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术论坛绿色建筑主题系列报告——威尔夫妇《Eco-cities or Eco-citiznes?A discussion of cities,buildings and users》

2014-09-30 11:16:00来源:大众网作者:满德利
分享到:

9月27——28日“泰山学术论坛——绿色建筑设计与理论专题”在山东建筑大学举行。

   

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教授夫妇在作演讲

  大众网济南9月30日讯(记者 满德利)9月27日-28日,“泰山学术论坛—绿色建筑设计与理论专题”在山东建筑大学举行。该论坛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建筑大学承办,旨在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中国绿色建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设计探索。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教授、国际著名绿色建筑大师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教授夫妇等围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绿色建筑设计教育模式与方法以及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等多个主题作主题演讲。本网将全文刊发演讲嘉宾讲座内容,以飨读者。以下为第一篇:

  

  《Eco-cities or Eco-citiznes?A discussion of cities,buildings and users》

  演讲者: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教授夫妇

  

  谢谢大会论坛能邀请我们两个人过来,能有这样的机会跟同学一起交流。

  今天是个绿色建筑设计大会,但是我不想谈太多关于建筑设计本身的事。我要澄清一点,我设计过很多的低碳和绿色建筑,在技术上和设计上都已经很成熟了。第一个给大家看的是在英国的,它能节能80%,第二个是自维持建筑,也是我们最早提出的,在1970年代就提出,节能率达到95%,最后那个能达到100%,就是百分之百是零碳的,但是这个技术和难度上就要求高一些。我下面的内容,跟建筑有关,但是跟建筑技术和建设设计本身没有那么多细节的关系。

  谢谢刚才刘院士提到《Green Architecture》这本书,是一本我们在90年代出版的关于绿色建筑的书,在里面提了六个原理。刚才刘院士也说了在绿色建筑中体现的基本原则,其中的一个原则就是使用者,作为建筑师,或者建筑设计者,本身是影响不了太多建筑上的低碳、节能和绿色的,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建筑的使用者。

  当我们都是学生的时候,世界的人口是30亿,但现在是70亿了,很快地球人口会达到100多亿。这个数据是从美国人口调查局过来的,它就像一个计时器一样,不断在找。它是一个最好的问题,就是只有一个地球,怎么能承受到100亿的人口。

  第一个可能性,我们可以用破坏环境的方式来获取资源。或者是战争的方式,我们没有的,就从别的地方来夺取,那必然会发生战争。

  这个“黑色死亡”,是14世纪的一场瘟疫,全世界大概死了7500多万人,自从人类可以统计人口以来,这个时候人口曲线是往下降的。除了这个期间以外,都是在不断上升的。所以是不是要等到这样重要的疾病来了以后,我们的人口才能减半?这是另一种可能性。

  或者找一个别的星球,像水星,人类可以生活的星球。但是问题是我们不能建那么大的火箭,把我们所有人都装上去。所以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问题现在是,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继续分享一个地球。

  像所有的研究一样,用数字说话是非常可信的。我最近研究ecological footprint(“生态足迹”),它不是仅仅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碳足迹的概念。在加拿大有一个学者叫Rees,他提出了这个新的方法来测量人类对地球和环境的影响。

  什么是生态足迹?我给出一个概念,生态足迹就是能可持续性的提供社会全部商品和服务所需的土地面积。这个面积是把你所有的生活和服务都算在一起,是一个假设的土地面积,就是你要这样生活的话,你实际需要的土地是多少。这个可以从你个人的足迹来算起,也可以国家的足迹来算起。我举个例子,这个是荷兰,这个小块是荷兰本身的领土,但需要法国这样大的土地面积,来维持荷兰现有的生活方式。法国不仅需要法国本身这样大的土地来维持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还要加上西班牙这样大的土地。那等于说,地球实际是不够大家分享的。 现在用的生态足迹叫“全球公顷”。因为每个土地能提供你生活所需的生产力是不一样的,就用一公顷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来计算,一全球公顷是指一公顷土地的生产效率,用gha来表示。一公顷的土地可以用来生产能源、食物和木材,也可以用来做太阳能板,但是你不可能同时用一块土地去做所有的事情。

  为什么要用生态足迹来衡量人的行为对地球和对环境的影响?因为基本衡量的标准是土地,土地是有限的。当我要的多的时候,你就要少,你多的时候我就要少。所以在有限的土地上,一个地球怎么分享?这是怎么样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问题。

