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能打到群众心坎上的话

2016-10-12 20:56:00来源:大众网作者:书香满心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书香满心

  与一位朋友聊天,得知其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开办了微信公众号,他虽然碍于情面订阅了,却关闭了“接收消息”功能。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公众号里的文章,很多是单位领导长篇大论、洋洋洒洒的冗长讲话,还有一些端着架子、板着面孔的说教文字,更有一些不知从哪转发的云遮雾罩、不明所以的晦涩文章,根本读不下去。”

  这个人的话可能有些极端、偏激、情绪化了些,这种现象可能极个别了些,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一些文章和讲话的一种通病,那就是:文风不好!讲话内容群众听不懂、听不进、不喜欢听;发表的文章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甚至写的人刊出后也不愿再看。

  这些不受人待见的文章和讲话,大概存在这些现象:

  有的不管什么对象,在什么场合,一张嘴就是文件语言,爱打官腔,居高临下,空洞说教;有的喜好长篇大论、单调枯燥,热衷故弄玄虚、炫耀文笔,群众不愿听、听不进;有的不调查研究,坐在办公室里凭空编事例、套观点,写出来的东西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喜欢动不动就训人,一写文章就唱“黑脸”,一讲道理就排列组合,让群众很难接受;有的热衷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不结合实际融会贯通,写些不痛不痒的文,表些不咸不淡的态,多是正确的废话、好听的虚话,管用的东西很少;等等。

  文风的背后是作风、是立场、是对群众的感情;文风折射的是党风政风,关系党的形象。2010年5月,习主席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

  前几年,群众对北京等地的雾霾意见很大。在2014年11月10日APEC欢迎晚宴上的致辞中,习主席不仅没有回避这一问题,而且用感同身受的语气说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好在是人努力天帮忙啊,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总体好多了,不过我也担心我这个话说早了,但愿明天的天气也还好。”“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短短几句话,既回应了社会关切、解开了群众的心结,又表明了政府全力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力度,用真诚的语言打动人心,把话说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贴近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好文风的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群众和官兵的兴趣点、吐槽点、痛点,说话写文是否和群众在一个“频道”上,是否说了真心话大实话。一些人话风文风不好,根子上是说话写文章的出发点要么是看领导满意不满意,要么是看自己得意不得意,压根不想老百姓愿不愿听、能不能听懂。“感人最是由衷曲”,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多说感情真挚的诚心话、群众愿意听的交心话、关心慰藉的暖心话,才能更好地走进群众的内心。受众先有情感认同才会有内心感染,先有愿意听才有听得进,先有真正接受才会慢慢改进。

  “为民立言,唯真为美”。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要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