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深圳楼市逆市飞扬探秘

2006-07-25 12:34:34 SRC-138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指出,2005年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深圳房地产市场经过7、8月短短的观望期,却出现了强劲反弹,尤其是进入9月份以后,市场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新项目开盘价格奇高、买家疯狂入市抢购。平稳了十年之久的深圳房价突然出现两位数的爆发性增长。

    普通深圳人置业不易

    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深圳目前有购房需求的购房者大多为准备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年轻人,年龄介乎于26~35岁之间,家庭年收入介乎于6~12万元之间。

    作为普通居民,这些意向购房者收入不算高,也没有太多的积蓄,只能承受中文件房的价格支出,即这类住宅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不求很宽敞,价格当然也不能太高了。所以,深圳普通购房者所青睐的户型主要为两房及三房,户型面积集中在60~100平方米,购房总价款基本在65万元/套左右,能接受的单价在6,400元/平方米左右,仅有少数能够承受8,000元/平方米或总价在80万元以上的楼盘。

    但目前深圳大多数楼盘价格远在其承受能力之上,凡这类购房者承受能力所及的楼盘,销售无不火爆之极,这也给投机客带来了机会。值得注意的是,特区外宝安区、龙岗区的楼盘档次开始走高,房型面积亦升至150平方米、160平方米左右,住宅单价及总价拉升比较厉害,这导致普通置业者在看似很大的推盘量中,其实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

    四年“停供”“地根”紧缩成涨价要因

    在连续四年“停供”之后,深圳计划在2006年恢复特区内的房地产用地供应。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住宅需求旺盛,深圳市前几年确定的每年1平方公里左右的房地产用地明显不足,是导致近期房地产住宅价格急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增加特区内外商品房用地的出让,应当会对缓解房地产市场供求轻度紧张局面、抑制房价涨幅起到重要作用。

    地价上涨也是构成房价上涨重要因素。深圳的房地产开发到目前为止,其土地资源已到某种“极限”,罗湖、福田以及南山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可谓是屈指可数。为此,深圳市在房地产开发上作了新的战略部署,除政府对特区内土地资源开发作出相应的限制外,深圳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意见》,深圳的房地产开发重心显然发生了转变,向关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尽管如此,关外土地的供应量也同样有限,加之二线关改革、地铁等诸多利好,关外土地开发成本也一度攀升。

  房屋供求0.73:1失衡

    房屋供求的失衡以及炒作资本的介入,亦成此次房价高企的重要诱因。新增住房供求比继续缩小,从2003年上半年的0.93,2004年上半年的0.9,迅速缩小为2005年的0.66,供需失衡进一步扩大。同时,有迹象表明,宏观调控的铁锤砸碎了房产投资者在长三角的投资梦,但幸存者似乎又找到了另一个投资乐园——深圳。

    深圳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指出,正常情况下,批准预售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应当为1.3:1,但资料表明,1~8月份深圳批准预售面积为40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为551万平方米,两者比率仅为0.73:1。供不应求趋势明显。此外,供应结构失衡的矛盾也很突出。“正因如此,才让开发商及投资者有机会炒作房价。”一业内人士指出,深圳楼市正被一场被诱发的投资潮所席卷。

    深圳市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深圳楼市投资比例已达17%。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资料过于保守。深圳知名评论人士半求强调:“在深圳豪宅市场,投资比例肯定在30%以上。”世联地产分析人员透露,南山区一些楼盘的投资比例更超过了40%,中心区写字楼的投资比例高达80%。而国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率警戒线应是20%。(范卫国周海胜)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