  生态足迹应用的范围很广,从个人、城市、省、区域到国家,都可以用生态足迹来测量。比如你可以测量一个国家的行为和它现在对地球的影响。现在整个测量下来,我们的研究是现在如果地球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没有毁灭性的战争,每个人只有1.8全球公顷。

  在生态足迹中有另一个概念,就是“生态成长力”,就是你自己的土地能不能提供和支持你自己国家、自己人民的生活方式。图上绿色的部分都是能提供的,1961年的时候,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可以自维持的,等于自给自足的。但是到2006年的时候,很多变红了,这些国家现在的生活自己已经不能承担,就像刚刚刚介绍生态足迹概念的时候提到的芬兰,它的生活方式需要法国一样大的土地了,红色就代表这个意思。

  美国是7.2,刚才我重申,全球平均1.8,印度尼西亚大约是1.2。我们的观点是,如果我们可以保持地球可持续发展,超过1.8公顷的西方国家,等于是在剥削更贫穷的国家改善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所以说我们可以超越现在的生态生长力去维持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因为我们用了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有限。根据世界能源协会的预测,石油只能用41年左右了。所以如果您长寿的话,在你的生命中,很可能就没有石油可用了。

  为什么生态足迹比碳足迹能更切实的测量人类行为对地球的影响?我列出这样的交通工具来说明。靠左边的都是不同的汽车,都是零碳的,不同类型的车燃料也不一样,用的是风能、太阳能等等。右边是它们所消耗的土地和生态足迹,是不一样的。就是说在同样零碳的情况下,他们对地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新西兰人,我先承认一个错误,因为新西兰是4.3,也超过了1.8。虽然我们总是以清洁、环保引以为荣,但我觉得非常内疚。

  刚才给您看的,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村怎么搬家。现在给大家看在新西兰怎么搬家。为什么用这两个比较?因为新西兰的房子和刚才印度尼西亚的房子大小都差不多,印度尼西亚是因为地震后想把房子移下来,村民就帮助他把房子移到别的地方。而在新西兰就不用人力,而是用石油这种能源。

  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建设一个低能耗的社会?在高能耗的社会,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都是一样的,我为什么要用这个引用?用的是一个著名哲学家的话,你在高能耗的社会,不管你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也好,资本家也好,你的选择都是社会低级的发展方式。

  BBC为了知道到底需要多少人力才能发电,就组织了100个人,发现需要30个人精疲力尽的去蹬才能把一壶水烧开。我再重申一下,刚才说的是大家平均的足迹是1.8,但现在印度尼西亚的生态足迹只有1.1。

  这个图表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一起研究过人民公社的形态,跟所有的世界平均值,包括现在的中国,包括新西兰的平均值。而且你能有趣的发现,在人民公社时代它只有1.1,比现在的1.8还少,等于印度尼西亚现在的生态足迹。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足迹会越来越大。

  现在中国的生态足迹还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上面的图表是美国,它是在不断下降的,中国现在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的。所以考虑绿色建筑的时候,非常希望你们能把生态足迹的概念引入到绿色建筑中,看看绿色建筑对地球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现在的问题在于城市,最近有一个学术文章刚刚发表,它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在以一定的GDP生产发展的情况下,模拟了中国2020年的碳足迹。到2020年中国是2.13,就远远超过了1.8的平均值。而且北京的比全国平均值要大很多,它是9.93,说明中国将来的问题在于城市。

  即使刚才说不断的城镇化会促进经济增长,也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但作为我们来说,觉得蛮担心的,也蛮担忧的,因为这种不断的没有节制的,或者不可持续的城镇化,确实会给地球带来很大影响。

  我们一定要改变城市,让城市更可持续,这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需不需要建生态城?生态城真的有效吗?真的可行吗?

  这个像西方吃的“酸瓜”蔫了的形状,我们叫“鸟巢”,引用这个建筑,是想说绿色建筑的典范实际上不是绿色的,它的节能都是想象出来的。这是另一个绿色建筑典范,也是在伦敦,有三个风力发电的涡轮机在屋顶上。

  刚才说的三个风力发电机在这儿。刚才的数据你如果看到蓝色的话,就是它看起来非常绿色,有风能发电,但它总共的发电量就是在蓝色的那一小块。风能发电有什么问题?就是它不稳定,即使是它产生的全部能量也就蓝色这一小块。但是这蓝色的一小块,只能供它的电梯使用而已。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式,并不在于建新的城市。前几年我出版了一本书,检验了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西方人怎么样可以减少生态足迹,而保持地球的可持续性,并不在于建新的城市。

