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家居装修
站内搜索:
天价四合院:谁的精神家园
2004-12-15 10:18:09 作者: 

阳一波

  精神家园,那个能安妥你心灵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洒脱地从过去走向未来,而不会搁下你的记忆,那里的一切都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化成了一本关于历史和文化的煌煌大书。就像写《城记》的王军感叹梁思成的命运一般:无论这个老人的魂魄飞向哪里,他终究还是会频频回首这片青灰色的城区,这里,才是他的精神家园。 
 
  初冬的暖阳优雅地照着缎库胡同。高大的树阴影里,北京联合大学的胡戍成先生若有所思地踱着不急不慢的步子。这位自称最佩服建筑大师梁思成的老教授告诉《时代人物周报》,他是来寻找老北京的记忆的。

  其实,胡戍成并不很清楚,在缎库胡同那些装饰一新的四合院里,住着的主人很多已不是为生计奔波的老皇城根的百姓了。在胡同口晒太阳的廖老太太说,那些深宅大院里神秘的新主人就跟里面装修后的房子状况一样,已经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谜。

  给建筑持续的生命

  位于旧城区的吉祥胡同是北京市政府明令要保留的胡同之一。紧靠城隍庙的吉祥胡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虽然未经改造因而有些破旧,但是墙头的一则招租广告还是吸引了记者的兴趣:三房一厅,月租6000元。聊起吉祥胡同的四合院,房主肖贵云先生很有谈兴。他告诉《时代人物周报》,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今天的四合院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使四合院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让一座座精美的四合院土崩瓦解。没有了四合院的北京还会是大家文化记忆中的北京吗?

  胡戍成对此忧心如焚。他两个月前才从欧洲考察回来,谈起欧洲的名城面貌几百年没有大的改变时感慨不已:在佛罗伦萨,中世纪的街道格局保存得非常完好,所有的老民居都在继续发挥着居住的功能;市政府对旧城区的改造十分谨慎,并且鼓励大家购买老民居,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可以对房子内部进行一定程度装修改造,以适宜居住。买这些老房子的人拥有20 0年以上的产权,所以他们会非常珍惜。北欧很多古老的城堡,处于交通不便利的深山老林,不便保护。政府就以象征性的价格把房子租售给有实力的人士,这些社会名流投巨资进行维护和保管,使这些城堡有了持续的生命。

  最近几年,北京市也开始用一种新的思维来保护老城区。2002年9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颁布实施,至此,北京已经确定了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和600多处保护院落。而今年,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又公布了《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等房屋试行规定的通知》,不但首次允许境外买家参与,并且提供多项税费优惠,四合院的二手市场开始活跃起来。一些港澳台富商、海外华人及在华外籍人士纷纷对收购老四合院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有眼光的市场人士想把四合院改造成为有个性和文化特色的餐厅、茶舍和高级会员制休闲场所。但是目前政府对四合院的改造标准定得还是比较粗线条的,很多专家对四合院的商业开发都持保留意见。

  改造后的四合院没落还是新生

  改造后的北京菖蒲河边,一墙之隔就是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喧嚣红尘丝毫不影响南池子地区改造的进程,尽管这种改造依然要面对很多专家的质疑。

  走在整修一新的普渡寺前巷,两边的改造过的四合院好像是刚建成的一样:青色的飞檐,通红的柱子,柱子的顶端,青瓦之下艳丽的彩绘,变形的福字,飞卷的云纹配合着灰色的墙体,甚至有的大门上方还装了有西洋风格的灯,一切都在奢华中透着不太真实的感觉。巷子口对面的平房家园房产公司的崔女士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她告诉记者,这些改造后的四合院可贵了,早就换了新主人,平头老百姓谁住得起啊?尤其是后海附近的四合院,天价哪!

  北京泰盈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阎少华说,四合院的价值是由其所处地段、院落的布局朝向、历史背景、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北京四合院总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米,根据四合院的地理位置,东、西城区的一个普通的四合院达每平方米1万到1.5万元左右。而南河沿地区的一套500平米左右的三进院如果保存比较完好的话,能够卖到1000万元以上的价格。四合院最好的朝向为坐北朝南,其建筑材料、色彩装饰、环境和交通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其价值。四合院独门独户,闲适、私密,是其受欢迎的因素。如有历史名人居住过的院子则更有价值。可惜很少能买到。美国新闻集团(中国)常务副总裁刘香成就曾以“天价”买下了北京中轴线上位于景山和北海中间的一个四合院,然后又花巨资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装修。

