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40):当“姥姥”遇上“外婆”

2018-05-24 14:21:00来源:大众网作者:牛乐耕
     编者按:日前,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属于方言。“姥姥”与“外婆”的称呼,其实地域性明显,北方一般叫姥姥,南方则多叫外婆,但如果以方言细究起来,还有不少其他的称呼,不一而足。但如果将“姥姥”归属于普通话语词汇,而将“外婆”归属于方言,不少人可能觉得有疑惑。文化、语言的融合是一个社会文化丰富的象征,而一些教条式的“规范”,不应该将这种丰富性机械地抹杀,否则就只是一种“刷存在感”的举动,更与人们对语言情感的需求极不相符。 

微观(40):当“姥姥”遇上“外婆”
栏目编辑:牛乐耕

  新华社:“姥姥”还是“外婆”?在情感与规范间寻找平衡
  从情感的角度,所谓“外婆”是方言、“姥姥”更亲切的解释,让人难以接受。倘若如此,喊爹喊娘就要让位于叫爸叫妈。孩子回到家里,一口一个“父亲”“母亲”,难道就会变得更为庄重得体、和蔼亲切吗?显然不是。语言是有感情的,人是有情感的。规范语言文字,当考虑大众情感。

  人民日报:知晓语言的规矩
  在语言发展演变中,普通话不断吸收方言的有用成分,反过来,方言对普通话也有影响。而方言一旦进入普通话系统,就变成了普通话的一员,不宜再视其为方言。知晓语言的规矩,明了语言的丰富多彩,情感上不产生隔阂,不但为课文本身的内涵加了分,也让大众从语言规范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希望让“姥姥”与“外婆”握手拥抱,使普通话的推广运用更科学、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燕赵晚报:“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该改成什么
  无论是称呼或写成“外婆”还是“姥姥”,都应该尊重地方用语习惯,因为地方性的东西往往才最具有民族性,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此,那年春晚节目上赵丽蓉的一句台词“我练,我练,我练你奶奶个纂儿”,才会让人捧腹。因为“……你奶奶个纂儿”,是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婆婆、老太太们常挂嘴边的口头禅。而强把“奶奶”改成“祖母”,味道就全变了。

  大河网:“外婆”与“姥姥”,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方言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如不加以保护,许多地方文化将会消失。当前,很多方言面临式微甚至灭绝的危险,连粤语在广东年青一代中的使用频率都在降低,正因如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更应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方言。尤其文艺作品的魅力,离不开创作者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擅自改动,实际是对艺术的一种破坏。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方言,完全可以采用注释的方式让学生知晓,这样既不影响普通话的教学,又有利于地域方言文化的传播,不能简单一改了之。据最新消息,上海市教委、上海教育出版社已就此事致歉,并恢复了原文“外婆”的称呼。愿我们以此为鉴,给方言以合理的生存空间。

  长城网:外婆还是姥姥?多一些包容,少一些狭隘
  如今,中国正是全球化的最坚定支持者,这也是中国赢得世人尊重的一大原因。可是,要贯彻、领会这一思想并不容易。把“外婆”改成“姥姥”,体现出的正是一部分人思维上的僵化。以“多元、包容”之名,行“单一、狭隘”之实,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网言网语】
  @垄上稻花香:“外婆”改“姥姥”风波,来得快,去得快,最终还是让“外婆”战胜了“姥姥”。但一时间引发的争议不断,这一事件看似一词之事,小事一桩,实质却事关众多,如作者权益问题,地方教育问题,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问题,等等,不止是上海,全国教育及其出版系统,都应该引以为戒。
  @流泪的树:外婆”改“姥姥”事件值得深思,给人们的启示可能还会更多,但总的一点,教育、新闻、出版等等,在使用任何作品时,都不能凭自我感觉和好恶用事,任意修改他人作品。只有原创的才是最美的。
  @路上: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的今天,教育部门不该存在这样的“盲点”。文章入选教科书或许对作者来说喜闻乐见,但这绝不是某些部门和出版社忽视他们合法权益的理由。这次“上海姥姥”来了又去,文章即将恢复原状,但教科书不够尊重作者及著作权的现象应该改改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