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记者部落 

 

与《前卫报》相伴30年
邢景文
2004-10-13 13:36:33 

  我从1964年调入军区前卫报社,到1994年离休,在报社整整度过了30个春秋。30年中,我从一个不懂报纸业务的门外汉,逐步成为一个熟悉报纸业务的编辑,之后又当了编辑科长、报社副总编辑,最终当了社长。不仅把自己最好的时光和年华献给了报社,而且与报社结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如今,我已年逾七旬,回顾几十年走过的历程,真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这里,我只想从报纸的宣传和人才培养方面,谈点我个人的感受,也算是一个前卫报人对这张小报所生发的、挥之不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前卫报》作为济南军区党委机关报,几十年来在军区党委、首长和军区政治部党委、首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官兵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军委总部、军区党委的决策指示放在首位;始终把部队的教育训练摆在宣传的中心位置,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军区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士兵的办报方针,把为基层官兵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作为努力的目标。在推进军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突出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宣传思想和宣传手段。但最为大家所称道,给人留下印象最深、成效最为明显的,还是多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屡用屡验的“三抓”,即抓基层、抓典型、抓问题。事实上,它已成为一代又一代前卫报人办报的看家本领,并且不断在实践中传承发展,充实提高。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面向基层,全方位地关注连队干部战士的学习、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的前途命运,为他们在训练、施工及执行其他各项任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排忧解难,提供真诚的服务,让连队的干部战士成为《前卫报》的主角,是《前卫报》办报的传统和宗旨。在常年坚持与贯彻“小报小办”要求的基础上,报社系统总结了“小报小办”的经验,并提炼出“快、准、深”与“短、实、活”的六字宣传口诀。所谓“快、准、深”,主要是指在紧跟上头,即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行动要快,把握要准,贯彻落实要有深度和力度。所谓“短、实、活”,主要是指文风而言,即文章篇幅要短小,内容要实在,形式和语言要生动活泼,让干部战士喜闻乐见。同时,在报社内部还开展了“怎样让干部战士在报纸上唱主角”的大讨论,提出了“靠连队近些,靠战士近些”的口号,明确提出报道连队干部战士的稿件不少于60%。干部战士写的稿件要优先编选,在最佳位置上刊用。并在版面上增辟了“兵写兵”、“战士论战法”、 “战士评报栏等专栏,为干部战士提供充分反映意见、抒发感情、参与军队建设的平台。为此,还适当减少了团以上机关和首长活动的报道,把转载的文章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强调不拘一格办一版,努力“抓活鱼”、“卖鲜菜”,真正使《前卫报》成为干部战士的良师益友,成为具有浓郁连队生活气息的思想文化园地。比如,1986年春节,记者在除夕之夜出发,从与南京军区接壤的黄海前哨开始,由南向北蹬着自行车,顶风冒雪,还不准基层干部陪同。一人一个月,轮流接力,一直到渤海湾与北京军区接壤的海防前哨为止。耗时数月,行程约3000公里,走访了30多个分散小单位,以“沿海分散小单位见闻录”的形式发表了数十篇稿件。在这次采访中,记者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拉近了与战士的感情距离,反映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事迹,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对此,解放军报还发了一条新闻,称之为“面向基层,心系官兵的新创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期以来,《前卫报》在宣传指导思想和宣传重点的把握上,始终注意把典型宣传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不仅重视组织力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与发现典型,而且在典型一旦确定之后,便以极大的热情予以关注,并迅即调配得力人员进行采写和报道。在宣传上往往是集中时间、集中版面、突出位置,大张旗鼓地采用多种文体(如新闻、通讯、言论、故事、日记、集纳等)打歼灭战和纵深战。力求在短时间内造成一定声势,使典型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广大干部战士中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从而有力地推动部队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前卫报》先后共宣传了各行各业不同类型的较大典型数十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永不褪色的红军战士何志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战士王杰、用知识启迪战士的模范指导员刘永、优秀义务兵母亲赵趁妮、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等等。