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螺栓都能激发“核”力量

2017-05-04 09:19:00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马银河
 马银河
  有幸参与到国家建设事业中,哪怕只有一点付出,哪怕只拧过一个螺栓,也是我的青春与汗水
  中国核工业,既神秘又开放。我至今仍记得课本上关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的蘑菇云图片。那时,虽然对老师所讲的“中国核工业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做出的重要贡献”不能完全理解,但对原子弹印象深刻。这算是和中国核工业的初识吧。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核工业队伍中的一员,从此青春就与“核”结下不解之缘。到单位后,我被分配到偏远的基层项目上,从事一线核工业建设工作。由于条件较差,一起报到的几个大学生先后离开了单位。我也有纠结,难道一生就要过这种艰苦单调的生活吗?
  但是,身边的人和事渐渐地感动也教育了我。有一次,在赶进度的时候和一个老师傅闲聊,偶然得知他家中有紧急事情,而这位老党员坚持不下火线。他说:“我的岗位虽不起眼,但我的工作很重要,关键时刻要顶上去。从小就看见父辈们这样,耳濡目染,已经把奉献当成了工作习惯。”朴实的语言,让我年轻的心受到工作以来第一次强烈震撼。闲暇之时,我总愿意找这位老师傅听他讲核工业的故事和传统。他的父辈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事业,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条件恶劣的核工业基地,用行动诠释了核工业精神。当想到这些默默奋战在核工业战线上的前辈时,我怎能轻言放弃?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远离功名利禄,就是选择了为国家默默奉献。
  榜样是最好的力量。从那时起,我努力像前辈们一样,服从国家核工业建设事业的需要,从南到北,毫无怨言。无论在哪里,我这个文科生都和其他工人师傅一样,吃饭在一起,干活在一起。他们搭脚手架,我当搬运工;他们拧螺栓,我递扳手;他们看图纸,我也跟着看,慢慢地也能偶尔发表一下“高见”。在基层项目上,我先后在起重、电气仪表、机械、物资等班组干过,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小工”:工人师傅进场准备,我先去领工机具;工人师傅干完活,我再去清场地;晚上,我又加班编排报纸,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慢慢的,我觉得自己融入了核工业这个群体,也懂得了核工业事业所需要的脚踏实地。
  当看到一个个关键节点如期实现,当看到一台台商用核电机组投入运营,当看到中国完全自主核电技术扬帆出海,我在祖国偏远的地方,也不禁热泪盈眶。有幸参与到国家核工业的建设事业中,哪怕只有一点付出,哪怕只拧过一个螺栓,也是我的青春与汗水。作为一名核工业人,每时每刻都在以“大国工匠”精神铸造“国之重器”,任何小事都值得骄傲。
  如今,我走上了管理岗位,来到了北京,仍然怀念那些与“核”亲密接触的日子。这段与“核”共舞的青春历程虽算不上精彩,但我相信,在祖国的各行各业里,还有许多年轻人默默坚守着、奉献着。也正如此,我们的明天更精彩,国家和民族更有希望。
  (作者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办公厅干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