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故事——于希宁先生二三事

2020-09-02 22:4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期鹏/文 沈 颖/图

  

  于希宁先生在泰山“一亩松”前

  我与花鸟画大师于希宁先生素昧平生,在其生前甚至连远远一面也未见过,写下这个题目,不免有些惶恐。但我也像许多喜欢书画的朋友一样,对先生素来仰慕,写一写他的一点往事也在情理之中。况且,这些往事都与我的莱芜同乡前辈有关,可能少有人知,记录下来应该不无意义。

  我最早见到于老真迹,是在莱芜籍著名文学评论家任孚先先生的一处寓所。那是六七年前一个秋天下午,他带我与另一文友到他一个藏书之处看书。其时,他正准备整理后捐赠家乡莱芜图书馆。就在那里,我见到了于老赠送任先生的一幅红梅,老树着花,傲骨不凡。任先生告诉我们,于老曾送他梅花数幅,他也曾为于老写过文章。他虽比1913年出生的于老小20多岁,但忘年之谊、君子之交让他们走得很近。

  后来,我在任先生送我的《任孚先序跋集》中,看到了他1997年5月写下的《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跋<于希宁诗草>》。那是希宁先生的旧体诗集1996年12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后,任先生写下的一篇评论。开篇写道:“六十年代初,曾随罗竹风先生于上海荣宝斋访画。主人在论及齐鲁画坛的丹青高手时,对于希宁、黑伯龙和黄公诸先生倍加推崇,特别称谓于希宁先生的梅花,超凡脱俗,格韵独具。时至今日,又经几十年之积学储宝,艺海泛舟,其名声大噪,已成为众所认同的画梅大家。”“希宁先生是学者型画家,他学养甚高,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深得国学之精粹。他诗、书、画、印熔铸于一炉,组成了他的艺术景观。”

于希宁先生画作《铁骨立风雪 幽香透国魂》

  任先生1960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文学研究所,初出茅庐即在上海听到专家对于希宁先生的由衷赞叹,算是与希宁先生结下了“心缘”。后来他长期在山东省文联、作协工作,自然与希宁先生多有交往。他写下这篇评论时已是30多年之后,希宁先生84岁,孚先先生也已62岁。2007年,94岁的于希宁先生魂归道山,孚先先生也已于2015年辞世。这两位忘年好友的真挚情谊,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也许,他们在天国也不忘谈艺论画,再续美好前缘。

  若干年前,我曾研究过一位莱芜籍前辈、老画家陈勉甫先生,并了解到了他与希宁先生的一些交往。1912年出生的陈勉甫先生,比希宁先生大一岁。他1933年莱芜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当小学教师数年。1939年参加抗战,主要从事文教和支前工作;解放后曾任济宁农业专科学校校长、济宁地区科委副主任等职。陈先生青年时代就研学绘画,1982年离休后更是专注画事,曾任济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他善画梅、兰、竹、松,尤其喜欢画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梅翁”。他的好友曾给他题写斋名“梅石轩”;他的老战友、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曾说他的画风“秀逸中求苍劲,淡雅中见老辣”,“隽永韵味”。

  山东乃至全国画梅者,不想与画梅大师于希宁先生相识的可能不多。陈先生大概也是与希宁先生因梅结缘的,遗憾的是两人从未谋面,只有书信、画作往还。陈先生的女儿陈霞告诉我,希宁先生曾赠陈先生梅花数幅,其中一幅题诗曰:“鳞柯铁骨玉肌妍,历尽冰霜迎日翻;自绕横斜清质气,幽香暗暗散中原。”此诗亦收入《于希宁诗草》中,题为《梅质》,只是末句改为“暗香亮节散中原”。应该说,在精神气韵上,两位老先生是“同气相求”的。

于希宁先生自题座右铭“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

  他们的表现也有相似之处,就是同为艺术家,从不为名缰利锁所拘,慷慨大气,毫不吝惜。希宁先生奉“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一生磨练,从不懈怠,达到了国魂、人魂、画魂的高度统一。他不光赠人画作无数,而且把向公益机构捐赠视为“向国家交作业”,单向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山东博物馆、山东艺术学院、潍坊市美术馆等重点公益机构捐赠作品就达300多幅。1987年10月,他还将祖宅无偿捐献给了潍坊市政府,并在七律《向潍坊市政府捐献住宅》一诗注释中写道:“继承祖业之制,由来已久,然弊大于利。盖易导致不劳而获好逸恶劳坐享其成之习,误人子弟多矣。故余决心捐献,激励后辈自力更生,先人泉下有知亦当慰甚。”这真是参透了人生真谛的大义之举。

