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文物保护迈不过产权坎

老舍故居整日大门紧闭 蔡公时殉难地仍住着人
2006-07-25 12:34:48
   
 


据附近居民讲,老舍故居平时就这么大门紧闭。(记者 任鹏 摄)

“蔡公时殉难地”的牌子提醒着人们,这里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任鹏 摄)

  据济南市文化局有关人士介绍,老舍故居和蔡公时殉难地虽然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产权分属于个人和单位,想加强保护还有一定困难。

  生活日报3月9日讯(记者 任鹏 实习生 张佳郁)如果说老舍故居和蔡公时殉难地是省城文物保护单位里的“明珠”,那么目前这两颗“明珠”便有些微尘了。由于两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分别属于个人和单位,相应的维修几乎无从谈起。
  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新街58号的老舍故居。敲门后等了几分钟,院子里面才听见动静,一名中年男子打开门,躲在门缝后面警觉地询问。当记者表明身份并表示想进入参观一下时,男子不客气地说:“这里不是什么老舍故居。”随即转身把门关紧。“没错,这就是老舍故居。”住在后面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个院落大多时候一直都是大门紧闭的,不少来访问的人都吃了“闭门羹”。
  在院后面的胡同里,记者注意到,房屋的地基依然是由以前的石头砌成的,斑驳的印记透出了几分沧桑,但地基之上的红砖墙总让人感觉不协调。“老舍故居一直是属于私人房权,户主买下来之后就在原来的地基上进行了翻盖,旧式门楼换成了黑漆铁门,草屋变成了瓦房,原始格局没有变化,但除了一口井和文物保护的牌子外什么也没有了。”济南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的一位人士说。
  附近的很多居民也不知道,这片院落就是历史文化名人老舍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在采访的路人中,除了几位老人之外,很多市民对这里就是老舍故居甚至感到惊讶。
  作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公时殉难地也在遭遇着这样的尴尬。来到经四路370号,一栋风格迥异的三层洋楼出现在记者眼前,巨大石块修建的地基,楼层之间的圆形石柱都透露着不凡。但是,这里只有一块“蔡公时殉难地”的牌子提醒着这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内破败得很,由于绝大多数住户都已经搬走了,楼里一片漆黑,木制的楼梯和扶手被踩踏得不成样子,楼道上透出很多空隙。“还有三五户居民住在里面,外人没几个知道这是文物保护单位。”楼后的一户居民告诉记者。
  据济南市文化局于处长介绍,虽然老舍故居和蔡公时殉难地都是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老舍故居属于私人房产,蔡公时殉难地的房产则属于单位。”因为产权方面的原因,管理部门很难及时地监督,“开辟成纪念馆更是无从谈起。”

编辑: 解西伟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