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教育首页 招生考试 出国留学 培训就业 校园幽默 校园美女 高  考 考  研 趣味英语 校园文学 教育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教育 > 大众教育新闻 > 大众教育滚动新闻

昔日劳改犯救助400名孤儿感觉从此堂堂正正做人  
 
中国青年报  
   年少时,他曾离家出走,四处游荡。中年时,他曾因诈骗入狱4年。他一直觉得自己活得“没有尊严”,但一次对流浪儿的偶然救助,使他感到自己可以堂堂正正做人。长达20年里,他总共收留救助过400多名孤儿和流浪儿童,他因此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的两重人生


郑承镇和孩子们

  郑承镇从没想到,自己这个20年前“走哪儿都觉得丢脸”的劳改犯,会在20年后作为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走哪儿都有人羡慕”。

    “真像做梦一样。”他狠狠吸了一口烟说。

    两个多月前在人民大会堂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时激动落泪的场景,他历历在目。他常常情不自禁地抿嘴微笑:“我这辈子值了!”

    每当他用一口地道的济南话讲述起自己的经历,他看起来对自己感到满意,尽管他始终只是住在一个大杂院内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里。不过正是在这间位于济南市新菜市街的小屋子里,这个60岁的单身汉先后救助过400多个孤儿和流浪儿童。

    平房被隔成里外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外间是厨房,大大小小的钢精锅和盆子,陈旧斑驳,布满污渍;而里间的卧室则总是挤满了孩子们。卧室也是一“家”10口人吃饭的地方,其余9口人都是从各地来的孤儿和流浪儿童。最多的时候,这个“家”曾有14口人。

    最早救助收留孩子,是在20年前,那时郑承镇40岁,是一个刚出狱的劳改犯,总遭人白眼。他10多岁便没了父母,寄居在姐姐家,经常离家出走,在济南的街头桥下或火车站游荡,曾两次进遣送站。36岁时,他依旧孑然一身。为了托人给自己介绍媳妇,他骗了别人一张1100多元的支票,结果媳妇没有娶到,却换来4年劳改。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活得“没尊严”,并且时常觉得孤单。出狱后,这个年届不惑的汉子更是走到哪里都觉得“丢脸”,依旧无所事事地在街头游荡。直到1987年夏天,他在济南火车站广场,碰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乞丐。

    “没事儿可以跟他说说话。”他这样想着,当即决定收留这个名叫李田的孩子。事实上,“当时只是想找个伴儿。”这位全国道德模范回忆说。

    郑承镇把李田领回姐姐家,先让他饱饱吃了一顿,又帮他“洗出个人样来”,然后打扫出一间长时间不用的储藏室,把李田悄悄藏在里面,每天等家里没人时,再叫他下来吃饭。这个当时正读初一的孩子,只是因为上课迟到而被老师处罚,害怕回家再挨打,这才跑了出来。一起生活3个月后,郑承镇决定送李田回家。

    当李田的父母听到眼前这个瘦小的男人说知道孩子的下落时,不约而同“扑通”一声跪倒在郑承镇脚下,哭着谢恩,并用好酒好肉招待他。

    “他们哭着说我是好人。”郑承镇回忆着,变得格外兴奋,“从来没人说过我是好人,当时(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那一刻,他突然觉得,“社会垃圾”有时候也可以做好人,更重要的是,“总算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可以抬起头来做一个人”。

    郑承镇说着,飞快地从一只装满信件的大包里翻出李田写给他的信。这封贴有一张4分安徽民居邮票和两张8分北京民居邮票的信,投递于1991年1月18日,可能由于太多次翻阅,如今信封边缘已经变得残破不堪。

    这个单身汉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收留救助活动。李田走后,他很快又收留了一个从枣庄流浪到济南的儿童。接下来他收留了第3个,第4个……当他把两三个孩子一起往家带时,被姐姐和姐夫发现了。

    “七十二行,没有干你这行的!”姐夫斥责说,并为他找了一个看大门的差事。但是因为经常把一些脏兮兮的孩子往校园里带,他很快被辞退。不久,因为同样的原因,他又失去了第二份看大门的工作。

    “他们说给我面子,让我自己辞职不干。于是我就炒了他们鱿鱼。”郑承镇抬高了声量。那时在不少人眼里,他“没救了”。

    但这个“没救了”的人,却一门心思地在“救助”他人。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他先后救助了47个孩子。没有经济来源,他就带着收留的孩子,奔走于济南市区的各个角落捡垃圾卖钱,有时去拆迁的工地上,砸出混凝土里的钢筋,每天卖个几块钱维持日常家用。

    一度他还曾卖过血。在济南一些血站或医院,他用300毫升血换来60块钱,后来涨到90块钱,“够自己和孩子吃好一阵子”。当地媒体很快发现了他,还把他的事迹拍成纪录片。当这部耗去大半年时间的纪录片完成时,他先后收留孩子的数量已经更新到77个。

    此后,领导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纷至沓来。这让郑承镇觉得可以“挺起胸脯做人了”,并决定把收留流浪儿童“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每天晚上没事时,他就骑上三轮车到火车站、汽车站去“捡”孩子。

