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置收藏夹 I T 新闻   特别推荐 热点专题 电脑学园 I T论坛
>>> 特别推荐

收费邮箱连爆降价消息
张莹 刘宏婕
人民网   2002-07-28 19:17:25

  日前,新浪推出了每月2元15兆容量的“任你邮”,中华网也宣布推出每月2元5兆的“信天邮”,促销期内申请可5折优惠,也就是每月只收1元钱,创出了目前的市场最低价。一场看似价格战的竞争似乎要在收费邮箱业爆发了……

    日前,几大网站为吸引更多用户纷纷打出低价策略。新浪推出了每月2元15兆容量的“任你邮”,中华网也宣布推出每月2元5兆的“信天邮”,促销期内申请可5折优惠,也就是每月只收1元钱,创出了目前的市场最低价。一场看似价格战的竞争似乎要在收费邮箱业爆发了。业内人士分析,网站欲借低价拉拢人气,让更多用户接受使用邮箱该付费这一观念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现阶段的竞争说明邮箱服务业正在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整合过程。

    降价是为聚拢人气

    比起目前市场上的最低价每月5元的收费标准来,1元、2元收费邮箱可谓爆出了惊人低价。虽然新浪把此次降价解释为“市场细分策略下的又一动作”,但是不难看出,新浪在力求吸引更多尚未使用付费邮箱的那部分网民的同时,也在期望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为邮箱付费的观念。

    据了解,目前国内提供收费邮件服务的ICP有6家,分别为新浪、263、163、21CN、网易和中华网。根据CNNIC公布的全国互联网络调查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4580万人。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几家服务商来说,争抢更多的用户,聚拢人气自然是首要任务。当然,在吸引到更多的付费用户之前,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更多的网民“甘心”使用付费邮箱。

    中华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为何推出低价邮箱”的问题回答得很明确:为降低收费门槛,以求吸引更多的免费用户。

    “现在有许多免费邮箱用户,他们需要稳定、安全的邮箱,但有些用户嫌价格太高,‘任你邮’的推出,就是满足这部分网民的需求。”新浪发给媒体的回答与中华网的回答基本没什么区别,这也正合其他邮件服务商的意。刚刚对免费邮箱全面叫停的263集团技术总监毛新认为,邮件服务商已经开始运用正式的、有规模的举动来推动市场,正说明了同行也是非常看好收费邮箱的市场前景的,毛新似乎是“很高兴看到收费邮箱的市场竞争加剧”,因为这可以表明“市场开始快速成熟”。

    商家希望市场迅速成熟,被消费者认可,正如互联网专家吕本富教授分析的:“让人接受付费的观念才是这次降价最主要的目的。”

    价格战不被业内叫好

    新浪推出低价邮箱在业界和用户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首先就是被认为收费邮箱的价格大战在所难免。据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价格调整正是收费邮箱成长中的阵痛时期,也是整个行业不很成熟的表现。

    虽然263集团和21CN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都承认新浪和中华网的降价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很大,但是两家公司又同时表示“可能会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或发布新产品来跟进市场动作,而并不限于简单的降价。”

    “如果降价是短期的促销行为那是很正常的,但假如长期执行这样的价格,势必造成收费邮箱的品质下降。”为市场竞争加剧叫好的263集团毛新此时对价格战就不那么认同了,“邮箱从免费到收费不是简单的扩容升级,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时间,包括研发成本,假如因为低价推出服务不是很好的邮箱,那就和免费没什么区别了。”

    21CN似乎也不大情愿跟进降价,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夏平对记者说,现在的邮件服务提供商应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简单的价格战对市场并没有多大好处。降价虽然能刺激一定的市场容量,但现在的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还很难估计。“总得考虑基本成本吧。如果没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只是一味地拉低价格,那么只会越做越亏本。”

    从两位同行的话中可以听出,在邮件服务领域他们似乎非常反对价格竞争,因为“搞不好很容易使刚刚在网民心中建立起来的、并不牢固的收费意识受到打击”。“假如我是促销活动之前申请的用户,那么不就比现在申请多花不少钱了吗?老用户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夏平举例说。

    新浪和中华网降价之后,有媒体报道说,“彩电业的价格战开始被引入电子邮箱的竞争”,但是据吕本富教授的分析,这场大战还很难成型:“虽然新浪和中华网的做法对其他收费邮箱打击很大,但因为IT行业受特有的转移成本所限制,同行效仿的可能性不大。”所谓的转移成本,说得简单些就是用户习惯了使用一个邮箱,再去通知所有联系人更换邮箱地址将是很麻烦的。所以邮件服务提供商在面临竞争的时候,考虑较多的还是如何改善服务质量而不是盲目跟风降价。

    尽管谁都不愿在行业内打起价格战,但是毛新和夏平又都向记者坦言,正在考虑新的市场策略,会“比较慎重”地走出下一步棋。

    用户真会“买账”吗

    其实不管其他服务商是不是跟进,也不管价格战会不会打响,用户“买账”才是市场的真正推动力。商家的所有市场行为只有被消费者认同才算成功。

    据中华网介绍,他们对全体免费用户的调查结果是,有60%的用户在网站降低收费标准后,愿意申请使用付费的电子邮箱。可是,网民的心似乎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动的。一位至今还使用免费邮箱的刘小姐说,自己不会考虑申请一个一年才需要十几、二十元的邮箱的,“我真正需要的时候可能会花更多的钱去‘买’容量更大、更稳定的邮箱。而现在即使便宜,我不需要也不会购买的,我对电子邮箱的需求可不是越便宜越好。”

    刘小姐的话道出了广大网民的成熟消费心理。电子邮件从出现那一天开始,就好像把全体网民“网”在了一个大圈套里:先是铺天盖地的免费邮箱,想申请几个就申请几个。随后,有人站出来说,“想继续使用这条路径,对不起,该交费了。不交,就缩小你的邮箱容量,往邮箱里扔垃圾邮件。”最后,全面停止免费服务。但是这边停了,那边还有其他提供免费服务的网站。

    网民的耐性真是让邮件服务商着急,正像中华网有关人士所说,“因为现在使用邮箱的网民大部分还是在享受免费邮箱”,再加上行业竞争加剧,于是网站也开始靠低价“收买”人心了。

    但是,大家需要的还是更稳定、更安全的服务,究竟能不能靠低价策略吸引用户目前还难下定论,因为毕竟一年50元和一年24元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收入的用户来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上一条:赛迪顾问:中国软件市场三大转变
下一条:中国首起中文网络域名纠纷案终审判决

关闭窗口

 


I T 频道主编信箱  Tel: 0531-5193461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