  陈勉甫先生的艺术成就虽不能与希宁先生相比,但在心胸境界上却不相上下。他曾用自己的画作,为无数喜结良缘的新婚夫妇送去美好祝愿,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温暖。陈霞告诉我,勉甫先生累计为人作画多达两千余幅。在这两位先生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梅技”“梅艺”,更是超出一般的“梅品”“梅格”。

  我所知道的最早与希宁先生有交往的莱芜人,是著名教育家田珮之先生。田先生出生于1903年,比希宁先生整整大10岁。他们应该相识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之后的田珮之在济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与在此读书的丁秀菱相识、相恋,后来结为夫妻。丁秀菱的父亲,就是于希宁绘画的启蒙老师、潍坊著名画家、“同志画社”创建者之一的丁启喆。上世纪40年代,田珮之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从事教育工作,丁秀菱辗转到青岛女中任校长时,曾举荐于希宁等到女中任教,希宁先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离潍赴青的。

  全国解放后,田珮之受命组建山东师范学院,担任第一任院长。此时,他与丁秀菱又想办法将于希宁从青岛调入山师,参与筹建艺术专修科,并担任美术专业主任。这也开启了于希宁在济南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及后来参与建设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校、山东艺术学院的旅程。对此,希宁先生始终念念不忘。丁秀菱去世之后,他曾在《我与丁秀菱的接触》一文中深情回忆:“解放后,新建山东师范学院,田珮之任院长。我有事去济南,见到秀菱,他们夫妇很愿意我去山师组建美术系。1950年我被调到山师工作,这样我们接触的机会便多了。田院长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很有威望,说话办事非常持重。而秀菱则是直来直去,爱打不平,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们都愿意接近她。以后他们夫妇先调上海华师大,又调北京师大工作。我每逢进京,都到她家看望,没想到1978年秀菱病故。我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非常难过,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这种友情的温暖同样让人感动。

  2020年8月30日,以“道明·气冲·文雄——一个花鸟画家的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于希宁画展在潍坊美术馆开幕。我有幸在开幕前夕应邀参观,再次走进大师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我也愿意写下这几件小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所谓“家国情怀”不是什么大言漫语,它就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无法取得像于希宁、田珮之、丁秀菱、陈勉甫、任孚先等前辈那样的成就,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做那样一个人;我们可能做不到“三魂共一心”,但完全可以做到“才德勤修养”。其实,哪一个令人敬重的人,不是一个“才德勤修”之人呢?

  我同时想到,一个艺术家一生所走过的道路,可称“美的历程”。那么,他们所留下的这些往事当然就是“美的故事”了。惟愿这些“美的故事”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光耀天地,温暖人间。

  2020年8月31日于垂杨书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磊

推荐阅读
  • 我国持续加大地理信息“放管服”改革力度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立彬)从外卖到驾驶,地理空间数据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在守住国家安全底线同时,我国持续加大地理信息“放管服”改革力度,服务新业态发展。记者31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随着《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测绘地理信...[详细]

    08-01 00-08新华网
  • 微视频丨红旗的长征 习近平:我们就要立这个志向

    1958年8月,中央提出要在建国十周年典礼上使用纯国产轿车,并向第一汽车制造厂下达了任务。仅33天后,由中国人纯手工打造的第一辆高级轿车问世了,它也拥有了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红旗”。2017年末,中国一汽发布新红旗品牌战略,通过加强新产品研发、营销模式...[详细]

    07-25 10-07央视新闻客户端
  • A'DESIGN设计奖见证中国新兴设计力量

    近日,被誉为“欧洲设计界奥斯卡”的意大利A'DESIGNAWARD国际大奖公布获奖名单,室内建筑师周越峰参与设计的“YuboFishingPortRestaurant”作品从全球超过180个国家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InteriorSpace,RetailandExhibitionDesign室内空间与展示设计类别金奖...[详细]

    05-20 16-05中国经济网
  • 云南四万个岗位等待优秀大学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5月19日,云南省宣布面向全国招聘4.28万名高校毕业生,补充全省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和医疗卫生人员。所以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这次专项招...[详细]

    05-20 16-05光明日报
  • 黎巴嫩大爆炸揭开“袍子一角”:苦难、腐败与历史旧案

    (董寒阳 孟湘君)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大爆炸已过去8天了。当地时间8月4日下午6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巨大爆炸,多栋房屋受损,玻璃被震碎,天空升起粉色蘑菇云和浓烟。[详细]

    08-12 10-08中国新闻网
  • 美中贸委会年度报告:美中经贸关系在疫情和政治因素之下仍可期

    (记者 陈孟统)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11日发布年度会员调查报告称,尽管在新冠疫情下美中关系出现波折,但在华运营的美国企业并没有离开中国市场,它们对中国未来5年的商业展望仍比较乐观。根据调查,在受访美国企业认为的2020年前十大挑战中,“美中关系”和“新冠疫情...[详细]

    08-12 10-08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