  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1940年德国轰炸伦敦的时候,就像定额的计划差不多,它会把资源给你定额,你要怎么样的人分配到多少,就好像中国计划经济下的粮票差不多。所以我觉得生态足迹就是一种定额的金融手册。

  这个是典型人的生态足迹,个人的生态足迹。分九个日常生活的方面,红的和绿的加在一起,等于是5.65,它远远超过1.8的平均值。为什么用红的和绿的表示?再回到定额手册,如果英国人能可持续的话,他们应该担当的责任。把红的这些生态足迹都去掉,绿的1.95是可以承受的。也就是说配给英国人的这种配额,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应该按照1.95全球公顷的生活方式来。

  所以生态足迹分两个,一个是集体的,一个是个人的。刚才给大家看的英国人的,分了九个生活范畴,下面我会在九个范畴的各个领域中、各个范畴中讲解一下您应该怎么算自己的生态足迹。

  上面是我在90年代的时候设计的,应该是英国第一个零能耗的住宅社区。所有居住者的生态足迹都在平均值以下。除了他们住在零能耗的社区外,很大的一个原因,与他本身自己的行为有关,他们很少有国际航空出行,所以他们一直保持他们的生态足迹在1.8平均值以下。

  在减少自己个人的生态足迹的努力中,哪个方面最重要?食物最重要。而且这一点是你能减少自己的生态足迹最简单的方式,因为吃什么你可以自己选择。我比较了一下,一个是米饭,一个是蔬菜的热量和生态足迹,底下是一个汉堡,你看它的不一样。吃一个汉堡它的足迹是1.4,你吃一碗米饭加点蔬菜是0.18,所以中国人的饮食还是蛮低碳的,对环境蛮好的。

  在食物中,高碳足迹的这三种要尽量避免,用替代的这种,我已经给大家数据表示了。我给大家说一下这三种,一种是肉类,牛比羊要大,猪比羊要大,越大型动物,它的足迹越大。再就是乳制品类,像牛奶等等。再就是所有工厂加工出来的产品,这三种如果大家都可以避免的话,你自己本身吃的方面能减少很多的生态足迹。

  在新西兰很多人都吃肉,所以它占很大的比例,有四点几这么大的一个生态足迹,在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新西兰是靠出口乳制品和牛肉、牛排,经济才可以增长的。

  刚才说的两样,如果你替代了以后,就已经可以减少你的碳足迹,减少到71%。但是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有机食物,自己家里种的蔬菜。这边说的market shopping,就是建议你到便民市场买东西,而不是到大型超市。还有在家种植,你种植有机的,减少化肥和杀虫剂。其实减少你生活食物的碳足迹很简单,第一,你能自己种的情况下自己种,你选择吃生态足迹小的食物就可以。这是从澳大利亚过来的,如果你还想吃肉的话,吃袋鼠肉还比较好吃,这个足迹比较小。在我的研究和经历中,我来过中国若干次了,我觉得传统的中国人素食主义者很多。我还观察到在中国城市的边缘,都有种菜和种植的地方。

  我们以前也试过商业建筑的节能项目,节能到70%到80%左右,是不需要有增量成本的。而且我们也设计过零碳的建筑和零能耗的建筑,这种从技术手段来说,并不是很难。但如果考虑建筑的生态足迹的话,那就要综合考虑,比较困难,比较复杂了。

  刚才说石油只能用41年了,这种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所有的新建建筑都需要是低能耗的,如果是合理的话,应该在建筑中减少80%到100%。

  我们也应该关心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如果我们能试图探索一些方式和一些技术,能让现有建筑能耗减少80%的话,对减少建筑的生态足迹也非常有益处。对建筑师或者未来的建筑师来说,去反过来设计改造旧的建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挑战性,但是对将来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未来,将非常非常有意义。

  有关建筑怎么去减少生态足迹的方式,你可以考虑材料,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不要改变它的生活方式和房屋类型。下面我会解释为什么生活方式和房屋类型不能改变。

  我解释一下现在这个图表,我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建筑的材料和建筑本身的生态足迹没有太大关系,可以说影响不大。像上面白色的都是100平米的木制房子、木质建筑、稻草建筑、土坯建筑等等,下面都是用一样的材料,只是建筑面积增大变成200平方米,其它所有的都没有变。这时候,它的生态足迹马上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大房子有大足迹”。但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房子人均居住面积,包括中国,我觉得都在不断增加,只有英国是在不断减少的。

