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山东网

扁鹊:刻苦钻研医术为百姓治病

发表时间:2013-12-27来源:人民网
字体:[][][]

扁鹊生于战国时代,当时七雄割据,战争频繁,民生日蹙,疾病猖獗。每当瘟疫到来,百姓成千上万地死亡,呈现一片可怖的景象。这对扁鹊后来能献身医学事业,为民解除痛苦影响很大。

  扁鹊

  扁鹊,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又号卢医。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山东省长清县)人。他一生周游四方,为百姓治病,刻苦钻研医术,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扁鹊生于战国时代,当时七雄割据,战争频繁,民生日蹙,疾病猖獗。每当瘟疫到来,百姓成千上万地死亡,呈现一片可怖的景象。这对扁鹊后来能献身医学事业,为民解除痛苦影响很大。扁鹊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家旅店里做过管理人。当时有个名叫长桑君的医生,经常到这家旅店里住宿,扁鹊格外敬重他,招待热情周到。平时,一有机会扁鹊便向长桑君请教医学方面的问题。他虚心好学,爱动脑筋,记忆力也很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另外,还广泛地阅读了前人的医学著作。在长时间的交往中,长桑君也发现扁鹊聪慧过人,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是个不同于一般的人。若再加以指导,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很好的医生。有一次,长桑君私下里将扁鹊叫来,说:“现在我已年老,想把祖传秘方传授给你,请你不要泄露。”扁鹊非常感激。后来,扁鹊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掌握了长桑君传授给的本领。同时,他又深入民间,虚心向平民百姓学习,总结了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使他的医术日臻成熟,从而成为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

  那时,在中国境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扁鹊经常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足迹遍及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地。扁鹊关心民众疾苦,走到哪里,就为哪里的人民热心治病。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妇女多病,便做“带下医”,即妇科医生。来到东周都城洛阳,知道那里的老年人多患耳病和眼病,便做“耳目医”,即五官科医生。到秦国咸阳后,了解到这里的小孩多病,便做“小儿医”,即儿科医生。由于扁鹊医道高明,待人又诚恳热心,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所以很受群众的欢迎和爱戴。他在赵国行医时,劳动人民送他“扁鹊”这一称号。扁鹊,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名医,当时人民赞扬他就象古代名医扁鹊那样,能使人“起死回生”。秦越人得此美称后,声誉日高,其真名倒逐渐不为人们所知了。

  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为了给更广大的人民解除 疾病的痛苦,并使自己的医疗技术后继有人,永远流传下去,扁鹊还打破历来医疗技术被官医把持、垄断,专门为少数贵族服务的局面,广收徒弟。他教弟子子阳制作治病用的针,教子豹使用熨贴技术。他又教子同学习制药,子明学习针灸,子游学习按摩,子仪学习养神怡气,子越学习接骨推拿技术。扁鹊门下的弟子还有很多。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了名医。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条原则,就是所谓的六不治: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不讲道德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生活的时代,巫术十分盛行,国家设置了许多专门机构从事迷信活动,形成了巫术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此,扁鹊特别把“信巫不信医”作为“六不治”的原则之一。扁鹊敢于同巫术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和显著的疗效

责任编辑:郑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