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42):《我不是药神》热播后的冷思考

2018-05-24 14:21:00来源:大众网作者:牛乐耕
     编者按:这几天,一部国产片迅速“火”起来,从点映之初便好评如潮、票房激增,豆瓣评分9.0,上映8天累计票房破19亿,业内外人士普遍点赞,颇有“爆款”潜质。说到这,你或许已经猜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了——《我不是药神》。没错,今天我们就聊聊它热播背后映射的问题!

微观(42):《我不是药神》热播后的冷思考
栏目编辑:牛乐耕

  人民日报:《我不是药神》,药在哪?
  很多人一边看电影一边擦眼泪,估计还会一边骂这药怎么就那么贵,谋财害命啊!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话,估计多半会摇头,并感叹“真是两难”啊。如果药价下降,对患者利好,但是对制药公司来说,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动力去研发药品,将来或将无药可用;如果药价不降,医保来埋单,国家财力有限,降了这个药,其他疾病群体利益就被“挤出”,究竟给谁埋单好?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同时,各国对全球创新专利药的政策差异,也影响着价格高低。影片简单直白却备受关注,正是复杂而纠结的现实给了电影巨大创作空间。看电影不需要多长时间,改变现实却要全国每个人用无法丈量的长时间来实现。因此,且给国家一些时间,毕竟我们是人口第一大国,发展中国家,还面对着无止境的各类医疗药品需求。这正是:为生命亮起绿灯,让吃药不再两难。

  浙江日报:《我不是药神》:为什么把我看哭了?
  往者弗及,来者不闻。生命短暂也脆弱,却总有着一种动人的力量。其动人之处,既在于这些身处生命边缘的人对活下去的渴望,也在于其逝去时予世人、予社会的敲打。我们或许很难想象,生命如此厚重的话题,却是与一颗小小药丸紧密连在一起的。而抗癌药零关税、进口药审批步伐加快等新政的实施,能合法、及时、可负担地买上“救命药”,正是这些癌症患者生命通路上的光亮所在。时下抗癌药零关税新政尚在路上,但只要有政策改革的决心在,我们便应坚信这束光会一直亮下去。恰如一位网友所言,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期待的进步,不论是医疗体制的改革,还是艺术家直面生活的勇气。

  红网:《我不是药神》“封神”,爆点还是“药”
  医疗贵,药品贵,特别是治疗癌症等恶性疾病的进口药品,普通家庭难以维系。然而,一些国外的仿制药(其实在国外是合法的),治疗效果颇佳,但遭遇了违法的伦理博弈,就像《药神》原型陆勇的遭遇。好在,政府在进口医药上做了很多有益的革新,比如,将部分昂贵进口药纳入医保,比如,采取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比如,激励医药企业研发新型救命药,等等,旨在缓解民众的医疗焦虑。因此,《我不是药神》“封神”是一个契机,每一个观众都渴望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火爆之后,能更进一步推动医药领域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期待着“看病贵、医药贵”早日成为历史。

  红网:“救命药”降价也要呼唤“中国速度”
  值得欣慰的是,据7月8日央视记者最新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正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后的后续措施,督促有关部门推动进口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引发的“良性互动”。但无论如何,抗癌药大多靠进口的当下,有关部门需要刷新观念,主动作为,急患者所急,用举世公认的“中国速度”,将关税优惠早日变为患者实惠,这是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需要,也是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应有之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