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化从未消停过何谈“防止反弹”?

2012-04-12 08:46:00来源:大众网作者:汪昌莲

作者:汪昌莲

 

    近日,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表示,电视节目要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李伟称,禁止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做嘉宾,同时禁止职场服务类节目互相打击,通过恶搞博取收视。(4月11日人民网)

    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称“电视节目要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显然是自我感觉良好。事实上,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从来就没有在荧屏上消停过,“防止反弹”又从何谈起?相反,网络红人和炫丑人物在地方电视台“春光无限”,只是给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锦上添花”罢了。正因为盲目乐观,放松了监管,低俗电视节目才会愈演愈烈。可见,广电总局这次发出“禁丑令”,又在重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的监管,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要么跟着观众的感觉走,要么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要么等电视节目俗不可耐了、不堪入目了、民意发酵了,再急忙去寻找应对之策。比如,观众发现革命剧娱乐化,就去清理电视剧;观众批评电视广告太多、太滥,就去禁止插播广告;观众指责主持人太低俗,就去对主持人进行口头警告,观众对网络炫丑人物大倒胃口、忍无可忍了,再想起要祭出“禁丑令”......可见,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没有前置的监管措施,更没有自己的思路和主见。

    即便是整顿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广电总局在行动上也是慢了半拍。其实,电视节目出现节目雷同、格调低俗等倾向,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主持人社会形象不佳,也是有目共睹的;对职场服务类节目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已经成为此类节目的“必修课”;特别是“富二代”攀比炫富,女嘉宾穿着暴露、举止轻浮,过度宣扬、追逐拜金主义,等等,如此不良的音画场面,严重剌伤了观众眼球。为何总是等一些低劣的电视节目,骗够了观众,伤够了观众,让观众觉得难受了,才珊珊来迟地出面整饬呢?

    如此看来,对于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广电总局仅仅给予“隔靴搔痒”式的点名批评是远远不够的。而现实情况却是,此前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违规行为的查处,也仅限于此,鲜见进行过严厉的处罚。监管的缺位与惩戒手段偏软,无疑是一种放纵,才导致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尘嚣直上,甚至泛滥成灾。听说广电总局设置了专门审查地方节目的机构,不知道他们审查的目光投向了何处,也不知道他们监督的权力棒打到了何方?

    因此,对于遏制“过度娱乐”,监管且慢“过度乐观”。首先,广电总局应该拿出一个果断强硬的管理措施。比如建立电视栏目(节目)申报、审批制度,对审查通过的在播电视栏目(节目)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同时,制订一个主持人行为准则,用制度规范主持人的行为,对主持人的低俗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直至将其清理出主持人队伍;再者,对那些热播低俗娱乐节目的电视台,除了查处单位之外,也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还电视荧屏一片“净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