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49):如何避免出现更多的“霸座男”

2018-08-24 17:08:00来源:大众网作者:
      编者按:8月21日上午,在从济南到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乘客霸占了一女乘客靠窗的座位,并以站不起来为由,拒绝回到自己的座位。经列车长及乘警劝说无果,当事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列车长劝说男乘客的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该男乘客的做法遭到网友的批评。以“站不起来”为由强占他人座位死活不让的“高铁霸座男”,大概真的“站不起来”了。霸占他人座位的他,如今也牢牢地霸占着热搜榜的“C位”。针对此类无德之人,您会如何应对?

 

 
微观(49):如何避免出现更多的“霸座男”
栏目编辑:牛乐耕
 
  法制日报:高铁“霸座”不妨纳入黑名单
  高铁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文明素质。对乘车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不仅关系到交通出行秩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水准的提升。有关部门不妨认真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试行办法及时予以修订完善,将“霸座”“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纳入黑名单范畴,倒逼失信者对于规则产生敬畏。

  人民网:高铁“霸座男”道歉,能免惩处吗?
  这也揭示了一种情况——在法制不断健全的当下,许多行为已有法可依。但在执法环节,有时却存在不确定性,令一些不自觉的人心存侥幸,对规则和法律缺少应有敬畏。具体来说,有的人在飞机上耍浑被拘留,这样的事大家已见过不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飞行安全,许多乘客已明白要谨言慎行。再看本例,即便孙某没有暴力性的言行,但他仍然是在“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理当接受对应的处罚。可火车上的乘务员、列车长乃至乘警,当时都对他束手无策,这显然是一个不良范例。下一步,有关部门会如何处理孙某,公众拭目以待,这也是一次普法和警示的契机。必须指出,惩处不是目的,但若没有惩处,恐怕难有敬畏。此外,铁路方面有针对乘客的信用记录,但对强占他人座位的行径尚无明确说法,及时补缺同样必要。

  北青报:对“耍赖式”小恶 也不能放纵
  在守规矩者、执法者与无赖的较量中,前者明显处于下风,甚至是落败,要不是被视频曝光,装傻耍赖的无赖者几乎就是毫发无损获得完胜了。对这种“装傻耍赖”式的小恶行为,不但受害者打不得骂不得,执法人员也未必敢采取强制措施,否则就可能出现损失未挽回却引火烧身的后果。上述视频的广泛传播和网友一边倒谴责装傻耍赖男子的声音,可视为对相关部门长时间漠视此类小恶行为的民意反弹。建设法治社会,维护公众的安全感,就该“不以小恶而纵容”,而应让公义站到守规矩者一方,如支持受害人采取适当的私力救济,支持执法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即便给违规者带来一些损害,也应予以包容豁免。同时,应当对“装傻耍赖”式小恶行为人进行曝光,将其列入黑名单或施加行政处罚,让其得不偿失。这样才能让守规矩者、执法者理直气壮地对“装傻耍赖”式小恶说不,进而树立规则的权威,让社会更有序,风气更良善,公众更安全。

  人民网:高铁霸座男的遭遇正在为他的行为买单
  移动互联网时代,道德评判的显微镜,早就成了人们的内置瞳孔。网民还会“迂回打法”,揪出当事人360°里的“死角”去穷追不放拿该事件看,“高铁霸座男”引发刷屏的触点是强占座位——坐高铁与高学历合成的“高素质”画像与其低素质的行为,形成了极致反差。此事将他带入舆论视线后,也成了“搭车式起底”的导火索。最终舆论果报论也在其身上显现:他的损人之举激起众怒后,也将其拉到了聚光灯下,之前的丑事因此被扒出。这些事成了其人品佐证的同时,也逼着他为之前的不堪行为一次性买单。遭“链式曝光”,无疑是“高铁霸座男”付出的舆论代价,换个角度看,这也是网民以“破鼓万人捶”的方式给他敲响的警钟——“我劝你善良”,免得中了自己扣动扳机的“舆论评判之枪”。(人民网摘自新京报)

  四川在线:对“霸座男”的妥协就是对规则的破坏
  假如这次对“霸座男”仅停留在口头上警告,或是社会舆论的一番谴责,那么,不仅“霸座男”今后还重操旧业,为所欲为,同时还可能助长更多人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给公平正义的社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所以,对高铁上的“霸座男”,我们绝不能妥协了事,而应当依法依规给予他相应的惩罚。唯有这样,良好的社会文明法治环境才有进一步保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