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好支书 百姓的贴心人——记大王镇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

2018-12-17 22:14: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12月17日讯(记者 高文杰 通讯员 李伟涛)“刘书记,谢谢你!幸亏当时有你‘出手’,孩子们现在已经痊愈出院了!”近日,几位孩子的家长们自发地来到大王镇刘集后村,紧紧握着村支书刘洪燕的手,亲自向他表达感激之情。

  前不久,大王镇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在赶往村里值班的路上目睹了一起车祸——一辆轿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其中轿车受损较为严重,车内三个孩子伤情较为严重,需要迅速送医。刘洪燕迅速停车上前查看情况,主动送孩子们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他的热心帮助下,孩子们得到了妥善治疗,事故双方也顺利解决了纠纷。

  生活中的刘洪燕是个热心人,在刘集后村党员群众的眼中,他不仅是有能力、有魄力的好支书,更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军人出身,二十年积淀终成领路人 

  1991年,刘洪燕高中毕业,年仅18岁的他只身去往天津,完成他从军的梦想。三年的军旅生涯充实了他的青春,更培养了他军人的品格。复员后,刘洪燕回到家乡,成为了大王镇华泰集团的一名员工。工作中,他是领导眼中的好员工,也是工友身旁的好帮手。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他,在后勤车间一干就是七年。

  在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积蓄之后,刘洪燕并不满足平淡安稳的生活,他毅然决定辞职,自己做起了钢材生意。从事钢材贸易十几年来,他结交了天南海北的朋友,每个朋友都知道他是一名党员,来自刘集后村。也许遵从了内心的召唤,也许是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然,刘洪燕最终回到村里,成为村党支部班子的一员。他在2011年当选为刘集后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了解熟悉村里的家家户户、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7年底当选为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带领刘集后村发展建设的新的领路人。

  医好“心病”,让党员群众同力同心 

  “我们村一直存在个别不和谐的因素,搞得村里人心不齐,劲儿使不到一块儿去,这也一直是我在村委工作以来的一个‘心病’。”说起村里一年来的改变,刘洪燕说到,“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坚信只要找对方法,并把工作做好,村庄的稳定就不再困难。”一年来,刘洪燕对村里各家各户详细摸底,了解全村1500余名村民的现状和思想动态,主动走家入户,带头做好思想工作,与村民们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现在很多村民会主动到村委、到我家里去跟我交流,村里再也没有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我的‘心病’终于治好了。”刘洪燕话语间透露着满足感。

  今年8月18日至20日,台风“温比亚”过境,刘集后村受到了强降雨的冲击。刘洪燕回忆起当时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共同抗洪救灾的画面,仍旧历历在目。“20日晚上,村里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到村里每条街道、每根胡同和每家每户中巡逻查看,第一时间赶到‘老弱病残’的村民家中,帮他们清理积水,确保他们的安全。”那晚,刘洪燕淋着依旧淅淅沥沥意犹未尽的雨,一遍又一遍地走在村里被雨水淹没的路上,一夜未眠。

  打开思路,传承壮大红色基因 

  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刘集党支部旧址就坐落在刘集后村,后又在该村新建成《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强大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风向标。

  刘洪燕告诉记者,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刘集后村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村内土地流转承包费。日后,刘集后村要打开思路,将依托村内红色基因优势,建立基层党校,修复振华学堂,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对党员群众进行红色教育,并以此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守护根基,有心出力更有作为 

  村里和谐稳定了,歪风邪气不见了,刘集后村村民们的归属感更强了。“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会举行各种活动,还会给我们这些老人们发福利呢。”村里刘大爷激动地说,“今年中秋节,村委给我们发了米和面,重阳节的时候不仅给我们发放了面和油,还给我们包水饺吃。”刘洪燕表示,老人是村里的长辈,也是年轻人的精神寄托,关注老人就是守护村庄的根基,要让村两委班子走访老人成为常态,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有心更有为,这是刘集后村的村风,是各家各户的家训,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具体要求。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刘洪燕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群众共同努力,刘集后村的发展再次取得新突破,先后荣获“山东省最美绿色乡村”、“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和“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