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家居装修
站内搜索:
家庭装潢中当心隐性开支“野豁豁”
2003-04-01 12:00:00 作者: 

 
  业内人士周先生认为,消费者在进行家庭装潢过程中存在的隐性消费是影响费用支出多少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消费者对家装的投资金额看,工程的消耗约2万5千元到4万元左右,其中的15%左右是消费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施工单位操作过程中交代不清而造成的不必要费用。

  装潢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认为,目前装潢市场已经渐渐规范,只是在装潢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具体操作人员的水准影响了公司的装修质量,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消费者由于对装潢方面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施工人员报出所需物品的时候往往不知内情。张先生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有不少施工人员,都是赶场子做活的,往往是泥水工先进行首期施工,之后木工进场,而按照制作家具的细木工板来算,二室一厅的用量在十张板左右,如果木工多个地方同时施工,他往往会“套裁”,这样表面上用量并不增加,但是木工从中可以省掉2到3张板,以每张板的市场零售价100元计算,木工从中可以获利300元,而这样的隐性开支消费者是无论如何也察觉不到的。

  业内人士祁先生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装潢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低值易耗品,诸如墙面乳胶漆、家具漆、家具导轨等,这些材料在单价上看价值并不大,而且施工人员按照实际的面积计算用量,可以说滴水不漏,挑不出一点儿毛病。如在制作家具上漆的时候,如果东家不在,漆工往往会少走几次漆,特别是现在流行的清水漆家具,东家如果不是行内人,是绝对看不出来的,一直要到使用多年后才会发现不对劲,多余的漆往往会转移到其他施工现场使用,一进一出漆工从中克扣下的油漆就是其“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这样的小动作,一般的监理也很难发觉,因此隐蔽性极强。

  装潢经营者陈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100平米的住房,按4万5千元的装修标准算,其中乳胶漆、细木工板、油漆、白胶、水管、导轨、电线、水泥、黄沙、细石子、贴面等这些都是零打碎敲的小东西,一旦装修完,这些东西不宜让人有明显的测量依据,因此按先前的报价算,其中施工人员可以“飞单”的部分价值大约为4千元左右,这笔账消费者是怎么也算不清的。

  压“人工费”要掌握尺寸

  不少消费者在签约之前,“认真审阅”完报价清单后,往往会将焦点集中在人工费用是否可以优惠这样的问题上,其实这样的想法往往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支出。

  业内人士唐先生指出,消费者过多关注人工费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作为一个专业的大型装潢公司,其人工费用的收取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根据施工的周期长短、施工面积、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的难度,总体测算出一个合适的收费标准来。就目前的市场上大公司公布的人工费用来看,总体上讲还是很合理的。

  作为经营者来说,人工费用的90%是支付给具体施工者的,经营方和施工者之间也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消费者一味地将人工费用往下压,这样的结果只是让施工人员的直接利益受到损失,从而埋下“偷工减料”的隐患,这样的压价方式并不明智。

  消费者刘先生认为,人工费用作为装潢费用中的组成部分,是不容质疑的。人工费用的苛刻必然会造成施工质量的影响。刘先生自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2000年初,刘先生请装潢公司的装修队施工,人工费用为5000元,经过拉锯战,最后的价格为3500元,虽然节省了1500元,但是2年后刘先生发现,家具的清水漆只走了二遍,使用的贴面也有问题,墙面的乳胶漆也只刷了二遍,部分地方已经出现裂缝和起壳,其他方面就更令人头疼,装潢公司虽然尽了售后服务的义务,为刘先生进行了补救,但是刘先生为此支付了2500元的后期施工的人工费用,一进一出,刘先生多付出近6814元,而精神上的疲劳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进行装潢洽谈过程中,关注人工费用的具体核算手续是应该的,但是一味地压价是不合理的,从理财的角度讲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笔帐算下来,消费者是很不划算的。


            刘先生装修返工一览表

项目        单价        数量     工期(以单项工期计)    总价

乳胶漆      120元/桶    15桶     一周                  1800元

贴面        30元/米     30米     二周                  1000元(含损耗)

电线        6元/米      18米     二天                  120元(含损耗)

导轨        26元/米     5米      一天                  140元/(含损耗)

油漆        60元/桶     7桶      一周                  420元(含损耗)

            80元/桶     5桶      一周                  400元

水泥        120元/包    3包      三天                  360元

黄沙        4分/斤      100斤    三天                  4元

硅胶        35元/罐     2罐      二天                  70元

人工费      2500元      /        /                     2500元

总支出      /           /        三周                  6814元


  “设计费全免”打问号

  许多装潢经营者往往会打出设计费全免这样的牌,部分装潢公司的设计师都冠以“首席”或“资深”字样,设计费根据装修面积和装修的标底来计算,均价在5000元左右。许多消费者希望省下这样一笔钱,但是却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即“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便宜事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是不可能的。

