谮言如水,渐以成之

2016-12-13 13:49:00来源:大众网作者:徐世平

——也说净化舆论环境的重要性

东方网、东方头条总编辑 徐世平

  中国的舆论环境如何?

  这个问题,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前,不是问题。

  但是,现在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了。在人人都是发布者和传播者的今天,言论发布和传播的成本,大大下降。信息沟通的便捷,同时也伴随泥沙俱下。各种错误思想和低俗恶俗信息,泛滥各大网络平台,不能不令人担忧。

  古人有“谮言如水,渐以成之”的说法。这句话的出处,应该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他在批注论语“子张问明”时,解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这句话,说“谮人之言,如水之浸润,渐以成之。”郑注的意思,就是谮言如水,渐渐滋润,令人接受而不自知。

  中国的舆论环境与伴生的错误思潮,长期浸润中国社会,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郑玄还有一句名言,他说“有谮毁之言,则共为排退之。”共为排退,就是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舆论环境的净化,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其中,媒体是大众传播工具,责任就更加重大。我们有责任自觉净化中国的舆论环境。

  那么,当今中国舆论环境,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究竟有哪些,他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并影响公众的思想?

  首先是历史虚无主义。

  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隐时现。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研读历史,我认为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历史事实出发,以第三方的客观角度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但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全面否定为出发点,任意割裂,为我所用。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伟大成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还以“学术研究”面目,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大做翻案文章,设置“理论陷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还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他们就是要抽掉我们的“立国之本”,扭转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中国应该拥抱西方资本主义。其危害性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历史虚无主义一直在消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导致中国公众的思想出现极度的混乱。

  我们为什么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显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就可以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否定历史的具体手法之一,就是恶搞英雄人物。这些年,我们看到了恶搞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质疑动机,质疑“细节”,进而推倒人们心目中的祟高形象。同时,他们还采用各种手法,为一些历史人物翻案,比如慈禧、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等等,“告诉所不知道的某某某”,则是常用的手法。

  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媒体从业人员,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历史责任。

  其次是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他们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 新自由主义的就是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新自由主义主张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否认人的社会属性和生产关系地位,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造抽象的“理想市场”。新自由主义还倡导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动机和行为。新自由主义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由国家来计划经济、调节分配,破坏经济自由,扼杀“经济人”的积极性,只有让市场自行其是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私人活动都应该取代公共行为,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

  可以说,新自由主义就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右翼意识形态,它与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完全格格不入。推祟新自由主义,就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三,就是祟尚西方价值观和所谓的西方宪政。

  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就是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以“利己”的思维方式,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并以此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所谓西方宪政,就是主张“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互相制衡,一切围绕宪法框架进行。现在人们谈论的“西方宪政”,其实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宪政模式。但是,这种“西式民主”,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药。全球发展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宗教传统的差异性,不可能只有一种通用的政治模式。近三十年的世界历史告诉我们,西式的民主,有其成功的一面,但也有大量的不成功的案例。近年来,就有十几个国家尝到了西式民主的恶果。这种单纯照抄西式民主的政治模式,而不注意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属性的革命或者改革,肯定是一种简单化的“幼稚病”。凭心而论,中国的发展道路,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也是一个少见的发展奇迹。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我们的制度和发展道路,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我们的成功实践。

  作为媒体人士,我们更应该珍惜中国的发展成果,珍惜中国的发展经验,珍惜今天中国的富裕和繁荣。我们没有理由走回头路,我们更不愿意看到,今天的中国会因为思想混乱而出现不应该有的倒退。

  谮言如水,渐以成之。中国的舆论环境,不能任由“谮毁”之言泛滥。从我做起,这也是我们的基本态度。(更多文章,请关注“重读历史”微信公众号:xusp117)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