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四期 

 

也谈“新闻价值坐标不能刻舟求剑”
刘 炜
2004-04-14 11:20:19 

   读了贵刊2004年第1期刊载的《新闻价值坐标不能刻舟求剑》一文,对其中一些观点有不同看法,提出本人的一些浅见,供读者、编辑及该文作者讨论。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高科技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新闻传播的手段和媒体竞争的焦点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说新闻价值的坐标也应随之改变并没有错。但如果为此就将“时效性、趣味性、地域性”的新闻价值完全抛弃也未免过犹不及、有失偏颇。
  我以为,新闻价值坐标不能刻舟求剑,应该是如何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理解“时效性、趣味性、地域性”等新闻价值的问题。
  首先,“24小时”并不能模糊为“零差异”,媒体间新闻时效性的竞争仍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以北京的几家早报为例,《新京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北京晨报》等几家竞争媒体不仅没有放松对时效性的要求,反而抢着第一个摆上报摊,哪怕只早十几分钟。你可以说他们不在乎时效性吗?对于日报而言,差异就体现于几十甚至十几分钟。
  正是因为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才使“时效性”对于同类媒体变得尤为重要。过去,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新闻线索渠道获得时效性,而现在任何一个消息都会在媒体之外很快传播开。与过去相比,现在取得时效性反而更难了,所以,媒体对时效性远比我们想象得“紧张”。
  还有,网络媒体真的是最快的吗?我们可以看看这样一个事实:通常你只要花几角钱,就可以在身边不远的地方很方便地买到当天的报纸来打发上班路上的时间,而目前手提电脑普及的程度却还远未达到可以在上班的地铁里浏览网络新闻的程度。
  可见,新闻的时效并不是以谁最先发布为标准,而是以谁最先为受众接受为标准来计时的。不可否认,网络媒体在发布的时效性上是其他媒体所不能企及的,但于普通读者获得信息的方便程度而言,纸媒体却显然优于网络媒体。
  早在广播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有“纸媒体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的担忧,电视的出现使这种担忧更甚,网络媒体出现后,甚至有人说今后的传媒将会是网络一统天下。事实果真如此吗?广播、电视、纸媒体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网络媒体的刺激下活得更好。原因何在?因为新闻价值不只体现在时效性一个方面,对比而言,几种传媒各有优、劣势。而且,在网络媒体“快”的刺激下,传统媒体于时效性的追求也更苛刻了。
  可见,网络媒体的出现非但不会使“时效性”退出新闻价值的“排行榜”,反而会使各媒体更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对新闻时效的争夺更为激烈。
  其次,新闻价值的“地域性”不是指新闻媒体的“地域性”,而是指新闻本身的地域性;也不是意味着新闻的垄断,而是意味着新闻的共享和交换。
  因此,“地球村”的概念不仅不会使“地域性”的新闻价值弱化,反而会使有“地域性”特点的新闻变得更有价值。
  新闻的“新”,含义之一指的就是新鲜。对异域的新闻的报道正可以体现差异感,给人新鲜的感受。没有见过、听过的就是新鲜的,就这一点而言,在某个地方大家已经熟知的事情讲给另一个地方的受众,显然就是新鲜的。强调新闻的地域性,其价值正在于此。
信息沟通的“提速”,不会使全球的媒体报道内容雷同,反而为不同地域间信息的传播和交换提供了条件。
  最后,不应该把新闻的“趣味性”和“俗不可耐”划等号。
    相信看过北京电视台《第7日》节目的人都深谙其趣味性的妙处,京味的幽默与调侃正是这档节目的一大特色。它的“俗”如果为它赢得了高收视率、赢得了众多北京市民的喜爱,“俗”一回又何尝不可呢?
  新闻是为最广大的受众服务的。游戏是人的天性。趣味性可以被演绎为庸俗,也可以被演绎为高雅,这全看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趣味取向,新闻的趣味性本身并没有错。
  当然,时效性、地域性、趣味性显然已经不能作为衡量新闻取舍的惟一坐标。比如,可供报道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也成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这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全球那么多媒体长时间关注并长篇累牍地报道“9·11事件”、“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了。深度是新闻媒体拼抢的另一个阵地。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