  结论很简单,就是住在小的房子里,这个是表示房子面积不断增大的图表。童年的时候,我家有四口人,也住在伦敦不到90平米的一个小的公寓里面,我也觉得非常高兴。

  除了住宅的大小以外,住宅人口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多少人可以共享这个资源。我比较了一下新西兰的房屋和越南的住宅,发现了一个问题,越南不仅是面积小,而且它住的人还多,所以我总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亚洲国家比西方国家更懂得利用空间。

  大家都是建筑系的学生,我想给大家一个提示,当你设计建筑的时候,不仅仅设计建筑结构,它们是怎么美的,它的立面是怎么样的,它的剖面是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当你设计完这个建筑的时候,里面的使用者是怎么使用这个建筑的,这是关键问题。这是印度尼西亚四世同堂,在刚57平米里,美满生活的一家。

  刚才说了食物,说了住宅,现在开始说出行。这是德国的一个郊区,一个骑车出行的低能耗的郊区。最近我的一个博士生研究了一个问题,也是研究新西兰商业建筑的生态足迹。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把人的行为方式也算在内,减少建筑生态足迹的最佳方式是三天在家工作,减少了生态足迹。中国以前是自行车王国,现在为什么要改变?

  这个图表是新西兰惠灵顿平均的出行方式和他们的能耗。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比如私家车、跑车等等,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调查表,一个结论。作为惠灵顿人,如果他们想减少他们的生态足迹,从出行方面来说,那就是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他的私家车,再就是因为西方人愿意旅游,就是坐飞机出行。如果他们能增加步行、骑车的话,很容易能够减少他们出行的生态足迹。选择的话,就是要不然你有一个节能汽车,要不然你就别坐太多的飞机去国际旅游,但你不能同时都选择。

  现在讲另一个方面,是生活消费品方面,如何减少你的生态足迹。为什么我能做这么细,因为新西兰政府有一个专门赞助学者的一个基金。这个研究做的非常细,它把生活用品,比如你喝酒、抽烟的生态足迹是多少,您的家具是多少、您的书是多少,您吃的药物是多少,都算在内了。但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比较来说,您家里的家居和家具还是生态足迹比较大的。

  所有的产品对环境都有影响。在西方别的国家我不清楚,但是在新西兰,我可以买二手的衣服。有很多的二手衣服店,二手衣服店不负责营销,它像一个大的批发市场一样,主要的工作是把衣服挂在那你自己选,价钱也可以自己随便定,你可以跟店主讨价。

  比如说咱做一个男士西服,它的生态足迹也是不一样的,它需要的土地面积也是不一样的。什么来决定它的足迹的大小?利用土地的大小。就是利用的材料不一样,比如尼龙、羊毛、涤纶等等,它的土地面积都是不一样的。

  这个研究也蛮有趣的。我研究了一下所有的能耗,就是你一年吸尘的能耗,等于你开车买这个吸尘器再回到家的能耗是一样的。每个欧洲人每年要扔掉大概14公斤的电器和电子设备产品。后面那个雕塑,正好是14公斤废旧电器做的雕塑。如果你改变你电子产品的使用方式,电子产品的生态足迹很容易减小。在没有改变前,应该是5.07,改变以后就2.9,比如你可以在你的笔记本上玩电脑,而不是在IPAD上,等等。

  刚才我们说过,家具在生活消费品中是产生生态足迹最大的一方面,所以用一些二手家具或者一些古家具也很好。不是生活消费品才有足迹,一些并不显现的、隐性的东西也会产生很大的生态足迹。这是我女儿的婚礼,刚才我们都说了食物是可以产生很大生态足迹的,现在我们讨论婚礼对地球的影响,比如一百个人参加,要开车过来,要吃饭等等,要准备到澳大利亚去度蜜月。Brenda说不能去,因为你的生态足迹太大。

  这是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的生态足迹。跟中国传统的低碳来比较的话,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方式很有意义,对环境还好。您从这个照片上能看出来,好像照片上的每个人都一样的开心,它跟现在的婚礼有什么不同?

