来的饥饿与病痛。最可怜的是那327名儿童,他们营养不良,身体几乎停止了正常发育,集中营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噩梦。当年的戴爱美就是其中的一位。当王成汉和他的“鸭子行动”队友出现在潍县集中营时,发现集中营里千余难友大都齿暗无光,骨瘦如柴。

  正是在人间地狱般的环境里,人性的光芒恰如刺破暗夜的火把,尤显珍贵。

  “虽然我们外表是囚犯,但内心里不是。”这是潍县集中营里外国侨民教育儿童时常说一句话,因为他们坚信,总有一天会从集中营走出去。

  “要保持成熟文雅的样子,要坐得直,食物不可满口塞,吞咽后再说话,刀子撞盘不能出声,讲话声要低,不抱怨。”这是在集中营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英国人埃里克·利迪尔是潍县集中营里的英雄。他名声显赫,在第八届奥运会400米比赛中勇夺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他经历传奇,奥运会夺冠后回到中国安心从事中学教学工作;他身陷囹圄,用无私爱心、乐观精神,帮助和感染了集中营里的难友。

  利迪尔在集中营编写了教材,为被关押的孩子们补习文化功课,还教孩子们如何清除臭虫、捕蝇、捉鼠,在集中营设立“大战臭虫日”。在一次与日本交换战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点了利迪尔的名字,但他毅然选择留下,把自由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这位生在中国天津的奥运会冠军,在集中营即将解放的前夕,由于过度劳动和严重营养不良,因病长眠在了他挚爱着的热土,年仅43岁。巨大的悲痛笼罩整个集中营,侨民们自发地联合起来为他举行葬礼,孩子们组建仪仗队,人们争着为他抬棺。他虽然离开了,但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鼓舞着难友走过苦难的岁月,迎来胜利的曙光。利迪尔在日本集中营最后的日子里,他曾赋诗一首,表达自己人生信条:“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虽然都像是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便有所不同。”

  利迪尔的生命结束了,他的故事却没有完结,因为人们的感恩永不停歇。1981年,利迪尔辉煌短暂的一生被拍摄成电影《烈火战车》,该片荣获1982年美国第54届奥斯卡金奖。1988年,一批中外友好人士聚集山东潍坊,为埃里克·利迪尔墓地纪念碑举行揭幕仪式。1990年,在香港成立了埃里克·利迪尔基金会,与潍坊一起筹建运动场,代训运动员。

  还有更多的人像戴爱美那样,三年的潍县集中营的痛苦经历,用一生去还原去发掘,去珍藏去传递。他们组织成立潍县集中营难友会、写回忆录,努力找寻当年的记忆。两岁进入集中营、5岁时离开的庞特,退休后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集中营资料的整理上,他还建了一个关于潍县集中营的网站。沙德拉·司马女士出生在集中营,为表达对出生地的怀念,她用自己的积蓄在潍坊市设立奖学金。

  历史是依然活着的过去。历史绝不只与过去有关,历史记忆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呈现。如今回望追寻潍县集中营70多年前的苦难史,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尽管历经沧桑,毕竟还有当事人的存在。他们的种种不懈努力,让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依然活着,永远活着。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