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官方网站
新闻信息
艺术节动态
新闻中心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资料查询
艺术节概况
艺术节活动
筹委会机构
齐鲁文化
综合服务
场馆建设
市场开发
旅游指南
建言献策

艺品、人品与魅力——话剧《严复》观感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老简 时间:2013-10-23 11:01:00

 

  □ 老简

 

  话剧《严复》通过严复、李鸿章、林旭等人物人生中的几个侧面、片段,生动展示了在晚清中国社会大变动时代,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命运的痛苦反思与对社会变革的殷切期盼,为此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毕生心血,甚至是流血捐躯。而“后胜于今”的一贯观点,更是说明了严复对中国未来的积极乐观与希望。

  文章标题源自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女士,在看完山东省话剧院“十艺节”参演剧目《严复》座谈讨论开场后说的一句话。刘彦君具体谈的是《严复》的第七场表演,认为这场戏的构架、戏剧冲突、人物特定情境中性格的塑造、语言对话都十分精彩。谈到严复的饰演者、青年演员张林的表演,她说“这么年轻,很不简单”;说到老戏骨柳玉林所扮演的李鸿章,她用上了“魅力”二字。

  作为清末一个影响深远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一个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毛泽东语),严复所经历的时代可谓是风云波涛,惊雷闪电。甲午海战,八国联军进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袁世凯称帝,中华民国成立……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然而作为知识分子的严复,尽管随着岁月的变迁在职务上变来变去,其个人的命运和经历却并不具备很强的“戏剧性”。要把他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安置在戏剧舞台上时,其戏剧元素就远远不足了。这对话剧《严复》的创作者们来说,是一道关乎成败、很难逾越的屏障。

  不过《严复》的创作者们是聪明的,他们用严复、李鸿章、贾吴官三个男人在历史大潮中的性格、思想、心态与行为展现冲突,构架成了这出戏的主要冲突元素。再加上严夫人、艾米莉、郑鲁强、苦妹子、林旭等各阶层人物的交相映衬,让本来可能枯燥无味的三个男人戏变得风生水起,波澜有致。而严复与代表着“世俗大多数”人物的贾吴官和晚清政权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的李鸿章之间的关系展示及思想性格冲撞,通达明晰,淋漓尽致。尤为可贵的是:编创者们尽管曲尽笔墨描述刻画了三个人之间在思想理念、价值观上的激烈冲突,但却用一个隐形的大理念,把他们从灵魂上、骨血中交织到了一起——即贾吴官对李鸿章所说的“这一派那一派,归根结底都是‘为中国好派’”。但沉浮宦海的直隶总督大人李鸿章当然比严复和贾吴官看得更深远,因为他明白:“为中国好,不一定就是为朝廷好。”其洞察政治、人世、社会的目光老辣通透,让人听后为之一颤。

  支撑起这部戏的三个主要人物严复、李鸿章、贾吴官的演员表演应该说是非常称职的。张林所扮演的严复,由出场时年轻气盛所导致的清孤自傲和桀骜不驯,至不得志而沉沦,成为“瘾君子”;从抱有“报国”情怀的青年才俊到逐渐成为通达世事人生的哲人,其心理路程和戏剧动作行为线脉展示得非常清晰,且赋予了其鲜明的个性、血肉,可信,可爱,可敬;而颜勤所饰演的贾吴官,则把晚清官场中的一个良知并没有泯灭、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奴颜婢膝、但却狡黠通达的性格,刻画得非常传神,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颇获好评。

  更为出彩的是省话剧院院长柳玉林所饰演的李鸿章。《严复》一剧,就剧本所提供的基础而言,人物性格最丰满、个性色彩最具特征的是李鸿章。柳玉林以其深厚的表演功底和体察人物内心的能力,把一代名臣的霸道、孤傲,独特的识人目光,对不同意见、观点的宽容和理解博纳,对晚清岌岌可危情势的无奈与“救国”无望的悲怆和作为一个大清朝的既得利益者,对朝廷难舍的真挚情感,演绎得酣畅淋漓,赢得了人们的共鸣和一致赞赏。被专家们誉为“中国戏剧、影视中从未见过的一个李鸿章”。

  舞美灯光,服装道具,很好地起到了烘托剧情的作用,可圈可点。而导演吴晓江,更是以其卓越的掌控能力和对剧情、剧中人物个性的准确把握,将该剧演绎得风生水起。且赋予其写意形式,使该剧平添出一抹浪漫的色彩,别有一番韵致,耐品,令人寻味。

  话剧《严复》是一出有品质、有魅力的戏,选材角度与人物展示的不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品位。而严复作为一个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的历史人物形象,无疑是给戏剧画廊又增添了一幅有血有肉有性情的人物肖像。而剧中独特的李鸿章,也必将成为这个戏剧人物群体中的一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什么是“文华奖”

  “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评奖对象包括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儿童剧及有整体构思、非组团组台的大型歌舞、乐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剧目等。文华奖设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单项奖。文华单项奖包括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表演奖六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