  普渡寺东台基下有所大宅子在装修,装修后的影壁上一个巨大的“福”字,竭尽繁复的垂花门,长长的绕房四周的回廊,院落中间有一玻璃罩的凉棚,院子地面铺的是极为平整的青灰色水泥砖。地下部分也在施工,地下一层是车库,地下二层是私家游泳馆和地下花园,中间有电梯提供便利。正在指挥施工的工头老刘介绍说:这所房子的售价是每平方米4万元,整个房子的售价高达数千万元,这还不包括所有的装修费。老刘说,你看我们描绘用的颜料都是现代配方的,不怕风吹日晒,古代的颜色哪有这么艳啊。房间的地板是打磨得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和古时院落靠手工烧制的青砖完全是两码事。说到底就是披了张四合院的皮。这样的房子在南池子地区有10多栋。谁是这些豪宅的主人呢?老刘说自己的老板都不一定知道。

  有关部门对四合院的改造和装修是有规定的。东城区国土房管局一位姓张的负责人称,私人和单位购买四合院后,为了适宜现代人居住,可以添置一些必要的现代化设施,并且可以本着对房子的内部进行改造和装饰。但对房子的外部结构的改造应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要与整条街的氛围谐调,不能有突兀之感。内部改造时,原有的建筑构件要尽量加以使用,如雕刻、隔扇纹饰最好是请手工艺人根据原来的特色加以打磨。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还要考虑到防雨渗透与安全等问题,一些具有民俗风貌的物件应该保持完整,只有原汁原味的装修才能保持四合院的韵味。

  这样的宅子里也许没有石榴树、金鱼缸、鸟笼子,不知道缺少了这些有四合院文化符号的豪宅是否还真正具备老北京四合院的精、气、神呢。

  时尚的诗意栖居地

  烟袋斜街位于前海什刹海附近,这里的四合院曾经住过不少名门望族。被大风吹落的银杏叶铺满了海子边的水泥路,路旁的四合院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一处“私宅勿扰”标示后,是一所院子的大门,影壁后面,一个有假山流水的小花园呈现在眼前。

  几经周折,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个在烟袋斜街买了一所大院子的黄先生,他的故事确实很曲折:黄先生的父亲是一个老军人,解放后政府安排了烟袋斜街一所院子作为他的安居地。文革时期,黄先生的父母含冤去世。他曾作为知识青年来到云南,曾经还一度作为热血青年参加了缅甸的国内革命。后来因种种原因流落到了海外。最近几年,事业有成的黄先生回到国内,他的老院子已经被一个公家单位征用做为办公场所了。难以割舍老家的黄先生费了很多周折,花巨资收回了这所四合院“这是我的精神家园,买了它,我就觉得自己不再是游子了”。黄先生很忙,一年也在这里住不了几天,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根。黄先生的很多做生意的朋友也有买四合院的意向,“你要知道,这样的栖居地可不是什么豪华别墅可以媲美的,住在这里,不仅是住在自己的回忆里,还住在这个城市的历史里。”

  住在灯笼库胡同17号院的李光阳大爷,看着装修得平平整整的胡同,喃喃自语:都变了,原来哪有这么平整,走起路来是舒服了,但总觉得不是那个味。李大爷可是灯笼库胡同的老住户了,打他记事起就住在这里,“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房子,有地气”。李大爷告诉记者,他全家是刚回迁回来的,院子是自营房,有200多平米,刚解放那时搞房改,搬来5户人家。最近才落实政策,退给他家了。李大爷摩挲着镂花的窗格,门口的银杏树挂着他的鸟笼子:“那时候住着挤是挤了点,但是热闹。一个院子的人家经常来往,谁家有事都有个照应。”院子里的人家搬走不久,李大爷就觉得有点寂寞了,想找个聊天的人都没有,邻居住的都是有钱的人,平时也很少来往。好在房子还在,他的小儿子也很喜欢这里,虽然在一家外企上班,也自己买了房子,仍然经常回来住。李大爷很高兴他没忘了本:“房子迟早要留给他们的,这也是他们的家,是他们成长的地方。 ”

  岁月如流,时尚如潮,其实我们最终寻找的就是我们的心灵栖居地。当然这也是一种奢华的时尚,有幸的找到了,不幸的也有一种期盼,早已经融化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了。

  为什么叫“四合院”?(配文)

  以北京为代表的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的修建跟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尤其是中国的风水学说,深刻地影响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北京第二建筑研究所副研究员许学举告诉《时代人物周报》,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走入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来源:时代人物周报
编辑: 王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