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难是对生命安全负责

2013-01-10 13:26: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张玉胜
    作者:张玉胜
  随着公安部新交规的付诸实施,新版驾考在全国各地遭遇“难声一片”。在深圳迎来的首批106名考生中,仅有4人通过了科目三考试而顺利拿到了驾照,创下了通过率的史上最低纪录。而在南昌市参加考试的近百人中,通过率更是为零。尽管不少考生对此叫苦不迭,但笔者还是对这种从严从难的门槛提高感到由衷的欣慰。毕竟,驾考遭遇滑铁卢要比驾车成“马路杀手”强得多。
  正如深圳市交警局车管所考试科副科长周国驹指出:“确实通过率比较低,但我认为难度没怎么增加,只是很多人不适应。”在笔者看来,这种“不适应”不仅缘于根据新交规增加的驾考新内容,更缘于驾考注重实操性和灵活性的形式改变。新驾考的“难声一片”恰恰折射出应试教育思维的落伍与失灵。
  考驾证是一种需要实际操作、直面行车安全的技能培训。“掺水”的驾照远比“山寨”的文凭危害更甚。提高驾驶证的“含金量”无疑是为未来的交通出行增加“安全阀”。加强对驾考人员处理复杂多变交通状况的能力测试,强调对安全行车知识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学活用”,不仅是对确保驾照质量的从严把关,更是对包括学员在内所有人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我们应当为这种着眼实战、机制创新的驾考改革叫好。
  如果说驾驶技能尚可以经过勤学苦练的行车实践逐渐精进,那么,强化对交通法规与安全意识的培训则应是驾校和驾考者的必修课,而重技能传授轻规则教育则是驾考旧制的培训软肋。科目三增加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无疑是填补了此项空白。这既是新驾考的看点,也是导致通过率创新低的难点。大量车祸现实表明,很多交通事故并非由于技术原因,而是缘于对交通法规的漠视。驾驶员驾驶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其在驾校中的学习密不可分,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再想改就很难。因此,加强对学员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很有必要。
  当然,新驾考的“难声一片”,不仅是对驾考者的素质考验,更是对驾考机构的现实挑战。如何适应新交规带来的驾考新变化,尽快度过考试难度提高带来的阵痛期,积极探索摒弃应试教育后的素质教育模式,应是驾校培训改革的当务之急。人们期待着驾考由“难声一片”向“赞声不断”转变的效果显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