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不敢腐” 才能“不想腐”

2014-12-01 09:02:00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耿 联
分享到:

最近,各地反腐动作频频,继一些地方党员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后,一些地方国企负责人也因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而检察机关也加紧了对一些党员干部涉嫌犯罪的立案侦查工作。应当看到,尽管当前反腐败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腐败分子接连落马,但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不收敛不收手者仍大有人在。

  最近,各地反腐动作频频,继一些地方党员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后,一些地方国企负责人也因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而检察机关也加紧了对一些党员干部涉嫌犯罪的立案侦查工作。这一切动作,都第一时间对社会公布,让公众看到“有腐必反”的坚强决心,也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反腐倡廉的浓烈氛围。

  应当看到,尽管当前反腐败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腐败分子接连落马,但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不收敛不收手者仍大有人在。这也告诫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氛围。事实上,“不敢腐”氛围浓了,一些人心中有畏惧、身边有戒尺,才会真的“不想腐”。

  强化不敢腐的氛围,需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起反腐倡廉主体责任,真正做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同考虑、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尤其重要的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敢于出辣手治病树、拔烂树,以儆效尤,让党员干部真切明白“红线决不能碰、底线决不能破”。而强化不敢腐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信息的及时透明公开,有案必查、有案必曝光,各地要像亮经济建设成就一样勇于亮出“反腐倡廉成绩单”。

  随着反腐大潮的深入推进,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查办案件超常规工作强度带来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很多方面的阻力和风言风语。“出手不要太狠了,要给自己留点后路。”一些地方的办案人员近来常听到诸如此类“善意提醒”。而少数地方领导干部依然认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成绩”就是当地的“工作污点”,对治下出现的腐败问题还习惯藏着掖着,怕影响了政绩,对有关部门办案打心底里不想支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不敢腐”的氛围依然还不够,并且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强化“不敢腐”的氛围,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敢于亮剑,才能化解各种压力,才能让“不敢腐”的氛围逼退各种不良社会风气。

  有人担心,有关部门查案办案多了,腐败分子落马的也多了,这会不会有损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这显然是杞人忧天。党员干部的形象,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腐不反、有案不办”,才会真正损坏党的形象。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零容忍”,没人敢腐败了,只会赢得群众对党组织的进一步信赖,只会给干部整体形象加分。

  不敢腐的氛围浓了,会不会挫伤党员干部尤其是权力部门干部做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担忧的情绪倒是值得警惕。遵章守纪绝非无所作为,渎职、失职、怠职,也是一种腐败。“为官不为”现象的出现和增多,也在提醒我们,在强化不敢腐氛围之时,还要对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奖勤罚懒,让“勤政”和“廉政”真正良性互动,成为“不敢腐”氛围中不断壮大的正能量。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华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