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炒热了学区房?

2013年03月22日 08:10作者:来源:山东商报

  学区房,一个特殊的名词,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学区房”的概念近几年才受到关注,它的产生与“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紧密相关。采访中,很多家长向记者抱怨,最近几年,学区房越炒越热,似乎现在不买房择校就是对不起孩子。尽管大家说起学区房心情复杂,但却从未停止过看房的脚步。

  

  在一房产中介,学区房的出售信息被挂在了显眼的位置重点推荐(资料片)记者王晓峰摄

  【教师反应】

  择校生家长频“打招呼” 班主任表示压力很大

  “明确学区限制择校生之后,我们也可以稍微松口气儿了。”济南一所热点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说,择校生家长频“打招呼”,让她和同事们都感觉压力很大。这名班主任老师表示,择校生大多是“有关系的”或者“有钱的”,“这部分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比起片区内的家庭来说,在人情往来以及财力方面都进行了投入,所以必然想要一种‘回报’,就会给老师‘打招呼’要求多‘照顾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位老师说,“我们也想课堂上尽量每个学生都能提问一遍,但是择校生增多,班额太大,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

  【原因调查】

  80后父母自感从小竞争激烈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当年上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是在母亲单位的子弟学校,接触的也都是邻居和母亲同事的孩子,虽然大家都知根知底玩得很好,但是圈子还是太窄。”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于1980年的小孟表示,“考学、就业、买房,是我们这一代的‘三座大山’。”小孟说,“找工作没赶上包分配,买房没赶上福利分房,我们这批年轻人压力太大了,所以希望给孩子尽量创造一个好一点的条件,让他们以后的生活能尽量轻松一点。这就需要从一开始上学就给孩子‘铺好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此外,小孟也坦言,在孩子入学方面,确实有点“攀比心理”。“每当听说别的同学朋友的孩子进了好的小学,都会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上一个不好的学校,面子上也过不去。”

  “社会关系要从娃娃抓起” 家长希望借机拓展社交圈

  “我们想要让孩子上‘名校’,其实并不是单纯看重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毕竟小学阶段孩子还不定性,再说学校之间教学质量也相差不了多少。”一名从儿子读幼儿园期间就不惜每天穿过半座城送孩子去“名园”的家长李女士说。“好学校的学生家长素质相对高一些,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好一些,有这样的父母‘铺路’,这些孩子将来继续求学、就业等方面也会顺利很多,平台好。”李女士说,“我上小学时在父亲单位的子弟学校,接触的也都是父亲同事的孩子,圈子太窄,社交圈太小了。”“别看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但是毕竟也是朝夕相处六年,孩子们的感情会很深,这些同学将来都是孩子的社会关系。”李女士表示,“作为家长,我们之间也会通过QQ 群交流,久而久之也成了比较熟悉的朋友,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家长的社交圈。”

  【追溯源头】“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衍生品 最近几年才备受关注

  学区房,一个特殊的名词,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学区房”的概念近几年才受到关注,它的产生与“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紧密相关。采访中,很多家长向记者抱怨,最近几年,学区房越炒越热,似乎现在不买房择校就是对不起孩子。尽管大家说起学区房心情复杂,但却从未停止过看房的脚步。

  学区房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记者了解到,其实,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一个当父母的心愿。上世纪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其中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那时,大家的住房基本都是单位的福利分房,对自己买房子毫无概念,也没有经济条件。单位的房子分在哪里,孩子就在哪里就近上学。而且当时很多学校、工厂都创办子弟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家长放心,同学之间相互熟悉,孩子们也学的高兴。

  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其中要求停止单位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化。从此,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大家开始寻找合适的楼盘。而随着教育部门提出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政策,加之老牌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学区房也悄然升温。

  2几年前的早期“学区房” 2004年8万入手,6年后24万卖出2004年,为了让女儿上学方便,市民张女士买下了乐山小区内的一套二手房。“当时我们家住在北园大街附近,为了让孩子上个相对好点的学校,择校进了南上山街小学。但每天接送孩子成了大问题,因为家远,孩子每天早上都要比其他同学早起1个小时,我看着都心疼。”张女士有一位朋友当时做房产中介,“有一次她给我说乐山小区有个房主想卖房子,位置离孩子学校很近,还是南上山街小学的‘学区房’,买了绝对亏不了。”

  张女士有些动心了。但看过房源后,她的心却凉了半截。“那个楼很老了,一层楼上住8户,要卖的那一套房子是2楼,31平米,采光很差,也没有暖气、煤气。”尽管如此,考虑到这房子位置的特殊性,张女士还是买下了它。转眼到了2010年,女儿初中毕业,张女士打算把这套房子卖掉。

  “当时在中介挂了没几天就卖出去了。24万成交,比买的时候翻了三番。”张女士说,买房子的是一对孩子刚2岁的小夫妻,“他们在济南别的地方还有一套大房子,买这套房子就是为了把户口赶紧落在这里,将来孩子能上南上山街小学和育英中学。”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