    正是在这里他“捡”到了一个叫王诚的孩子,让他至今挂念。1997年的一个晚上,郑承镇看到王诚在火车站饿得很可怜,便让这个6岁的孩子跟自己走。尽管郑承镇给他看了自己登在报上的照片,但王诚不愿意。第二天晚上,郑承镇再去时,王诚还在那里,饿得两眼无神,只好跟郑承镇回家。而这一待,就是8年多。郑承镇供他从小学读到初中,直到初二那年,他的姑姑才将他接走。

    去年暑假,即将读高中的王诚回来看望郑承镇,他告诉老汉,自己成绩优异,将来的目标是考北大清华。

    “我倒是希望他能考上山东大学,这样就可以经常回来陪我说说话。”老汉念叨说。

    郑承镇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孩子。目前跟他一起生活的9个孩子中,12岁的小林在这里已经待了3年多,时间最长,也是郑承镇最喜欢的孩子之一,成绩优秀而沉默寡言,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但在这9个孩子中,目前他能叫出名字来的只有5个。不同的孩子来了又去,收留一段时间便被送回家。“也有不听话的,被我给撵走了。”郑承镇说他经常会训不听话的孩子,不想让一个“害群之马”让一群孩子成为“社会垃圾”。

    这间拥挤的平房里,墙壁上几乎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锦旗,以及郑承镇跟不同人的合影。这些放大的照片里,有他曾经救助过的流浪儿童,有各级领导,也有慕名而来的好心人。每个孩子离开时,郑承镇都会带着他和当时收留的孩子,一起合影留念。

    经常有记者造访这里。有的孩子不喜欢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因为一上电视,不仅老师和同学知道他是孤儿,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孤儿,这让他很难受,所以他更喜欢报纸的记者,因为“这样可以不上镜头”。

    中午时分,孩子们会很自觉地从桌子下面掏出一棵大白菜,切好洗净大家一起动手做饭。生活比以前好了,但“大爷的脾气也比以前大了”,一个孩子说,“大爷为了我们操了不少心,我们不想惹大爷生气。”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刻苦用功。每周六上午9点,都会有济南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来给孩子们免费做两个小时家教,分头辅导数学和英语。郑承镇则一如既往坐在桌旁,一边看着孩子们接受辅导,一边给新来的几个志愿者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尽管每次讲完后,他都会哈哈地笑着说:“我的事网上都有。”

    志愿者团队现在的负责人赵万千,从大一开始,就来这里为郑承镇的孩子们做辅导。他笑着告诉记者,每有新的志愿者来,大爷都会讲一遍他过去的经历。但这也一次又一次让他感动,“你知道,现在能像郑大爷这样做好事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郑承镇只知道自己总共救助了400多个孩子,具体的数字他已经记不清楚了。最近收留的一些孩子,他还没来得及在本子上一一登记。从5年前开始,郑承镇经特批可以从当地民政部门每月领取2000元低保金,维持他和孩子们的生活。曾经多次说过终身不娶、要一心救助儿童的郑承镇,目前萌生了找个老伴的想法,因为“这样就可以救助女孩儿了”。

    在新菜市街路口的一个报摊前,记者问卖报的中年男子:“您知道郑承镇吗?”他很熟练地用右手指了指右边的马路,说,“老头子现在过得可高兴了,经常有人送这送那的。”

    确实,当记者站到郑承镇这间小屋里,左边的地上,放着匿名好心人前一天送来的米和油;而右边,则站着3天前从江苏送过来的8岁孤儿陈意,他的亲戚前几天刚看到当地电视台报道郑承镇的节目,便迅速将孩子送了过来。

    “我这辈子就像在做梦一样。”郑承镇不时会这样自言自语。他总觉得,在前40年,他的人生就“像一场噩梦”,他渴望尽早挣脱;而在后20年,他的梦越做越好,都不想醒来。他常梦见曾救助的孩子陪伴着他孤单的身影。

    所以,这些孩子给他寄来的信,他都保留着,一封没丢,如今已经攒下两大包。“这可是宝贝儿,孩子走了,还有他们的信跟我做伴儿。”只是由于装了电话,郑承镇如今收到的信越来越少了。最近收到的信,常常是他在电视台做节目后,对方快递给他的节目光盘。(文中出现的所有孩子姓名均为化名) (记者 王波 文并摄)

 
 

 

编辑王静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校园幽默:::

  • 校园女生最扫兴的事
  • 有院系特色的手机短信
  • 大学女生贩买二手男友
  • 毕业前后男生之大不同
  • 史上最容易听错的歌词
  • 爆笑:大学四年的收获
  • 记新生入学的痛苦经历记
  • 年轻男老师的郁闷生活
  •  
      More…

    :::校花大比拼:::


    著名高校假校花大揭秘11
    著名高校假校花大揭秘10
    著名高校假校花大揭秘9
    著名高校假校花大揭秘8
    著名高校假校花大揭秘7
      More…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繁体版由广州信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