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山东网

杨正权:始终坚守诚信为人 践行诺言回报社会

发表时间:2013-11-30来源:大众网
字体:[][][]

守信是牢固的经商之基。杨正权坚信:吃亏是福,生意场上风云难料,不讲诚信,早晚要吃大亏。只有根基牢,声誉好,才是生财之道。

  

  杨正权,男,57岁,中共党员,威海杨正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84年杨正权开始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以来,始终诚实守信,一直坚持“做人以德为本,守恒以诚为源”,其美德被人们所传颂。

  “吃亏是福”,杨正权悟出的是“诚信”

  守信是牢固的经商之基。杨正权坚信:吃亏是福,生意场上风云难料,不讲诚信,早晚要吃大亏。只有根基牢,声誉好,才是生财之道。

  1972年,杨正权从安徽六安参军来到威海,由于学雷锋做好事,在部队里表现出色,复员后党组织安排他到威海市远遥村任党支部书记。杨正权带领村民治山牧海,广拓富路,不久即远近闻名。上级领导发现他有经商才能,于是调他到濒临倒闭的社办企业任厂长。就在他背着干粮为新产品南跑北奔联系销路之际,急于致富的职工却掺杂使假并加快进度促产量,结果造成新产品大量积压,资金链就此断裂。万般懊恼的杨正权主动要求辞职“下海”,同时带走了公家企业的9万元债务。

  因为这9万元债务,许多亲戚朋友骂他“犯傻”,杨正权不作解释,咬紧牙关义无反顾考察市场去了。转过年来,杨正权在自己的老部队租借了一间平房,支起了专营干海产品的小店铺。

  “乡办企业”诚信缺失而陷入破产境地的经历,在杨正权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铬印。自家开店,他视“诚信”重如生命。依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吃过大亏,才知‘诚信’二字弥足珍贵”。

  1998年秋天,供货商丛献滋家中失火,往来账本被烧毁。亟需资金的丛献滋记忆里觉得杨正权赊欠的货款有2万元,但又拿不出供货单据,就小心翼翼拨通了杨正权的电话。杨正权马上回答:“恐怕不止这个数,我这就对账,一会给你回话!”当晚,杨正权就送去了4.8万元货款。从此,在生意场上朋友圈里,丛献滋常把杨正权挂在了嘴上。

  2007年4月,杨正权批发给石家庄的一位同行一批干鱿鱼丝,但没过保质期,这位同行就打来电话,说鱿鱼丝变质了要求退款。杨正权千里奔赴石市,才知这位同行是个新手,压根不知干海产品需冷藏保存。搞清了问题责任后,杨正权并没有一走了之,先是不露声色地办理退款,然后又传授了干海产品保存办法。从此,“好人杨正权”在石家庄传开来。

  诚信人生,杨正权始终坚守

  杨正权总是认为:好声誉得来不易,而一件小事就可以轻易毁掉,要坚守就必须有更多付出。

  杨正权经营的干海产品,易变质是一个重要特点。为始终保持产品优质,杨正权自己的加工厂要开足马力生产。同时,大量外购货品,必须把住质量关。

  杨正权进货,亲自把关,一看二摸三嗅四掂五捏,然后是抽样剖检,有时还要放进嘴里嚼一嚼品一品,一旦发现搀杂使假,必须退货。所有的海米进店后,都进行二次加工。先是过一遍簸箕,接下来一个个把残留的虾皮虾头虾尾择净,其实,把虾毛虾皮择净,本也去不了多少秤,顾客对这些细节却看得很重——人们更看重的是经营者的这份诚实和信用!

  常年经营干海产品,干湿度稍有偏点儿,也有大账可算。例如贵重的优质海参,湿度稍大点、盐分灰分稍高点,都是额外赚来的钱。杨正权选购海参,检验程序尤其严格。而他自己的小加工厂,则专门选购驰名国内的黄海野生刺参,采取烘干工艺加工,不抹灰,不加盐。据测算,仅在海米、海参经营上,杨正权公司一年就能少收入20多万元。但杨正权算大账,换来的是20多年来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1998年夏季,几名外地游客在他的店里买走了12斤海米,不知情的售货员把一些准备销毁的劣质海米卖给了他们,杨正权回来听说后,马上带上合格海米,拉着售货员急忙赶往汽车站,换回了客人们买走的劣质海米。这几位客人激动的说:“威海真是海美、城美、人更美。”

