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闻
山东
焦点
评论
论坛
全运
官网
全运
频道
视频
图片
女性
娱乐
体育
博客
教育
家居
房产
汽车
美食
旅游
农业
书画
手机报
数字报
分站
烟台
枣庄
聊城
潍坊
滨州
菏泽
临沂
便民
个税
万年历
违章
 
吴翠云:借力高铁 提速发展
·直播:青岛胶州湾大...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
·京沪高速铁路下午开...
·香港男星窝藏万张女...
·歹徒当街抢包 勇猛哥...
·透视玩具产业链
 
 
吴翠云:借力高铁 提速发展 2011-06-24 10:07:20


吴翠云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王长坤 摄

    大众日报-大众网德州6月29日联合报道(记者 王静 刘永健)“德州将借力高铁,重置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全面提升扩容;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发挥德州优势,科学谋划,进一步提速德州经济发展。”谈到京沪高铁,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这样表示。

    京沪高铁6月30日举行首发仪式,它的开通对位处山东北大门的德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德州从此迈入高铁时代。6月29日,大众日报德州记者站、德州大众网联合了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女士,吴书记就高铁开通带来的机遇、挑战做了详细解析,并表示德州要借力高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提速发展。

    吴书记认为,京沪高铁的开通,必将使德州跨入一个商务信息经济时代,从而面临着第四次腾飞。但高铁是把“双刃剑”,德州既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高铁拉近了德州与周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进入周边大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同城化效应明显,增强了参与区域合作的能力。其次,高铁让德州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再次,高铁可以有效提高产业层次。然后,高铁必将加速推动中心城市提质扩容。最后,高铁将大大促进招才引智。高铁本身的快速便捷,以及客运竞争的“倒逼效应”,促使其它运输方式对价格、线路等进行调整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物流和旅客出行成本,有利于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京津济等大城市“知识外溢”,为德州吸引中高端人才开展科研合作、创业投资,柔性引进适需人才,构筑区域人才和创新高地提供了难得机遇。

    同时,吴书记也表示一定要辩证地看待高铁开通,不能把高铁当成加快发展的“万能药”。首先,从大的方面讲,全国已经进入了综合交通体系时代,高速铁路只是其中一种运输工具而非全部,单纯依靠高铁,很难在更大层面内改变资源配置的走向。二是目前国家推行的四纵四横高铁建设计划,已经在全国布局。早于京沪高铁之前就已经开通了武广高铁、郑西高铁,京沪高铁并非是高铁中的稀有资源。三是高速铁路在节约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出行成本。四是京沪高铁的开通,部分高端产业,反而会进一步向京沪聚集,使得沿线城市先前存在的一些区域性优势反而衰减。具体到德州来说,如果应对不当,很有可能因虹吸效应,导致要素外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也会因为交通更加便利而受到周边大城市的抑制和挤压。当然,德州有信心有决心有办法趋利避害,借势借力,做深做透高铁文章。

    吴书记指出,高铁的开通,非常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带。随着市场的密切交流,京沪高铁经济区域分工也将更加明显。为在区域分工中发挥更大作用,德州将重点抓好引资、引智、区域合作三方面工作。第一是打造“引资洼地”。提升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打造“引资洼地”,留住随高铁奔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第二是建造“聚智之城”。抓住高铁开通形成的人才“逆向流动”趋势,积极招才引智、引技。第三是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高铁经济绝不能仅局限于建“点”,更要连“线”、拓“面”。一方面,要共同打造高铁经济增长带,加强与其他省市的联系协调,争取将京沪高铁增长带纳入国家重要规划。另一方面,加速融入“两区、三圈”,重点推进济德一体化,更好地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强与东部先进市地的协作,积极对接黄三角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积极对接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使我市在更大范围内承接产业转移。

    最后吴书记表示,德州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她真诚欢迎各界人士抓住高铁新机遇,来德州考察合作,与德州人民一道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齐永军:四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