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精选 

 

阿来惟一答案是“无聊”

2003-11-19 09:45:27 生活日报

  本报讯 由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的“2003年中国性领域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于11月11日揭晓,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尘埃落定》一书,由于“涉性内容图书入选中学生课外必读书”而被列入第七号新闻(事实上,教育部发布的2003年高中新课本标准推荐书目中并未指定《尘埃落定》,但出版社认为该书因符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和“当代优秀文学创作”这两个条件而成为推荐图书)。
  对于入选“性领域十大新闻”,《尘埃落定》作者阿来以及出版该书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都不以为然。阿来甚至自拟了一篇主客问答形式的《我们总是反应过度——2003年岁末答客问》,讽刺地表达了他对《尘埃落定》历经版权在国外卖出“天价”、获得茅盾文学奖前后的风波,以及这次入选“性领域十大新闻”的看法——他的答案是“无聊”。
  (客,即提问者:一个有文化,不太读文学书,对社会新闻非常有好奇心的人。
  主,即答问者:阿来,藏族,写下了《尘埃落定》的那个人。)
  客:《尘埃落定》一直都炒得很热闹啊!
  主:只有小说刚出来的那一阵,媒体的关注是在小说本身的。但随后的东西,我就不是非常理解了。先是《尘埃落定》出版上有过一段不顺利被放大,被渲染。接着,是炒外国版权卖了多少钱。接下来,又一番热闹是得茅盾文学奖前后。先是可不可能得这个奖,再后来,是电影电视版权,卖了多少钱,甚至有假新闻,说是起了版权纠纷,等等。
  客:最近,这本书,又列入了高中生指定读物,好像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主:争论说,因为其中有性描写,不适合高中生阅读。
  客:我觉得你应该对这件事情有个明确的态度,你觉得这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吗?
  主:是高中生,高中生跟中学生是大概念跟小概念的问题。但有区别在,不好混淆。我明确回答你,这本书适合他们阅读。
  客:你说他们读这样的书很正常?
  主: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性描写,而是什么样的性描写。你不指定他就不读了?现在的高中生,求知欲很强,生理上也很成熟了,各种正版与盗版的图书、影音制品、电子游戏里面有大量不正常、不自然、不健康的色情的东西泛滥,加上今天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包括媒体一天不谈与性相关的新闻好像都不能存活,你说,指不指定一本书有什么太大的关系?道德家们在色情泛滥的现象前装聋作哑,却又对一本书里的性描写如此敏感,我不知道所为何来。 
  在我理解,小说里的性描写,就是性行为,或者性心理的描写。性是我们行为、我们欲望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不能想像一部长篇小说里,没有关于人物这一方面行为与心理的适度的描写。我说适度描写是说,这个描写是为反映某种文化特征服务的,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中学生们也读了很多有正常性描写的小说。比如,当我们要把《水浒》推荐给学生看,是不会有任何争议的,其中就有性描写。现在有一种气氛,对当代作家作品特别苛求。
  客:你觉得这本书应该推荐给中学生?
  主: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应该的事情。我宁愿使用可以这个词。为什么可以呢?理由很多,我想谈最主要的两点。
  第一,我们常说,中国是多元文化,是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不能所有推荐给年轻人的书目中,只有反映汉族文化这个居于主流的文化的东西,而我的书可以来填补一下这个空白。
  第二,即便是从纯艺术的角度讲,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本书也是有相当艺术价值的。
  客:最近,这本书又成了本年度的十大性新闻。
  主:你还是道听途说吧,在当下中国,谬误就是这样流传的。不是这本书成了性新闻,而是一帮据说的性学家,把关于这本有性描写的书该不该指定给高中生(他们有意无意地把高中生偷换成了中学生)阅读的媒体争论,当成了新闻。
  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主:第一,不是我在炒自己,而是别人用我不情愿的方式在炒我。第二,参与评选这个性新闻的性学专家与媒体都特别有意思,有看点。
  客:什么看点,能不能谈得详细一点。
  主:算了吧,我相信一个正常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判断。当然,这得有两个前提,一个,要读读这本书,再一个,要捋捋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现在想的是:一、为什么我们常常关注的不是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本身,而是老能找到那么多题外之义?二、为什么一谈性,我们总是会有过度的反应?
  客:答案是什么? 
  主:无聊。
  对《尘埃落定》入选“性领域十大新闻”,出版该书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评选十分荒谬,将《尘埃落定》定位为“涉性内容”是对这本书的粗暴肢解。这次评选,既然是一批专家学者的一次学术行为,又是一次新闻评选,就理应遵循起码的学术规范。
  如此评选将《尘埃落定》定位为“涉性内容”,又是一大荒唐。顾名思义,凡涉及到性的作品皆属“涉性内容”,按这样的标准,古今中外这类作品举不胜举,《红楼梦》也涉性了。评价一部文学作品,首先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仅仅把《尘埃落定》归入“性领域”或“涉性内容”不仅根本无法涵盖作品的整体意义,相反,对它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倒是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关键不是有没有性描写,而是在怎么写。
  (尚晓岚)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县域经济三人谈
下一条:巍子:姜文《绿茶》不怎么样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