  2009年元旦前,河北的一家企业在杨正权店里一次性定购了100斤海米。货催得很急,但杨正权绝不因是外地客和催货急就糊弄了事,一家人和店员们没黑没白还是一个一个拣,提前保质保量把货发给了客户。结果他又接到了当地的一个更大订单。看到诚信换来了订单,杨正权和员工身上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大胜靠德”,杨正权深知人生之理

  杨正权诚信经营,既要自己好,也要同行业好。他常常教育员工:经营者不仅要买卖公平,不掺杂使假,不藏奸耍滑,做到小诚小信;更要着眼行业信誉、百姓利益,追求大诚大信。

  2006年冬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环黄、渤海野生刺参出现了短缺,威海和邻近城市的5家同行原已签定了的供货合同(其中包括3份分涉外合同)因无货可供而面临着“失信”危机,而杨正权还有一批现货,此时如果他高价抛售,肯定大赚一笔。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这批海参按进货价划拨给5家向他求援的同行。有人讥笑杨正权放着大钱不会赚,但他认为:这样才能保住威海海参的信誉,防止有人铤而走险以假乱真。一个好人带出了一个行业的好名声,许多同行感念老杨的真诚,也学习老杨将诚实守信奉为最高经商信条。

  2008年秋冬之交,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杨正权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不少原来商定的海产品零售和批发价格大幅下跌,然而杨正权宁可随市压价出售,交给客户的货款却依原价兑付,仅与烟台一位客商的一次海参交易,老杨就损失了6万元,但他赢得的却是异地同行的由衷称誉和此后的真诚相交。期间,杨正权公司的员工都担心杨正权会因生意上的损失而减薪裁员,没料到在2009年春节返乡时,老杨发给员工的红包比以前更厚重了一些。老杨还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好好过个年,铆足劲大家一起共度难关。老杨的真诚换到了员工的热忱工作,他们珍惜自己的工作,用诚实的劳动体现自身的价值,用热情的服务和诚实之心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好人不仅成为杨正权的一个人格品牌,而且成为他所在公司的一个金字招牌。2002年,杨正权任经理的威海市庆威水产购销部获评“全国优秀无假货示范店”。

  践行诺言,杨正权努力回报社会

  由难而顺,从“小”到“大”,杨正权始终持守大诚大信,一时不忘回报社会。用杨正权自己的话说,致富思源,感恩图报,本是诚实守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杨正权从事个体经营后,始终不忘发挥党员作用。“下海”初期,杨正权主动联络几名老党员一起,跑成了山东省第一个由个体户党员组成的党支部——环翠区个体劳协党支部,并向社会承诺:每年帮扶带动10名以上下岗职工摆摊设铺重新就业;所有党员都要带头诚信经营,带头主动纳税;积极参加各类捐献活动……

  20余年来,杨正权始终坚守着这些承诺,他所在的公司首先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30 多名,并先后捐资20万余元,同时又靠上去献智献力,拉动40多名下岗职工开店摆摊。20余年来,他一直坚持主动、足额纳税,累计上交各类税费已逾600万元。20余年来,杨正权济贫扶危,赈灾救急,抚老助残,帮农扶弱,拥军兴学,共捐赠善款善物总值逾6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杨正权在全国各地资助的特困在校生数额已发展到800名,并常年联系帮扶着三所学校;在全国各地常年资助着100多个孤寡、特困户,并常年联系帮扶2所敬老院;资助11个欠发达村修路、建桥、改造校舍等等。2007年,在获得全省“道德模范”称号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之后,他决定:诚信经营,勤俭节用,留下流动资金,余钱全部捐献。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突遭冰雪灾害,杨正权分两次捐出11万元。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杨正权把能够挪动的资金一挪再挪,捐资18万元,又通过媒体联系上2名灾区孤儿,郑重承诺常年资助直至成年。20余年来,在杨正权的带动下,环翠区个体劳协党支部的所有党员都信守规矩,从无发生违“规”现象。

  诚信,使杨正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先后获得“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山东省十大慈善之星”、山东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全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改革开放30年山东十大青年楷模”、山东省首届慈善奖(个人奖)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