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假政绩”无市场还需修正评价体系

2016-07-18 11:33:00来源:大众网作者:刘天放
 作者:刘天放

  红旗飞扬,彩球飘飘,礼仪小姐落落大方……在西北某省一场招商会的签约现场,几个项目的签约双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场面。而在场的某市一位部门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这里头我们市的几个项目,早在半年前就签过约了,如今无非是让老板给个面子,再来捧个场。”(717人民日报

  《部分省市招商造假:重复签约几千万包装成数亿》,党报以如此醒目标题报道部分省市招商引资造假,可见事情有多严重。从报道中得知,“跑场子只为了做样子”、“几千万包装成几个亿”,政绩造假简直到了无所忌惮的程度!部门爱政绩,企业爱面子,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结果却是损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更影响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本无可厚非,但绝不能弄虚作假。“真”与“假”是衡量党性和政治原则的一大标准。如果造假,就意味着脱离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轨道,违背了原则,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党一贯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求真理、讲真话、做实事,这不仅是党的政治理念,也是衡量组织和个人政治原则的重要标尺,更是执政的支撑点。真与假之间,能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党是否忠诚,对人民是否真心,对事业是否尽职。

  当前,一些地方说假话、办假事、造假数字、搞假政绩的现象不能不说还有一定存在。党报披露的种种政绩造假,就是证明。这些注水数字就是实际工作中的造假,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损害群众利益,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令公信力流失,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严重误导。而只有不忘初心,克己奉公,勇于担当,才能政治合格。一旦受私欲所累、为名利所惑,就难免会突破底线,导致权力观、政绩观的扭曲,从而给说假话、办假事等留下了空间。

  造假的根子其实还在私欲膨胀上。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官如何越做越大,却时常忘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甚至忘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这就是信仰动摇的一种表现。不过也应看到,假造假之风的泛滥,也与一些地方的风气不正、政治生态不良有关。在个别地方,讲真话者受排挤,干实事者受冷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却能大行其道,极少数领导干部只听好消息,只看数字,这说明提倡说真话、办实事,就必须营造出有利于真政绩的环境,提供真抓实干的动力保障。

  地方政府也要反思在发展经济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诚如报道中一位经济部门负责人自我反思的那样:“说到底,这还是一种虚荣的政绩观在作怪,国家现在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但在当地事实上经济发展指标仍然是目前最明显的成绩单。”由此可见,用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还要牢牢捆绑在“政绩”上,这无疑给了那些造假者以动力。这种注水的政绩就是形式主义的具体体现,与实事求是的作风格格不入。如此造假的招商引资,牺牲的是投资者的信任,助长的只能是弄虚作假的歪风。

  所以,要树立领导干部的正确政绩观,就显得十分重要;唯有给群众办实事才是最扎实的政绩。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有科学内涵;真政绩和假政绩有着本质的区别。上述的“跑场子”招商引资的造假,其根本原因是字在作怪,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为自己升官积累资本,而如此政绩越多,老百姓的利益损失就越大。而诚实加务实,是最基本的为政品格,老老实实为群众做点事,才是最扎实的政绩。而最重要的,就是对政绩考核标准、官员考核办法等必须加以修正,这样才能让搞假政绩者丧失动力,没有空间,失去市场。

初审编辑:王雨萌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