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房价为何高得离谱

——建设部回应楼市五大焦点
2006-07-25 12:34:47
   
 

  “现在的楼盘均价,动辄八九千元甚至上万元,高得实在离谱。”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杨先明直言不讳。
  面对百姓和代表委员关注的楼市焦点话题,记者整理后,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就此一一给予回应,并表示“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重点根据需求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提高市场透明度”。

  问题一 大城市房价仍居高不下

  背景:2005年,以打击炒房、稳定房价为主旨的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大城市房价总体上仍高居不下,有的甚至出现“逆风飞扬”,像北京去年的房价仍上涨约20%,一向走势平稳的深圳房价涨幅创出新高……
  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回应: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住房结构性矛盾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投资投机性需求以及被动性需求反弹压力依然存在,部分地区房价仍上涨较快,市场秩序仍有待规范。对此,必须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重点根据需求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切实增加适应中低收入家庭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和发布制度,及时披露土地供应、商品住房市场供求、价格变动情况,提高市场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

  问题二 房市过剩与短缺并存

  背景: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剩与短缺并存的怪现象:一方面是高档房子多得卖不出去,空置率高;另一方面是很多需要房子的老百姓买不起房。一些城市出现了空置率与房价背离的走势。
  全国人大代表史和平:楼市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怪现象,一方面是广大中低收入百姓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开发商追逐高利润,大多钟情高档房;地方政府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对于免费划拨土地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也兴趣不大。但盖房子不能仅仅考虑富人阶层。就好比卖粮食,在粮食供应特别紧缺的情况下,单纯靠市场调节,粮食都卖给了富人,穷人还有活路吗?
  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回应:相对于持续扩大的市场规模,目前全国商品房空置水平仍在可控范围内,总体上没有出现过剩现象,但要关注其发展趋势。空置商品房中,非住宅和大户型、高档住宅空置比重较高,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对滞销的大户型商品住房,在符合功能、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其改建成中小户型,以利消化。

  问题三 民间力量楼市维权

  背景:近来,南京楼市维权出现了两股力量:一股是“民间验房师”群体,他们受购房者聘请检验房屋质量问题,为业主维权;另一股是市民自发成立的“我爱南京自建房俱乐部”,将几十个楼盘的“民间版”房价成本清单公之于众。两股力量的影响力迅速扩大,甚至波及北京、上海、重庆等地。
  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回应:上述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反映出市场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侵害消费者行为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今年,将结合反商业贿赂专项行动,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违规销售、哄抬房价、质量低劣等违法违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商品房交付使用、住房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等制度,着力完善质量纠纷解决机制。与此同时,要加快研究完善土地增值税等政策制度,抑制过高的开发利润。

  问题四 经济适用房变味

  背景:北京天通苑、三环新城等经济适用房的“放号风波”,曾引起轩然大波——为了得到经济适用房的一个号,上千人忍受数天“排队之累”的煎熬;而有人拿了经济适用房不住,用来出租出售,甚至出现200多平方米一套的“豪宅”……
  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回应: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部分地方的经济适用房存在少数户型过大、购买对象审查不严、排队拿房号等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没有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管理不到位。对此,建设部已采取措施纠正和查处这类问题,要求各地重点抓好五个严格:严格实施供应对象申请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规范销售管理、严格上市交易管理、严格集资合作建房管理。

  问题五 商品房预售存与废

  背景:2005年8月15日,央行在《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提出“建议取消现行房屋预售制度”。8月24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表态:“国家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于是,围绕是否取消预售制度在社会上展开一场激辩。
  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回应: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立的,但目前商品房预售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规范行为。对此,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其重点一是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严把商品房预售许可关;二是建立健全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联机登记备案系统,实现对商品房预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发现和制止预售中的不良行为。三是研究建立有效的预售资金监管机制,防范预售资金被挪作他用。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