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二期 

 

让“DV”娱乐生活

2004-02-12 17:23:06 

   DV,全称“Digital  Video”,DV是数字视频的英文缩写,通俗讲就是数码摄像机。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
  随着IT工业的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2003年DV产品的价格纷纷“跳水”。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数码产品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为DV进入家庭打下了基础。DV凭借数字技术图像清晰高质、轻便、准确、易操作等优点,极大地满足了爱好摄像的人们对声像、色彩的追求。
  同时,DV的配置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人像、风光较高层次的要求,当然,DV技术的家庭基本型无论是色彩、清晰度都有它的局限,但瑕不掩玉,时尚的DV为热爱生活的人们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大门——DV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在中国人解决了温饱以后,现代生活的步伐已经追逐着世界的脚步。当大家把电脑、家庭影院一股脑地搬回家的时候,携带更方便、图像更清晰的数码摄像机——DV,成了追逐时尚的小康家庭的又一目标。
  DV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在让我们惊羡的同时,也感到了危机。忽然有一天,你发现手持摄像机,专注拍摄的人竟然是十一二岁的孩子;打开电视,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少年儿童DV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电视台2003年初向北京各社区发放了DV摄像机,让老百姓发现、拍摄身边有趣的事,这些素材来源于百姓的视角和生活,朴实真切。DV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荧屏,中央电视台老牌的《正大综艺》栏目,也已经把参赛选手或嘉宾用DV拍摄的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作为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呈现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由于DV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传输信号衰减小等优点,许多电视栏目舍弃了专业摄像机,而DV成了新宠。
  小小的DV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单纯由电视人办电视的模式。
  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在“中华青年影像大展全年颁奖会”上说:看了这些作品以后,百感交集。这是年轻人对电视工作者的挑逗挑衅,更是挑战。在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瞬息万变的今天,不管是数字技术还是网络宽带,带给电视业的冲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3年的DV冲击,改变着我们传统的影像生活。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臻完善,防抖动、逆光补偿、防虚化、夜视变焦等技术的应用,“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廉、性能适中”的DV,在今后两年会异军突起,在家用摄像机领域独占鳌头,并给传统影像带来强劲冲击,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综观目前DV在电视节目中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活趣事,这一部分内容是目前电视节目中DV的主体,是家庭录影的集中体现。它主要是用纪实的手法记录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但基本上都是为丰富电视节目内容而被采用的。这部分DV作品,无论是拍摄水平还是剪辑编辑水平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整个DV作品显得有些粗糙。第二类是电视专业从业人员采用DV摄像机摄制的DV短剧。这部分作品拍摄水平较高,但也仅仅是采用DV手段,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没有什么新意。第三类是社会上的DV爱好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拍摄的DV短片。这部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内容涉及生活面很宽,无论是视角还是观念都相当前卫,反映着当代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意识形态。这一部分DV作品在电视中的表现不是很多。除了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外,各地电视媒体给予DV的平台还是相当有限的。
  我们关注DV,不仅仅是关注这种拍摄手段。DV的魅力在于它是对我们普通人生活原生态的记录。DV捕捉瞬间的生活,因此很多人把DV定义在纪实和记录上。DV能最准确地捕捉最真实的生活片段,把普通人的生活片段搬上电视荧屏,譬如“成长的烦恼”、“我爱我家”、“家有宠物”、“难忘的旅行”等等这些主题性的DV能极大地丰富电视荧屏,实现普通人上电视的愿望,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实现娱乐的目的。
  著名主持人方宏进准备在上海东方卫视的《看东方》节目中播出一些“好玩”的新闻,比如:“好玩新主张”将全部采用DV进行拍摄,这可能是一个“全国第一”。让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放下一脸的严肃,从一个道德的审判者走下神坛回归到老百姓,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DV在新闻中的出现,正是新闻主体的一种转变,多视角报道新闻体现了新闻的主旨。有人担心电视中DV的广泛应用,会削弱电视的视听效果,影响收视率。客观地讲,DV的画面还是声音都不如专业摄像机,DV也不可能替代专业摄像机。那种一说DV什么都好的观点是不客观的。但随着DV技术的完善和普及,DV完全能够光明正大地加入到电视荧屏中来,丰富我们的电视节目。电视是用来做什么的?电视是用来娱乐的,娱乐化是主流。
  贾樟柯说:“自从有了DV,我们试着用影像表达一切所要表达的东西”。
  我们在关注DV的时候,不能不关注高校DV剧。大学生是一个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激情洋溢,创作欲特别强。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栏目正是依托了大学生这一广大的群体,节目办得有声有色,节目内容既丰富,又有固定的收视群,还保证了节目的前卫、时尚。其实DV校园剧,并没有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它的流行其实是以互联网为介质,互联网的普及,火了DV校园剧。DV校园剧由大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用DV的形式记录大学生活的原生态,反映中国大学生的真实生存状态。DV剧拍摄设备简单,后期编辑都是在电脑上完成,拍摄成本很低,大学生能够负担得起,这也是DV校园剧风靡高校的重要原因。2002年和2003年北京和广州都举办了大学生DV拍摄大赛,推动了DV剧的发展。DV发展需要平台,互联网给予DV一个宽容、廉价、快速的舞台。在某种意义上,电视滞后于互联网。有人说电视人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但当DV在互联网上大展拳脚的时候,电视媒体还在犹豫不决,到底在顾忌什么?我想是觉得自己的圆圈画得太圆吧。其实拿来主义是最现实和可行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拿来呢?电视人关起门来自己造车,脱离了生活,造出的车能有市场?与其自己造,不如拿来,只要它有市场,物美价廉就行。
  当我们用DV记录下每一个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刻,自己的那份感动同样能感染其他人。
  (济南) 李迎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