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2018-02-28 09:09:00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代表委员寄语全国两会

  编者按:举世瞩目的“两会时间”又来了,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擘画了新时代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认真开好两会、认真履职尽责是每一位代表委员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回顾过去5年的深刻变化,展望新时代、新征程,敬请关注。

  新思想引领新实践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校委委员 韩庆祥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感悟最深的经历是曾参与中央党校组织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过程中,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立体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认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植根于推进“整体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之中,聚焦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于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四个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鲜活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我看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其全面系统的哲学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构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话语体系,又构建起“理论中的中国”,对内提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外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话语能力,集中体现在强调研究中国道路,强调中国理论、制度、文化等哲学意涵,建构中国理论,突出共识表达,创新制度性话语权。

  作为一名社科届政协委员,我将在履职工作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源泉,研究总结和创新表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为构建“中国理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倪 弋整理) 

  神州舒展美丽画卷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上井村妇联主席 杨海蓉

  祁连山是我们的母亲山,可是它的生态一度遭到破坏。2017年,中央督查组对此开展专项督查。铁腕整治,焕发新颜。如今不少乡亲见到我就说:“山上的树和草比过去多了,河里的水更深了,生态环境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了。”我听了这些话,心里暖暖的。

  我是祁连山下的牧民,对这片家园充满感情,对环保问题也格外关注。过去5年,我作为甘肃省人大代表,提过调整祁连山保护区功能区划、石羊河流域纳入国家综合治理范围等诸多建议,有些也被有关部门采纳。

  在代表履职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习中央精神,走访全国很多地方,从中深刻感受到,过去5年,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妇孺皆知,全社会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打好污染防治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好转;还有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修订完善环境保护法等等,多措并举,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增加“美丽”二字,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这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现在,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一定要扎实调研、认真履职,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鼓与呼。这些天,我正在基层走访调研农牧民搬迁的事情。核心区农牧民搬迁是保障祁连山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如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149户牧民的2.21万头只牲畜已全部退出,但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办好后续产业,让这片家园更富饶美丽,亟须进一步思考和规划。我也会把这个问题带到会场,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

  (本报记者 付 文整理) 

  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叶 青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国策,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大旗,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社会活力得到空前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由此步入崭新境界、结出丰硕果实。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挂号慢、看病贵?从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到医药分开、基本医保全面联网,老百姓的就医体验正悄然发生改变。办事难、办事慢?从简政放权、多证合一,到建立集中办公的政务大厅,让老百姓少折腾、不折腾。空气污染、堵车严重?治理大城市病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作用,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到以调整结构、分配资源疏解人口压力,还城市以美好和宜居。不断深入的改革也让广大农民共同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改革不仅给农村带来环境的改变,更给农民带来眼界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今天,农村拥有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幼儿园、卫生所、活动中心。较高的网络覆盖率、智能手机使用率,让农民成为电商和网购一族,田间地头也能观看冬奥会直播,农舍小院里也在讨论国际形势。而中国如火如荼的改革正为世界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注入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握发展机遇,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国梦中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就一定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 璁整理) 

  全面小康蹄疾步稳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党委书记 毕生忠

  我是一名来自西部、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过去5年,党和政府的一项项惠农政策温暖着农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扎实稳健。

  在我们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让老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大病全覆盖、小病就近看”,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看病难问题得到改善,部分疾病的医保覆盖比率高达85%。教育方面,藏区牧民的孩子、外出务工人员的留守子女实现零辍学,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大大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同步推进,农民群众在收入稳步提高的同时,还保住了绿水青山。大史家村原有贫困人口1300多名,到2017年11月仅剩70余人。下一步,党和政府将托底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农村群众除了脱贫更要致富,应该大力推进乡村农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走规模经济之路,建立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合作社,使45至55岁之间的中年农民可以就近工作,免去背井离乡之苦。

  目前,技术缺失和人才匮乏是阻碍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高科技养殖种植、如何向新型农民转型升级、如何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这些问题还困扰着基层干部群众。科学的方法、有效的培训、懂技术的人才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夯实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以实现“惠通天下”的梦想。现代农村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生活污水处理、牲口粪便处理、农药污染控制防范也都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

  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大家苦干实干,未来的农村将是美丽、环保、卫生的新农村,是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徐 隽整理) 

  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 孙建博

  正月初七,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和林场其他184名党员参加为期5天的原山林场党员干部培训班,继续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党章和“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过去5年,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有目共睹:中央“八项规定”刹住了多年管不住的“四风”;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打虎”“拍蝇”同步进行;政治生态愈发清明,为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是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履职调研过程中,我很关注党的建设。原山林场曾经一度濒临倒闭,但党委班子始终坚信:千难万难,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林场把支部建在工作最前线,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建设过硬支部。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成为一面旗帜,带着大家苦干实干巧干,这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我们常年组织各种学习。结合林场实际、结合时代发展,常学常新,深刻领会把握住精髓,更好地指导我们干好工作,让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些年,我们党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打虎”“拍蝇”驰而不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向前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历史,我们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会坚决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自我加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及时反映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带着任务当代表,带着责任履职尽责,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 潘俊强整理) 

  法治中国铿锵前行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吕红兵

  回首5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中国铿锵前行,中国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既是参与者、共享者,也是见证者。

  5年来,各项立法活动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比如在上海,政协委员参与地方立法协商、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听取政协委员意见逐渐制度化、常态化。上海市政协听取委员意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的数量平均每年达30件次左右,人大与政府对政协委员建议的平均采纳率达到50%。

  5年来,严格执法得到了贯彻。去年,我曾提交给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一份课题研究报告,主题是《关于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这也是我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兼职法律顾问受领的一项任务。如今,律师在政府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有利于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落到实处。

  5年来,促进公正司法的举措亮点很多。从律师中选拔法官检察官,打通了律师当法官、检察官的通路,体现了共建“法治工作队伍”的决心和行动。法院系统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以公开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获取信息更便利,让公平正义变得可以触摸。

  5年来,全民守法更进一步。今年初,司法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总抓手。

  建设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正在从“有形”向“有效”逐步发展。“公共法律服务”具有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性,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需要,律师在其中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记者 魏哲哲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