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首页->房产  

 

35个大中城市房价分析

来源:     2009-08-03

  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
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10。今年上半年全国房价同比继续上涨。房产泡沫最大的
地区不是经济发达地区,而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200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呈火爆态势,在去年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2%的基础
上,今年上半年又同比上涨3.6%。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的房屋销售
价格出现了较高涨幅。
  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有泡沫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房屋销售中,套房销售价格与消费者户均年可支配收入合理比
率为6-10倍。中国的房屋价格与房屋消费与国际上发达国家不可相比。中国的房屋消
费处在初期阶段,不但房屋消费水平较低、房屋质量不高、居住环境不够好、配套设
施不够完善,而且房屋销售还包括公房销售在内的福利性质,销售不是完全市场化。
根据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居民消费水平,目前业界比较公认的这个比例为5-6倍较
为合适。
------------------------------------------------------------
       户均可支配收入   套房销售价格      房价收入比
------------------------------------------------------------
全国      31079           242680              7.8
郑州      24704           146310              5.9
长沙      29413           204570              7.0
武汉      24837           177890              7.2
南昌      21102           164750              8.8
西宁      20589           120840              5.9
乌鲁木齐  26851           185880              6.9
银川      21272           148430              7.0
兰州      21504           190500              8.9
西安      22797           233760             10.3
济南      32521           162880              5.1
宁波      40769           238680              5.9
杭州      36385           294740              8.1
合肥      23178           188280              8.1
上海      43804           382060              8.7
青岛      29684           266880              8.9
南京      30084           357920             11.9
海口      26366           190660              7.2
厦门      38641           287170              7.4
福州      30781           236820              7.7
深圳      77087           692160              9.0
广州      49015           495720             10.1
南宁      26882           164670              6.1
昆明      25178           182490              7.2
成都      27637           224450              8.1
重庆      23489           198660              8.5
贵阳      22852           286050             12.5
北京      39365           488370             12.4
呼和浩特  21020           154610              7.4
太原      22101           166230              7.5
石家庄    23137           189460              8.2
天津      30460           216790              7.1
长春      21551           207590              9.5
哈尔滨    21785           211970              9.6
大连      25222           268450              9.7
沈阳      21713           296820             10.6
-----------------------------------------------------------
  从表中可以看到,去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大部分套房销售价格(按每套房屋100平
方米计算)与户均年可支配收入(按户均3.4人计算)比率都超过6,其中北京、沈阳、
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10。2001年全国平均为7.8。
  西部大开发进入实施阶段、申奥成功和加入WTO的良好预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房
地产业的发展。
  泡沫最大的地区不是经济发达地区,而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在表中可以看到,中国七大区平均房地产泡沫最小的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是东北
地区,其中沈阳以13.7房价收入比居全国房地产泡沫之最。而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
华东地区泡沫程度都比西南、华北地区小。究其原因,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收入水平较
全国平均水平低,而房价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北地区的沈阳,户年均可支配收入为21713元,只及全国平均水平70%,但房价
高达29682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2%。大连和沈阳也是类似的情况。长春、哈尔滨
房价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华北地区的房产主要受北京市12.4倍的带动。北京市的房价488370元较广州要低,
更远远低于深圳692120元。但深圳市的价格收入比却仅为9,因其77087元的收入傲居
全国之首,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上海43804元的收入虽然只及深圳的57%,但其房价控制较好,并没有出现深圳的
高房价,只及深圳房价的55%。因此,两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接近。
  宁波不仅房价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而且其收入以40769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
此其房价收入比仅为5.9,不仅在华东地区,而且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较低的。南
京的房价则显然过高。其30084元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却以357920元的房价仅次于
深圳、广州、北京、上海,高于邻省的杭州、宁波。
  贵阳的房产泡沫居西南地区之首,房价收入比为12.5,远高于邻近的昆明、南宁、
重庆。西南几个省市的收入水平较接近,贵阳市以22852元最低,但房价却以286050元
为西南之最。贵阳房价过高的情况非常明显。
  与东北、华北、西南几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房产泡沫相比,西北地区的房产与其
收入水平相对较合适。这个地区的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兰州四个城市收入水平相
当,为21000元左右。西安作为这个地区的中心城市,房价最高,为233760元,约是西
宁的2倍,这也使其房价收入比高于10。
  全国房价收入比平均最小的是华中地区,呈周边地区房价均高的“四高中低”的
局面。相对华东、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华中地区的房价收入与这两个地区“右
高左低”、“下高上低”的格局是一致的。但与西南、西北地区的“左高右低”的情
况显然不符,这也表明西部地区房价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已经提前启动。尤其是西
南地区的房产泡沫,若不加以控制,则可能会对这个地区的开发战略产生不利影响。
  加大宏观调控
  土地资源的储备是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最重要环节。有些地区已经采取了切实措
施,加强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但在全国范围内控制力度不够。适合高、中、
低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购买的房屋建设比重控制不好,有些地区一方面新开盘的经济
适用房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房屋开发量较大,房屋空置率在上升。因此,第一要调整
房屋建造结构,用合理的房屋价格结构使房屋销售总体价格趋于合理。第二要全面开
放和完善全国房屋二级市场,使一二级市场互补,从而使市场更加完善,房屋资源利
用更加充分合理。第三要加强对整个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宏观调控,从可持续发展、
合理使用和供需平衡出发控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房屋建设,防止土地炒作,防止
出现房地产市场中各种房屋的销售冷热不均。(北京晨报)

 

 


 

 编辑: yangshu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
下一条: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