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山东网

姜恩兰:六旬农妇十年替亡夫还债近百万

发表时间:2014-12-31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在铺集镇张家屯,一提起姜恩兰的名字,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无怨无悔10多年替夫还债,用柔弱的双肩扛起110多万元沉重债务,谱写一曲巾帼不让须眉、仁义大德的自强赞歌。

    姜恩兰,女,1953年12月生,山东诸城人,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村民。  

  在铺集镇张家屯,一提起姜恩兰的名字,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无怨无悔10多年替夫还债,用柔弱的双肩扛起110多万元沉重债务,谱写一曲巾帼不让须眉、仁义大德的自强赞歌。  

  姜恩兰今年62岁,娘家是诸城市辛兴镇,1976年,嫁给铺集镇张家屯村村民张平高,婚后迫于生活压力,夫妻二人远赴吉林省桦甸县城郊公社落户务农。在大儿子9岁、小儿子4岁那年,因丈夫肾病病情严重,一家四口返回故里。  

  回到家乡后,姜恩兰以从亲戚那里借来的200元为本钱,在张家屯车站附近摆了个小摊,靠着勤劳经营,买卖一天天做大,成了上世纪80年代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87年,在诸城老家两位老乡的帮助下,开起了张家屯驻地第一家饭店。一年后,在朱诸公路南自盖平房10间继续开饭店且一开就是8年。同时,又在乡驻地西侧盖起了一座二层楼,上下12间。夫妻俩在这里度过事业最为兴旺的黄金期。  

  可世事难料,随着身体有所好转,受外界因素影响,张平高于1995年执意要上化纤厂项目。可是隔行如隔山,开了3年化纤厂,因经营不善,干饭店挣的钱全部投入买了设备不说,还欠下银行贷款10多万、个人以高息方式获得贷款30多万元,楼房也被银行抵押。至2004年张平高因病去世时,夫妻俩总共欠银行及个人贷款本息共计115万元。  

  丈夫去世后,姜恩兰没有颓废、没有悔帐,毅然接起这笔沉重债款,靠着经营大众小吃部的微薄收入,陆续偿还着债务。到2013年5月,债款余额为20余万元(含利息)。用姜恩兰自己的话说,终于把债还得有了活路了!  

  想想拖着儿子艰难还债的10年,姜恩兰已经没有眼泪。开小吃部本小利薄,当天卖的钱留出第二天进货的本儿,先还年纪大的再还年纪小的,庄邻本家、老少爷们,一笔一笔针挑土似地陆续偿还着债务。逢年过节要账的成群结队,姜恩兰就你200、他300的都还一点儿。最惨的一年家里仅有的5个小饼都让人顶了帐去。一些人本钱早就还清了,高额的利息钱逐年增长,让姜恩兰实在喘不过气来。  

  偏偏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姜恩兰突然得了重病。她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怕一旦上了手术台下不来,巨额债务无法偿还,落个欠钱不还的骂名。做手术前,她把欠村民的20万元债款一笔一笔详细列在单子上,然后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并请来了同族的长辈。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她请人宣读单子,让两个儿子在单子上签了名。“请大家放心,我们欠大家的钱一定一分不少的还。”她说。2013年6月,姜恩兰住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过手术治疗,于6月8日出院。出院诊断书上清楚地标明了姜恩兰所患的六种疾病,读来不禁让人对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唏嘘不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劳力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2型糖尿病。  

  眼看着债务一天天减少,2013年高额的手术治疗费用无异于雪上加霜,让姜恩兰再一次陷于无助的深渊。心脏血管放了6个支架,手术费治疗费14万多元,术后服药每月1000多元,截至2014年7月,旧债新帐36余万元。  

  因为自己的身体情况已经无法再操持小店的生意,姜恩兰忍痛将小店盘给别人。现在,她拿着每月110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儿子每月再分别给她200元生活费,维持生活没有问题。但是这些对于解决巨额债务依然于事无补。谈到今后的生活,她感慨地说,“想想当初,再看看现在,真的是不好受啊。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好容易看到点希望,可偏偏又得这个病。我现在唯一可以安慰自己并告慰丈夫在天之灵的是,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两个儿子也会帮我完成心愿。”  

  近日,姜恩兰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责任编辑:郑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