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成就业“避风港”? 1/3考生为逃避就业压力

2014-12-30 11:08: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分享到:

”  面对高额的考研成本,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德语专业的大四学生郭风华则认为应该冷静考虑。”  熊丙奇介绍,以美国为例,学生不必专门准备考研,而是通过总体课程学分、学业表现申请;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则实行统一考试、集中录取,以考研的成绩作为研究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虽然考研有所降温,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先就业还是先考研成为大四学生两难的抉择。

  44%考生报考专业学位

  12月27日11点半,2015年硕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结束,梁晨面挂愁容,走出考场。“政治考试对我来说太难了,只能碰碰运气。”今年大四的梁晨是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父母都在济南,所以想回国找工作,但国内很多企业都不了解我的大学,因此只能选择在国内考研,先读书,再就业。”梁晨说。

  “缓解就业压力”成了很多人选择考研的主因。据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选择考研来逃避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占了33.7%,仅25.6%的受访者表示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有兴趣。而在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4%,越来越多的学生看重读研的“应用性”。

  在齐鲁师范学院读教育学专业的齐麟今年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他认为,读研能够提供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研究生毕业后可能也是去当老师,但现在只能去初中、小学,读研后就能去高中甚至大学教书,起点都不一样了。”齐麟说。

  成本升高或“得不偿失”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近万名考生中,69%的人考研花费在1000元—5000元,10%的人花费在10000元以上。在公费研究生取消后,考研的花费成为不少考生考虑的重点。

  山东交通学院会展经济专业学生李菁说,为了准备考研,她在培训班上花的钱就超过了2000元,加上资料费、住宿费等,总共已经花费4千多。“希望能考上,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要不钱就白花了。”

  面对高额的考研成本,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德语专业的大四学生郭风华则认为应该冷静考虑。“读研应该是抱着对一个专业研究的热情而去,如果纯粹是为了找工作,高额的成本可能会让读研得不偿失。”郭风华说,研究生毕业后都希望找到比本科生待遇更好的工作,但那时候同样面临大的就业压力,而且现在企业更多的还是看重个人能力,“与其再读三年,不如早入社会。”

  “我们单位的职工学历都不一样,招聘的时候会参考一下,但工作之后要想升职涨工资主要还是看能力高低。”在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工作的赵女士说。

  现行制度下大学变“高四”?

  王东震是山东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的他放弃了保研推荐,“我认为我现在具备了就业的能力,并不一定要读研,考研还是就业应该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就业或者考研应该是个体结合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的个体选择,把考研当成就业的“避风港”是错误的观念,“考研和就业不应该是对立的,出现这种分化,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熊丙奇介绍,以美国为例,学生不必专门准备考研,而是通过总体课程学分、学业表现申请;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则实行统一考试、集中录取,以考研的成绩作为研究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把考研扭曲为又一次高考,把大学变为‘高四’,这种考研准备是以降低大学教育质量、降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代价的。”熊丙奇建议,要处理好就业和考研的关系,需要我国改革研究生入学制度,不能再用单一的统一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应该变为大学自主招生、学生自由申请。实行这一新制度,就把就业和升学统一在大学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规划大学生活,在大学毕业时,根据未来的学业和发展规划,选择是直接就业还是攻读研究生。

  延伸阅读:

  调查:25.6%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为学术而考研

  教育部副部长:八举措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性学女硕士放弃一切遁入空门 导师写3000字长信

  2015年考研准考证今日起开始打印 入口开通

  2015考研大幕周末拉开 22万余考生报在京院校

  2015年考研明日举行 图文展示试卷信封拆封步骤

  全国硕士招生考试开考 英语作文:手机时代的聚会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