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家居装修
站内搜索:
整体橱柜的设计标准(附图)
2002-11-27 12:00:00 作者: SRC-29

  仅仅面积大并不能保证是一个功能齐全、感觉舒适的厨房,空间怎样被利用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伊莱克斯倡导的好的设计应具备的简单规则:

  作为工作区的厨房

  工作区最重要的3个活动是:配菜、烹调和清洁。

  为实现以上活动,还会采取以下步骤:在够得着的范围内将食品储存在食品柜、冰箱、冷柜里;将炊具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

  配菜 水槽和灶具之间绝对需要保持80毫米的距离,100毫米更好。这是厨房的中心点:鱼、肉、蔬菜等都在这里准备好。所需的炊具和调料要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

  热的食品准备区此处的中心点是灶。炉灶周围操作面的每一边都要能经受至少200°C高温,可在地柜放置汤锅或煎锅。

  记住 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应在炉灶周围直接设置抽屉,儿童们会把抽屉拉出来做阶梯爬到高处,这样会碰到热汤锅而受伤。

  洗涤 洗碗机应在以水槽为界炉灶的另一旁。最常见的水槽与排水板柜的组合是:两个水槽分别是340毫米和293毫米宽、安装在800毫米宽的地柜上。与水槽紧邻的,应该是存放杯子、调料盒、玻璃器皿和餐盘的壁柜;存放净菜碗等炊具的壁柜;存放炊具和刀叉等的抽屉;存放去污粉、洗涤精或其他化学清洗剂的位于水槽下的地柜,这里也是内藏式垃圾桶的最佳摆放位置。因为孩子们能够打开这个柜子,故而可以上锁的地柜是明智的做法。

  记住 在橱柜和烟道之间采用填料以降低火灾的风险或传热对橱柜的影响;采用安全挂钩或安全锁以防儿童接触到尖锐的器具或化学品、清洁剂、药品等;炉灶的两旁的工作台面至少要保持400毫米宽,电炉或煤气灶周围以及炉灶前应有一个儿童防护装置。

  厨房里的工作点及其设备

  工作点 工作点自然是为在这里工作的人而设计,因此一个明显的标准就是这个或多个使用者是否有残疾、坐轮椅或因为上了年纪而行动不便等。

  照明 光线适宜的灯安装在适当位置比采用高瓦数的灯更重要。工作台面区的采光应来自厨房顶灯和壁柜下前端安装的照明灯。重要的是灯光在工作台面上不反光,用壁柜下类似窗帘盒的遮盖物做适当遮挡,使眼睛不被灯光直射。

  视线 壁柜、抽油烟机或遮光盒都不应挡住使用者的视线,使他看不到台面后边的东西。工作台面和壁柜底端的距离保持50厘米的距离。拿取高度常用的炊具应放随手可及的地方。

  拿取高度 应设定在使用者手伸长后脚下不垫任何台阶所达到的高度。一些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弯腰和下蹲会有困难。可拉出的层板或拉篮可以使他们容易取放东西。

  灵活性 每套橱柜都能在增配不同的配件之后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就餐区

  设计良好的厨房要求橱柜和工作台面保持最合理的距离并使就餐区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不影响开门。

  一条好规则可用于合适的餐桌:要有90厘米宽,餐桌两旁都要留有85厘米的自由空间来放椅子和过身。因此需要总宽度260厘米。最少也要求在240厘米,用80厘米宽的餐桌。餐椅拉出后与最近的橱柜的距离为60厘米,而与炉灶的距离为75厘米。从餐桌的一端到最近的橱柜应有90厘米,而距离炉灶100至120厘米。

  玻璃门橱柜

  玻璃门应布置在就餐区,因为在这里玻璃不会被烹煮和洗涤弄脏。(金雪峰)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