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名人是一种亵渎历史

2012-03-26 14:32:00来源:大众网作者:曾金

    作者:曾金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3月25日大洋网)
    “全民娱乐”时代的土壤之下,萌芽出了恶搞行为的肆虐生长。“网络恶搞”犹如蛀虫般,一步步蚕食着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传统形象。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文化名人,也一次次成为恶搞者笔下的戏谑对象,最终《唐诗三百首》变成了《唐尸三百首》,《岳阳楼记》作者成了滕子京,杜甫也变成了“大忙人”......
    恶搞文化名人不仅是一种不尊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无情的亵渎。细数近年来“被恶搞”的志士仁人、学术泰斗、伟人大师、英雄楷模,几乎无一能够幸免,不是被戏说、恶搞,就是被亵渎、糟蹋。以历史名人作娱乐牺牲品,无疑是一种变相娱乐,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伎俩,最终将高压文化低俗化,暗含着的是一种文化危机。
    事实上,尽管恶搞杜甫最终引起了高关注度,但以杜甫形象做牺牲的恶搞自然也影响着现代人对杜甫的印象。与之前还原真实雷锋不同,恶搞名人并非还原名人,更像一种诋毁
    “恶搞艺术”之下,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成了“误国”的罪人,孔子成了跳梁小丑手中的狗皮膏药。崇拜数百年的历史名人形象一夕之间瞬时崩塌,“杜甫很忙”忙的都是现代浮躁时代下的各种琐事,对传统文化的现实叛逆心理,在网络时代尤其显得格外刺眼。
    恶搞文化名人之风不可长。无意冠以恶搞者“侮辱历史文化”亦或“文化罪人”的身份,唯求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正当传播与延续,而非成为恶搞文化之下的牺牲品。娱乐大时代,应分清娱乐与文化的界限,保护历史沉淀下的深厚文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