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手机琐记


来源:   
2002-12-01

  1979年春,我们家接连发生了几件大喜事。我正在大学读中文,家里人为了早一刻让我享受喜悦,夜里11点把电话打到了学校传达室。电话里哥哥告诉我,这一个电话拨了两个小时。喜从天降,夜不成寐,自然要浮想联翩的。当时的古典文学课,正讲《山海经》《淮南子》,颇能催促学生去虚构、去狂想、去寄托,用当今流行的话说,很容易让人们走上“第二条岸”、“第三条岸”……那一夜,我就幻想着一种电话,它应该是无绳的、袖珍的、随身的。
  10年后,我在大街上见到了这种电话,通俗的称呼是“大哥大”,样子像块青砖。手握“大哥大”的人,都是大腹便便、油头粉面、走路牛皮烘烘、手上金光闪闪。再加上一部机子几万元,让我们这样的工薪人士望而生畏、不寒而栗。秋天里我和另一位作家由北戴河南下,在火车上有了急事,要借对铺的人的手机用,并讲明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对铺的人把手机在我们面前晃了晃,说:“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看一看还可以。”我的伙伴十分恼火,骂了一路,再三用阿Q的精神安慰我,他说:“‘大哥大’是什么?是坏人的标志,就像当年的墨镜和鸭舌帽。”
  1995年春节,老家的朋友送我一部中国移动手机。返回济南的途中,我一直把玩着它,想像着它的扶危救困,也还有了即刻验证的冲动。“天遂人愿”,车子开到曲阜———泰安之间抛了锚,前后寂寥无人。我的手机隆重出场,很快联系到了救援车。等车的时候,全家都到地里挖野菜,妻子还用手机与嫂子通话,询问了几种野菜的颜色、形状、滋味、做法,一讲便是半个多小时。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手机,也是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一次。至于妻子与嫂子的通话,实在是过于奢侈了,那月的手机费是620元,叫我们惊诧不已。我对妻子说:“那包野菜要值80元了,好东西不可多用啊!”
  1995年用手机的人并不算多,我在冬天偶尔带在身上。要用的时候,先看看四周有没有熟人,生怕被人发现。想起6年前我那位作家朋友说的“手机是坏人的标志”,心里还便有些忐忑不安。
  去年3月份在北京,作家余华邀我去他家做客,我混淆了“北太平路”和“北太平庄路”,在挨门搜寻的时候,一位自称来自河南的妇女向我借手机,说她来北京看病,钱被盗了,要给家里打个电话。我本能地拒绝了,这种本能源于社会对河南人的传说,也源于对盗贼的警惕。那位妇女尾随央求,我给了她两块钱,匆忙走开。想起这件事,心里就感觉愧疚:我不是也曾经向人借手机遭受过羞辱吗?她如果真是坏人又怎么能实话实说自己是河南人呢?河南人什么时候伤害过我呢?
  现在的中国移动手机遍地都是了。国庆假日,我骑车去了干涸的微山湖上游。经过湖心的镇子,看到许多人身上都有手机,有商贩有渔民,也有卖菜的老汉。经过另一个村子时,正巧遇到一位青年与他的老父老母对骂。青年腰上的手机忽然响了,他打开手机就讲道:“现在我正给俺家里一对老混账争房子……用不着你帮忙,我收拾他们像收拾一只鹅!如果要你帮忙,我给你打手机!”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手机不再是任何标志,不是贫富、贵贱的标志,也不是善恶的标志。手机只是普通的工具,像自行车,也像钢精锅。当然,手机是具有装饰意味的工具、讨人喜欢的工具。
  (李贯通 著名作家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李贯通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