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房产 > 房产新闻

市场预期五月后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增大

2006-07-25 12:34:33
   
 
赵江山    经济参考报
  北京的陆先生这几天心情不错,因为近半个月以来,他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终于有了起色。在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那只基金跌势连连。

  不仅是陆先生,现在货币市场基金的持有人都面有喜色。从3月下旬起,货币市场开始走强,走强的动因是市场对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述的解读。吴晓灵3月18日在一个公开场合说,央行将加强“调控的主动性”,“综合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将商业银行的头寸调控到适度的水平。”市场将此解读为央行认为流动性过剩,有意紧缩货币。3月初1年期央行票据的参考收益率从1.9264%一直稳步上升,市场对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有增无减。

  学者的建议更加深了这种担忧。3月底,曾在央行工作多年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多个场合呼吁收回市场多余货币,建议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夏斌的论据之一就是一年多来反映金融机构资金松紧程度的货币市场利率在不断走低。他认为,相对于GDP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偏快。流动性泛滥或者说市场上钱太多已经成各方共识。因此,吴晓灵和夏斌的表态触动了市场的敏感神经,货币市场利率应声而起,债券市场则弥漫悲观气氛。

  货币过松的最大隐患就是通货膨胀。由于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的经济数据强劲,近期国际机构纷纷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4月6日,亚洲开发银行将中国经济增长率进一步调高到了9.5%。高盛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更是预计,中国央行将在未来一两个月里收紧货币政策。

  此外,央行对高增长可能带来的投资反弹一直抱有警惕。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7%,增幅比上年高3.8个百分点,央行认为目前在建、新建和拟建规模仍然偏大。再者,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会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投资反弹压力仍然较大。

  外汇储备激增带来的流动性也不容忽视。到今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外汇储备大国。巨额外汇储备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冲击,由此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夏斌认为,2006年后三个季度的货币政策要“保持对货币供应偏多的高度警惕,严防积累通货膨胀隐患”。他给出的政策建议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0.5到1个百分点,将银行超额储备金利率从当前的0.99%下调至0.66%。他认为这是“一箭三雕”之举。一是收回市场多余货币,提高市场利率,减轻投资反弹压力;二是逐步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增加央行调控的敏感度;三是尽可能减少正在改革中的银行损失利息收入。

  一些专家并不同意夏斌的观点。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金融学家张雪春6日就表示,调整准备金率在货币政策中属于“重手”,可能很难在近期推出。按照夏斌的建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到1个百分点,会冻结银行1500亿到3000亿元资金。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人民币币值走高的背景下,拉高利率可能吸引热钱涌入,这是央行不愿看到的。张雪春也认为,央行当前仍然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达到控制流动性的目的。

  债市在经过前段时间的震荡之后,渐渐趋于平静。浦东发展银行的一位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市场目前较普遍的看法是存款准备金率不会调,“即使要动的话,也要到5月份,等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出来。”

  但投资者仍然心神不定。最近债市处在弱市整理状态,市场担心一旦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带来的资金紧张。7日,交易所国债继续小幅反弹走势,成交额继续放大,但市场人气依然疲弱。

编辑: made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