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房贷金融
站内搜索:
翘望房贷新细则 各方解读新政策
2003-06-25 00:00:00 作者: 

10天了,各界望穿秋水,以致5天前沪上某电视台过敏地误报,“上海房贷细则24小时内将公开”;10天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还是这句话:“细则尚在制定中”。谨慎是可想而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关系着千家万户明天的居住和房价。正因为实施细则尚在制订中,就有了那么多的关注,那么多的期盼和那么多的建言。

“房贷新政”再解读

记者:《通知》出台后,我们一直留意着媒体的报道,感觉有些关键问题似乎没讲清。

华伟(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具体指什么?

记者:社会对《通知》的关注焦点可以归纳成两条,市民买高价房和第二套房的房贷门槛抬高了;开发商贷款从原来的“一证”到现在必须“四证”俱全。问题是,门槛真的提高了吗?从“一证”到“四证”又意味着什么呢?比如《通知》说,买第二套房的房贷利率以后就要参照普通贷款利率,但算下来,利率提高只不过0.7个百分点,那有什么力度呢?

李光一(资深理财顾问):可不能小看这0.7,我给你算笔账,假如贷款40万,25年期限,一个月还款2000多元,当贷款利率提高0.7个百分点,每年等于要多还一个月的按揭,谁能小看它!

记者:开发商申请贷款,过去只要一个土地使用权证,《通知》说以后还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增加了三证,对防范金融风险能起什么作用?

华伟:开发商往往会把土地使用权证抵押给银行,贷到了钱不去盖房子,而是拿去再炒地皮,结果层层加码,楼市投机气氛弥漫,最终导致虚高和泡沫。现在开发商贷款还要其它三证,以证明土地的用途、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等具体指标,让银行估计土地抵押价值时心中有数,规避盲目发放贷款的风险。

金三益(上海闵行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有没有后三证大不一样,别的不说了,要办出这三证,开发商每平方米至少要先付出500元,想要投机也难,这等于给开发商念了紧箍咒。

记者:《通知》是主要针对开发商吗?

华伟:针对的是房产市场的投机行为。现在上海每年的新楼建造量大概2000万平方米,等于整个欧洲开发量的2倍,但开发商的数量也惊人啊,有4000多家,平均下来每家仅造一幢多层房。一些根本没有造房子能力的小企业,靠行贿开路,捞一票就走,发生问题,背黑锅的还不是银行?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通知》是把双刃剑,一面锋向房产市场,一面也意在规范金融市场?

华伟:有人说中国房产市场已经成了贪污腐化的渊薮,这话偏激了,但权钱交易等“黑幕”确实存在。央行出台《通知》,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今年2月央行在部分地区抽查发现,房地产违规贷款和违规金额占总检查金额的24.9%,不“收骨头”不行。

记者:当务之急是“上海细则”。没它,《通知》无法操作。可以想象,“细则”出台绝非易事,操作难点一箩筐。就说银行,靠什么来认定他买的是“第二套”住房?

金三益:其实不难。上海早就开通了全市个人征信系统,无论在哪家银行,凡是申请了房贷的市民所有信息资料,均由电脑储存在一个公用信息库里,要查,动动鼠标就行了。

记者:但问题还有一大堆。如果2人分别房贷后共买了一套房,那算2人都已买“第一套”,还是算各买了二分之一的“第一套”?二手房算不算“第一套”?再比如甲的“第一套”贷10万,乙的“第一套”贷90万,那买“第二套”时一视同仁吗?

华伟:一切正在制订中,可以肯定的是,最终出来的“细则”,重在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旨在促进房地产金融的健康发展。

叩问全球“第二套”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另一种声音———房贷限制“第二套”,全世界没有。果真?记者走上申城街头,满世界问,从外籍友人到外籍银行到外籍报人。正在制订实施“细则”的上海,不妨听一听。

记者:数年前,东南亚金融危机直接导致房产泡沫破灭,马来西亚教训尤其惨痛。听说房贷政策因此严格许多,是吗?

马来亚银行上海分行耶尔先生:马来西亚就是在“第二套”上大做文章。政府明确规定个人按揭的“第二套”房,首付比必须高于第一套的20%,严格的银行甚至要求60%。马来西亚还严格限制高档住宅的开发,只有建造每套6.6万美元以下的中低档住房,房产商才能申请银行贷款,而且自备金通常都得高达70%到80%。中国的银行现在对购买“第二套”和开发商给出了说法,这并不足怪。

记者:日韩同样有过房产泡沫破灭,是否也限制“第二套”?

韩国《釜山日报》驻上海站崔记者:不知道这算不算限制“第二套”。在韩国,住户拿到现房后,必须住满一年后才能卖,否则就重罚。韩国还严禁“炒楼花”,只有全部竣工的楼盘才能上市交易。一旦违反,非但要被高额罚款,严重的甚至要坐牢。

日本东京三菱银行上海分行奄五先生:日本倒没有“第二套”政策,但政府哪敢掉以轻心,毕竟曾经的房产泡沫破灭太可怕。1991年,一个大东京的地价,就是整个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一路狂跌到今天,仅剩当时市值的两成多。当时日本银行三分之一以上的贷款量投在了房地产,就此“呆坏”、一蹶不振近10年。如今日本严格限制建筑业融资总量,同时开征“地价税”,不管地价涨跌,凡持有者一律按固定比例缴税,有效打击了地皮投机。

记者:意大利这样的欧洲国家,不会有“第二套”的限制吧?

罗马银行上海分行JOUJE先生:为什么要限制呢?因为在意大利,一是房贷首付比例不会像中国这么少,二是银行就是“包打听”,一旦你的房子贬值了,马上会要你增加抵押值。再者,房贷抵押超过了价值人民币100万,银行必会请人事先鉴定评估,再决定是否放贷。银行想方设法规避风险,政府千方百计保障发展,这个道理,铁定全球都一样。

记者:据说在美国买房首付可以比中国还要少,“第二套”也一样吗?

美国华商柯女士: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在美国购买“第二套”,首付率要比“第一套”提高至少5%。“第一套”首付率多少?通常是在20%。美国个人信用制度完备、全国联网,认定“第二套”完全没问题。与中国不同的是,如果想获得低首付贷款,那么必须为贷款去购买保险。中国的银行这次出了《通知》,我是完全理解,买第一套是为了住,买第二套就是投资了,多承担点风险天经地义。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