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官方网站
新闻信息
艺术节动态
新闻中心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资料查询
艺术节概况
艺术节活动
筹委会机构
齐鲁文化
综合服务
场馆建设
市场开发
旅游指南
建言献策

全国古琴艺术保护成果雅集品赏会在济南举办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宁昊然 时间:2013-09-13 16:32:00

古琴名家杨青拨弦演奏 朱 刚 摄

  9月4日至6日,全国古琴艺术保护成果雅集品赏会在济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名家齐聚大明湖畔,拨动琴弦、交流琴艺,引领观众品味古琴独特的文化魅力。

  经典名曲受热捧

  本次全国古琴艺术保护成果雅集品赏会分为三部分,“明湖雅集”“齐声鲁韵——山东古琴艺术汇报演出”和“名家品赏”。全国几大古琴流派的精彩演奏,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琴家和爱好者。

  演出现场,来自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的艺术专业学生,专注地欣赏着精彩的古琴演奏。古琴名家龚一、杨青、刘善教等带来的《潇湘水云》、《流水》、《平沙落雁》等让青年学子沉醉其中。

  济南琴家王笑天率年轻学员演奏了《阳关三叠》、《渔樵问答》、《归去来辞》等经典曲目。6岁的济南小女孩芦意苇参加了古琴齐奏《归去来辞》,芦意苇的妈妈张女士说:“女儿4岁半就跟着王笑天老师学习古琴,我自己特别喜欢古琴,所以想让孩子也学一学。我觉得弹古琴能让浮躁的心变得沉静。”

  受家庭影响,来自苏州的“80后”琴家朱浩宇从小随父亲学习古琴,从沈阳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毕业后在苏州教授古琴。他以前曾多次寻找机会向龚一老师求教,这次来到济南也为求得龚一老师的指导。

  5日上午的表演结束后,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争相和古琴大师合影或求签名,古稀之年的龚一老师并不拒绝,耐心地满足古琴爱好者的要求。

  习者渐多成风潮

  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上越来越广泛地传播,甚至兴起一股学习古琴的热潮。

  中国琴会副会长杨青先生认为,这种“热”是正常现象。“中国十几亿人口,大约有几十万人学习古琴,这个比例并不算高。中国琴会多年来一直在做古琴传承和推广方面的工作,艺术的百花园中应该有古琴这朵‘花’。”

  中国是礼乐大国,乐以古琴为主。追溯到甲骨文的“乐”字,上面一个“丝”,下面一个“木”,说明当时已出现琴的雏形。古琴在古代较为普及,古人的文学作品,如《诗经》中就大量出现琴、瑟,这就说明古琴在当时已有了一定的普及度。从尧、舜、周文王到康熙帝,帝王多爱琴,而诸葛亮、周瑜、岳飞等历史名人也都喜欢弹琴。“士无故不撤琴瑟”,说明古琴跟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孔子弦歌不辍。”杨青说,“音乐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古人讲究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把中国现代社会比作一台机器,那音乐就是机油。‘文为体,乐为魂’,如果把整个文学体系比作人的躯体,那音乐就是灵魂。”

  杨青认为,中国历史上许多古老的乐器已失传,古琴传承至今,说明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尊重传统求传承

  学习古琴的人越来越多,对于古琴的传承是个好现象。但是在古琴热的背后,也存在着背离古琴传统等问题。

  何为古琴的传统?中国琴会会长龚一告诫学生,学习古琴首先得尊重传统。“舒缓、浩荡、壮烈、悲酸、奇绝。不可以‘淡和’一律求之。这就是古琴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古人的传统来创作。打谱就是古琴音乐的考古,考古不可能随心所欲。要充分尊重古人、尊重文化传统。”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在杨青看来,古琴应先承后传,首先要做到像,继承古人的风格,还古琴以原貌。然后再谈传播和发展,传承一定要尊重音乐的基本规律。

  杨青介绍,琴歌是古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琴歌和古琴一样历史悠久,《礼记·乐记》记载:“舜造五弦琴,以歌《南风》”,舜为唱南风诗而造琴。后来器乐发展了,琴歌逐渐衰落。到新中国成立时,古人谱曲的琴歌只有五六首。“后经我的老师、管平湖的大弟子王迪先生研究、发掘和整理,出版成《弦歌雅韵》,收入定谱的琴歌100首。我希望各地都能保留方言,建议琴家用方言唱琴歌。弹琴时唱琴歌受众会更广,比古琴独奏的传播效果要好。”

  另外,杨青认为古琴要传播,不要先把难的、玄的、深奥的一面摆出来。“我认为古琴传承不要局限于形式。古琴姓‘古’,古代韵味和原汁原味最重要。在这个基础上,80%的精力用在继承上,20%的精力用在传播上。”杨青介绍自己主编的一本书《琴梦红楼》,是把古琴和87版《红楼梦》结合在一起的古琴综合体书籍。里面包括《葬花吟》和《枉凝眉》在内的12首古曲谱。《琴梦红楼》古琴音乐会已在多个城市上演,场场爆满。几十年的古琴教学实践让杨青认识到,若把丰富的艺术形式,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古琴的推广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