  刚才那本书中吃狗的事件,在西方引起了很多很多的轰动。因为你知道,西方人对吃狗是不屑一顾的,但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吃狗?你看一个狗每年的生态足迹等于3000多金鱼的生态足迹。

  我现在所提到的所有的算的都是西方人的生态足迹,我现在也正在批判的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我比较了一下宠物,提醒大家,中国人是不是也会像西方人一样生活,还是咱们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列举了所有的宠物,从兔子、松鼠、金鱼等等不同的宠物,一般来说,养金鱼是比较好的,像中国人在池塘里是有金鱼的,所以中国人养宠物的方式非常非常生态。

  在西方如果养一只小猫,上面一栏是三个不同的,牧羊犬、吉娃娃等,现在是不同类型的车,它的生态足迹对地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都是相等的。一般中等大小的一个宠物就等于一个轿车的生态足迹。牧羊犬比刚才那旁边的车,军用车的影响还要大。

  刚才像我提到的,我写的这本书在西方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很多的宠物爱好者直接给我们发邮件,因为我们的邮件都是公开的,直接说你即使是这样的,你也不能这样不人性的把真实的话说出来。如果你再这样继续传播的话,那就是死亡威胁,我对就你做一点什么事。

  最好的宠物就是你能吃的,像兔肉,那旁边应该是一个兔肉汉堡。

  很对不起说这个事,在十一长假的时候,每个人好像都要去旅游和休闲了,但是您的旅游和休闲也是对环境有很大影响的。我比较了一下在中国的龙舟和别的休闲娱乐,我觉得龙舟是最低碳、最环保的,有最小的生态足迹。跟别的西方休闲方式一比,觉得划龙舟是最好的。

  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也不用这么复杂,因为这不是一个学术研究。如果说这样复杂的去生活,本身还要学习等等。很简单,您从现在开始,为了省钱也好,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好,你少花70%的钱就行了。每个月以前花100的话,现在花30完事。

  这里我再讲一个例子。二战期间英国政府鼓励大家少花钱,不管在交通、食物上面。中间有一个画报,特别有意思,也蛮幽默的,而且挺智慧的。上面是丘吉尔,你如果要节约食物,你可以和丘吉尔一样,把食物都放在锅里面,你可以像丘吉尔一样开心地抽着雪茄。如果你像派一样把食物都流下来,你将来就像希特勒。

  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已经剩下了40年的油,我们是选择把这些油都用光了还是怎么样?其实每个人都理解怎么样对环境做有益的事情,比如像关灯。这也是在二战期间英国政府给大众宣传怎么样去节约能源、节约水、节约食物等等来应战。

  刚才说生态足迹分两种,一个是个人的,一个是集体的。首先应该从个人做起,那集体的生态足迹也会自然而然的减少。奥克兰是新西兰的经济中心,惠灵顿是新西兰首都,我不去旅游了,我要想旅游的话,可以从奥克兰到惠灵顿看。所以未来路路交通就少了,会减少在公路上的时间。

  上面那个建筑是1000多辆自行车的停车库,它比下面停630辆小轿车要便宜得多,影响要小得多。所以这样的话,国防支出也减少了,从坦克变成折叠自行车了。2001年的时候,新西兰已经作出选择,我们不想再买战斗机了。

  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压力少、工作少、多休闲。我举了这个例子,图片上这个老人家已经100多岁了,他1957年从英国就移民到新西兰了,从1957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种植自己吃的所有蔬菜。

  到2050年,如果我们是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那我们会有更多的步行者、骑行者、健康的素食者、做兼职者、积极的社会公民,大家互相信任、互相照顾,那不好吗?

  这是我一个学生的研究发现。1950年惠灵顿的生态足迹,这里要强调低的生态足迹,我还专门跟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做了调研,他们觉得那时候的生活方式很好,甚至比现在更好。1956年与2006年比,小了44%。

  我对1956年的生态足迹做了研究。我把这些被调查人都做了一个“你觉得生活质量高吗”的调研,因为那时候的物质条件没有现在好,但是很多人都觉得那时候比现在更好。我的意思是你低的生态足迹并不代表你低质量的生活。

  我再次强调一下,为什么用土地、为什么用生态足迹来测量我们人类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就是因为土地是有限的,而且化石能源也是不可再生的。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态足迹,就比1.8高一点点,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问题。这是因为步行的很多,坐公共交通的很多,没有太多的浪费,消费品的使用量不高。

  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测量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因为我所有研究的生活方式,是在批判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而我觉得西方国家现在应该向中国学习,减少他们的生态足迹,而中国也不应该再向西方国家学习,说你们多先进等等。所以这样的话就可以扯平了,我们就可以有一个平均值,这样的话社会就可持续了。

  所以我再次强调,不要只关心建筑的设计和技术,当您再建造建筑的时候,应该关注建筑的使用者。

  谢谢!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