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安得广厦千万间 房地产改革我们必须过"大楼"

2006-07-25 12:34:48
   
 
高初建

  任力先生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公司就职,收入不菲,算是典型的白领。2003年时,任先生曾准备买房,但感觉北京二环路、三环路周边的楼盘价格偏高,四环以外又太远,心中一犹豫,就没买。2004年,房价一路飙升,任先生仍然没敢出手。到了2005年,国家开始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任先生满心以为房价该下降了。谁知直到年底,北京的房价还在上涨,任先生的购房梦至今没有做成

  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均价达6725元/平方米。此前上海公布的数字是6698元/平方米。除了京沪楼市之外,南京、杭州、宁波、青岛、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商品房均价也达到5000元/平方米以上。房价如此之高,让许多像任先生那样的老百姓望“房”兴叹。与教育乱收费和看病难、吃药贵一样,过高房价招致了社会公众的强烈批评。如何通过改革推动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

  与改革同行的行业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改革开放催生的,甚至是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城镇居民住的是公房。人们凭着职务、级别、工龄等等条件,期待着单位能分配一套哪怕一间住房。由于经济落后和人口增长过快的因素,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极为困难,一家三代男女老少挤在十几平方米的“蜗居”中的情形相当常见。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深圳、珠海、海南等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兴建,房地产业开始了第一轮高潮。但那时候,房地产投资以大盖楼堂馆所、度假村、休闲别墅为主,商品住宅还很少。

  随着90年代住房改革的启动,房地产业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发展。1993年,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1%,1994年的增幅是60%。于是,房地产“过热”问题第一次被提出,并成为调控对象。此后三年,中国经济“软着陆”,房地产业也回归到较为平稳的发展轨道上。

  1997年6月国务院发文决定停止福利分房,加之当时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让高层决策者决心启动住房消费,房地产再掀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单位抢购住房,投资者奔走相告,纷纷圈地、争贷款,“有房有车”成了征婚广告上的炫耀之辞,房地产业投资连续几年的增幅保持在30%左右。

  必须承认,房地产业对于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起到了多重积极作用。其一,房地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人均居住面积明显提高。其二,它有效地拉动了内需,购房已成为老百姓重要的消费目标。其三,它带动了钢铁、水泥、建材、装修、家具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其四,它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例高达80%左右。等等。仅此几项,足以证明房地产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地位。

  调控:迫不得已

  然而,就在房地产业一片火爆的时候,伴随着不断蹿升的房价,房地产业的种种怪象及其长期蕴藏的深层矛盾越来越多地突显出来。其中主要的表现是:

  ———房价极大扭曲。有资料表明,从1998年至2004年,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商品房的平均售价上涨了100%以上,年均增长幅度接近或超过30%。与此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幅不过8%左右。中国的购房价与居民年收入之比约在1∶11~1∶13之间,而东京的这个比值为1∶4.8。经济专家认为,当这一比值高于1∶6时,意味着“泡沫”。

  ———购房变成“投资”。尽管房价畸高,但仍有人如同电影《大腕》里那位房产商所说:根本不在乎多花几百万。因为,他们将房屋这一消费品变成了投资对象。于是,“××炒房团”游走于各城市之间买房、炒房成了一道奇特景观。

  ———供给结构失衡。早在1998年,国务院决定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时明确指出,要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再往前追溯,中国房地产业应该是在“安居工程”的呼唤下起步的。而现在,经济适用房投资在全部房地产投资中的比重不升反降,老百姓购买经济适用房竟然要像买国债,买春运火车票一样彻夜排队,甚至出现了“排队预购号”被高价倒卖的怪事。

  ———商品房空置率增加。据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11月,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25亿平方米,空置率为26%。某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了。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商品房空置率在5%~10%区间属于合理;10%~20%区间为危险区;超过20%则进入严重积压区,潜在危险极大。

  ———房地产“套住”金融。有数字表明,2004年上半年,在全国17万亿元的贷款总量中,以房地产和土地为抵押的贷款占50%的比重。尽管四大商业银行声称房地产贷款质量很好,不良贷款率不足5%,但商业银行过多依赖房地产终非善策,至少证明银行的赢利结构有问题,潜在风险也令人担忧。

  正是由于察觉到上述种种问题和风险,进入2005年之后,中央高层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8月,央行公布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到了年底,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在这一套调控“组合拳”重击之下,房地产热显示出降温迹象,房价增幅和房地产投资增幅分别回落,调控初见成效。

  改革,我们必须过“大楼”

  有人认为,这一轮调控不过是房地产业“热五年,冷二年”的周期性变化。也有人认为,压房价,防过热,是防范金融风险,或解决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热问题的配套措施,并非单独针对房地产。甚至还有人公开声称,“房地产新政”绝不会“打压房价”,房地产业不会面临“冬天”。

  然而,也有有识之士指出,这一轮调控不是单纯的经济手段,调控是房地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诚如全国政协委员武春河所说,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等现象,反映的是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出根源,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

  那么,改革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应该如何分析认识房地产业目前问题的症结呢?

  首先,房地产业要不要体现公平?能不能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应该不应该在为实现小康目标,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景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一些知名的开发商认为,自己就是给富人盖房子的,为穷人解决住房问题的责任在政府。的确,商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本职,人们似乎不该以道德尺度去苛求。但人们可以问,在中国的富豪榜中,有四成富豪与房地产业有关,在连续多年的暴利行业评比中,房地产业总是榜上有名,这是偶然的吗?商品房的价格是怎样构成的,谁能使之透明?如果紧缺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商以低廉的价格弄到手,而银行、购房者和施工企业又为之付出贷款、按揭、“垫资”之类的代价,却让开发商大赚其钱,这正常吗?显然,明晰了这些关系,找到降价空间或许并非难事。

  其次,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围绕着房价问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特殊利益主体,或几个利益集团联盟在与中央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博弈。人们还记得,在央行先后提出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要求取消期房销售时,有几位被称为“房地产教父”或“房地产领袖”的开发商公开进行抨击,斥责央行的建议“不负责任”。这一方面表明,政府在开放,商人有了更多的发表意见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到,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的大规模积聚,房地产商已经形成为一个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影响政府政策、左右市场消费行为和公众消费心态的利益主体。而从某些开发商的“叫板”所得到的呼应和支持来看,那些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靠低价出售土地来牟取某种利益的地方政府,一些相关部门、房地产中介、相当一部分房地产投资者和投机者,再加上某些关联行业,似乎也形成了一个利益联盟。面对这样强势的利益集团,普通购房者无疑处于弱势地位,甚至中央政府的决策也不能不屡屡被打折扣,难于贯彻。毫无疑问,房地产业深化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理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利益平衡机制,防范特殊利益集团的博弈风险,让房地产业转向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最后,作为房地产业深化改革的前提,必须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强房地产行业的规划与指导。这其中,关于房地产业的中长期需求是应该认真分析判断的。应该看到,在过去十余年中房地产业的快速的、甚至是超常规的发展,其背景是多年福利分房制度造成的欠账太多。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之后,欠账基本还清,接下来的若干年中,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进城农民的住房和老城改建等因素究竟能产生多大的需求,土地资源如何配置,都必须认真测算,心中有数。

  萧灼基委员说,为了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必须利用税收杠杆等市场调节手段控制开发商,不能让他们获取暴利。林毅夫委员的表达更为简洁,他说:我也希望买到便宜的住房。的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心与老百姓是相通的,所有的人都期盼房地产业深化改革,克服成长的烦恼,收获成功的喜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