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廉租房为何那么少?专家: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

2006-07-25 12:34:35 SRC-133
   
 

    建议多种渠道解决廉租房建设资金

    为什么城镇廉租住房建设这么难?可提供的廉租住房这么少?对于这样们的困惑,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普遍认为,资金来源缺乏、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等问题是当前制约廉租住房建设的主要原因。

    “全国70个地级以上城市尚未实施廉租住房制度”这一消息公布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对此尤为关注的是那些亟待解决住房问题的最低收入家庭。

    一家三口挤在十几平方米房中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从去年开始申请北京市的廉租房,但是一直未能如愿。他说:“不是我不够条件,实在是房子太少,申请的人太多。排在我前面的人数早就超过房子数了。”

    业内人士指出,在房价疯涨,经济适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难的大背景下,廉租房的建设是各级政府和低收入家庭关注的焦点。但“僧多粥少”是当前廉租房建设的客观现状,而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不够更使得廉租房建设“雪上加霜”。

    对于廉租住房短缺问题,全国工商联房地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面向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宅严重短缺现象的原因在于资金匮乏。廉租房长期以来主要靠财政和社保资金投资建设,但是这两块能提供的资金非常有限。正是这种靠一条腿走路的方式造成了资金匮乏的现状。

    与普通住宅开发不同,廉租房的开发基本上是不能获得正常投资回报的,同时它所需要的资金却与开发普通住宅一样——数量庞大、占用周期长。这使得银行间接融资、滚动开发的模式无法适应廉租房的建设,这也是为什么社会资金不会青睐廉租房的重要原因。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也坦言,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廉租住房资金来源渠道,部分城市财政预算存在安排资金不足问题。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部分地区对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重视不够、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小以及部分城市廉租住房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也是迫切需要加以应对和解决的。

    那么,应该如何打破这种资金缺乏的困境呢?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尚教蔚说,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建立了制度性的财政资金供应计划,多数城市依靠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和公房售房款的余额部分作为廉租住房资金来源的主渠道。随着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确保地方政府城镇廉租住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到位。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拓宽融资渠道,如中央或地方政府发行住房建设公债等专门筹措廉租住房建设资金。

    聂梅生建议,政府在廉租房建设中引入房地产信托基金。她说,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一般是通过信托方式集合社会闲散资金,聘请专业人士投资、经营管理,并以租金收益回馈投资者。这种直接融资方式不会增大银行风险和政府的财政负担。由于政府每年投入的补贴资金只需要能填补廉租房租金和资本市场回报率之间的缺口即可,因此这种方式可以使政府用有限的资金启动较大规模的廉租房建设体系。

    多种渠道解决廉租房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是专家们的共识,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又应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说,廉租房是不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去开发的,它可以是政府收购的房子,也可以是旧房子。廉租房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产权,用很低廉的价格租给那些低收入的人。如果政府需要建廉租房的话,利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好的施工单位就可以了。房地产商在其中不用扮演任何角色。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金育松认为,廉租房应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建造,面积应控制在60至70平方米之间。同时政府应该建立长效监督体系,对申请资格、审批条件加强监控,并定期复查,以制度、法规来保证廉租房的入住公平性。另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不配套也是廉租房建设滞后的一个原因。”戴德梁行综合住宅部高级助理董事岳锋钢说,廉租住房建设是一项细化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建设,还涉及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核、审批以及后续监控等多个程序,而这些都是需要政府部门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加强和完善的。(记者:李佳鹏 实习生:易瑛)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