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家居装修
站内搜索:
室内污染问题成冬季感冒流行主要原因之一
2003-01-09 12:00:00 作者: 

  近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接到了家住天通苑的一位王先生的电话,反映冬季送暖以后搬到了新装修的房子,从那时起鼻腔发干、咽部发痒,偶尔有少量清痰。这些症状出现后,王先生曾经多次到医院看病,均按感冒处理,主要用感冒药和抗生素,但是反反复复,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有明显效果,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先生找到了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结果经过检测发现,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达到了每立方米0.44毫克,超过国家标准5.5倍!实际王先生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刺激有关。

    目前,已是数九寒天,同时也是各种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宋广生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根据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多年检测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是造成冬季感冒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感冒要从注意室内环境入手。这是因为:

    1.由于建筑、装饰和家具产生的有害物质造成人们呼吸系统刺激和人们免疫力下降,增加了人们传染感冒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感冒症状加重而难以治愈。

    2.为了保暖而密闭的写字楼、家庭、学校教室和其他公共场所中的各种病毒和细菌成为室内环境中新的污染源,这也是感冒得以流行和不易治愈的主要原因。

    3.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如甲醛、氨气等挥发性的物质首先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4.冬季室内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不合适也是造成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室内外温度反差太大,或者室内相对湿度过低是冬季室内环境中的普遍问题。室内外温差很大,人体难以适应,就给了感冒可乘之机。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就会找上你。

    5.冬季室内环境污染具有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多、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室内通风换气的机会少的特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更严重。

    另外,从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统计资料看,近年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室内环境污染伤害案件也大都发生在冬季。

    那么怎样防止由于室内环境造成的各种包括感冒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与流行呢? 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的写字楼和家庭,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实验表明,室内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原有有害气体的60%。

    2.少去公共场所,以减少与污染环境接触的机会。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的时间,特别要避免在人群十分拥挤的时候长时间呆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里。

    3.经常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毒,选择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另外,也可以在流行感冒高发时期在办公室和家庭用醋来净化空气,因为醋挥发在空气中有杀菌的作用。

    4.保证室内有合理的温度。为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按照国家标准应控制在16℃至24℃为宜。

    5.增加室内湿度。研究证明,干燥的室内空气适宜感冒病毒的生存。按照国家标准,冬季最适宜的室内湿度为30%至60%。可以选用加湿器控制室内湿度,也可在暖气片上放一小水槽,或在室内养殖花草增加室内的湿度。

    6.对居住的环境要经常打扫,注意防止室内空气中的细菌超标。特别是密闭的写字楼、有病人的家庭、儿童房间和饲养宠物的家庭,应该请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进行室内细菌检测。最近国家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已经把室内细菌总数作为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

    7.新装修的写字楼和家庭要注意室内环境的检测与治理。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中释放出的甲醛等各种有害气体,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有些室内环境污染的初起阶段很像是感冒,如不通过检测,容易造成误诊。为了贯彻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将在春节期间开展室内环境污染咨询服务月活动, 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咨询热线128呼“室内环境”进行咨询。(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