  正规的装潢公司是不会用这样的宣传来招揽顾客的,从公司方面来讲,设计师的薪酬中有一部分是计件奖励,即设计定单金额的提成,作为设计师来说,设计的稿件是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含金量应该区别于一般的商品,因此作为消费者在精打细算的同时,不能将可见商品和精神劳动商品混为一谈,设计师的设计成果在得到认可之后,支付相应的设计费用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具体的优惠尺度及收费价格则可以具体探讨,全免费从实质上讲是不可能的。

  不少公司为了吸引顾客,用免去价值5000元设计费用的幌子将消费者诱入店里,在其后的施工中将设计费用摊入工程的每个项目中,手法之高明是一般消费者察觉不到的。

  业内人士秦先生认为,部分装潢公司利用了消费者对施工监督不专业的特点,将设计费用的帐隐入施工的项目中去,这样的做法偷天换日,消费者从账面上是看不出什么毛病的,一般这样的做法在前期会产生一笔所谓的定金,金额在1000到2500元之间,这笔费用一般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热心指点消费者装潢中的不足之处,更换装潢材料,同时将报价和商品的样品请消费者确认,在装修的后期,设计师会为家庭的软装潢奔前忙后,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衔接,设计费用在不知不觉中,被洗得干干净净了。

  楼先生在装修时原本想省掉价值6000元的设计费用,经过商榷,最后以3800元成交。但是经过2年,行内朋友透露给楼先生消息,在装修过程中,装潢公司给楼先生的建材报价并不是最低的,而是在市场价格上拉掉了个零头,原先可以省下约1万3千多元的建材费用,现在反而给装潢公司狠狠的赚了一笔,楼先生只能自认倒霉。

  从以下的图表中可以准确地估算出,楼先生在建材中其实多花了12870元,加上后期支付的3800元设计费,实质上不仅没有省下6000元的设计费,还多花了上万元的“闷包钱”。


           楼先生装修用料一览表

项目      原价        提供单价           数量        总价

墙面砖    4元/片      6元/片             80片        500元(含损耗)

地砖      6元/片      9元/片             70片        650元(含损耗)

地砖      7元/片      11元/片            60片        680元(含损耗)

卫浴      2700元/套   3900元/套          1套         3900元

厨房      31000元/套  42000元/套         1套         42000元

总价       /             /               /           47730元

多支付     /             /               /           12870元


  辅料中猫腻多多

  辅料在家装中是最不起眼的,许多理财能手在计算大件的建材时,往往会忽略对辅料的审核,由于辅料单价较小,数量分散,装修完工后都在外装饰的背后或里面,因此消费者一般不会留意这些小东西,加上施工人员手脚麻利,东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整体结构就已经封合了,钱也就在这时候,不明不白地多花出去了。

  地板下的龙骨、吊顶后面的支架、瓷砖后的防水水泥板等都是辅料,尤其在施工前阶段,辅料的使用率极高。由于前阶段是土建阶段,水管电线都得重新埋设,地板得重新平整,这时使用的基本上是建材中的辅料。

  本市西区的王小姐是个比较精明的人,但是在装潢过程中还是因为忽略了辅料,而多花了冤枉钱。2001年,王小姐开始装修,施工前期王小姐没有花多少心思在现场监督,一直到工程进入油漆阶段时,王小姐才亲自出马,一笔一笔帐算清,其间也没有发生施工人员“飞单”的事情,整个装修过程都很令人满意,最后的装修总价是56000多元(含6000元人工费用)。

  一直到今年夏天,王小姐发现地板开始凹凸,于是请来装修公司的人员进行维修,翻开地板才发现埋在地板下的龙骨有质量问题,之后邻居向王小姐反映,和王小姐家卫生间相临的一堵墙一直会出现潮湿现象,王小姐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总算弄清楚了,当时前期施工中,施工人员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由于这些东西都不是直观的反映在装修好的房屋中,因此房东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许多辅料的名字并不精通,究竟作何用处也不了解,因此在最后工程结束时,面对清单上的用料项目,也只有“毛估估”看看了事。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可以聘请专业的监理师,行使监督管理的权利,一方面监理师对建材及装潢的工序比较专业,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全程检查,另一方面监理师对施工人员用料合理性会予以正确评估,避免“打闷包”的情况发生。 记者顾立鼎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