这些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不仅在军区和全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着力帮助部队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是《前卫报》多年来宣传指导思想上的一个侧重点。无论是制订宣传计划,还是采编稿件的实际操作,都突出强调要关注部队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求编辑记者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抓“龙头”、牵“牛鼻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为部队排忧解难。例如,部队的管理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大量的日常工作,具有全日制、全员额、全方位的特点,搞得好不好,对连队的各项工作、官兵关系以及战士的思想情绪都有直接的关系。经过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夜间较之白天而言,是部队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为此,报社组织策划了“记者夜探营”的系列采访活动。之后又改为“零点,记者夜探营”采访活动,历时两年,从军区值班室查到连队值班室,从军区一号哨查到山沟里的“夫妻哨”,从军区直属单位查到部队小散远单位,从作战部队查到非作战部队,从新兵入伍下火车查到老兵退伍上火车,共查了200多个单位,采写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报道,在全区乃至全军引起了很大反响。军区首长多次给予表扬和鼓励。总参军务部领导也给予高度评价,并说:“在北京我们也要搞夜查。”总政宣传部还特地让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在“军事新闻阅评”中做了专题评论。有的战士来信说:“我尤其喜欢‘记者夜探营’的系列报道,读来令人信服,我敢说它可以和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相媲美。”
  在搞好报纸宣传的同时,报社一时一刻也没忘记抓好自身的建设,尤其是对人才的培养,走过了非常艰难的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果,为确保报纸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前卫报》始终处于全军小报的前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前卫报》不仅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保证了自己的正常更替,有的还被调到新华社、解放军报社、军队院校工作,有的转到地方的宣传舆论部门工作。同时,报社还为机关、部队输送了一批骨干力量,有的当了师职干部,有的当了军职干部,有的当了将军。更为可喜的是,还涌现出一批文艺人才,包括作家、诗人、散文家、艺术家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存葆、李延国、周大新、苗长水、丛正里、张西庭、范云安、张宏伟等人。他们中有的是直接从报社成长起来的,有的是以《前卫报》这张小报为成长基地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年报社为了培养造就人才,苦心营造的种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仍然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其一,是非常浓郁的学习空气。读书学习对所有人都是重要的,对报人来说尤为重要。无论是学校毕业的,还是部队土生土长起来的,只要一踏进报社这个大门,便会迫切地感到理论的不足、知识的贫乏,原有的才学已远远跟不上办报的需要。因此,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学识水平,便成了每个同志最为急迫的渴求与要务。基于此,报社领导因势利导,把抓好全体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学马列、学毛著、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调打好理论根底;学采访、学编报、学画版、学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强调熟练掌握办报技能。与此同时,为了开阔大家的知识领域,丰富大家的知识仓库,提高写作技能,报社领导还提倡和鼓励大家博览群书,学为我用,读《史记》,读《莎士比亚全集》,读《鲁迅全集》,读唐诗、宋词,并为大家订阅了必要的报刊,购买了必要的书籍,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从各方面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便使学习的热潮能够持久地坚持下去。那时大伙的心很齐,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业余时间,节假日,工作之余,大家都在啃经典,读名著,背诗词,记笔记。夜晚的办公室常常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有的当然是加班加点处理稿件或版面,但更多的人却是在翻阅书籍或资料,记录什么,摘抄什么,钻研什么。“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种笨鸟先飞式的苦学方法,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座右铭。各种各样的学习会、讨论会、心得交流会,外加散步纳凉、几人小聚时的争执讨论随处可见,甚至夏天在大院放电影之前,每人手里也要捧一本书,聚精会神地阅读。整个报社俨然是一个大课堂、大学校。有人说,报社弥漫着的是浓郁的做学问的空气。有人说,报社是一所特殊的大学。有人干脆说,我的大学在报社。是《前卫报》给了我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赋予了我追求的动力和能量,教会我追求的本领和方法。我想攀登,是她给了我云梯;我想远航,是她给了我风帆;我想翱翔,是她给了我翅膀。
  其二,是激烈的竞争局面。由于小报的特殊编制体制,没有总编室和专管评论的科室,也无编辑记者之分,这就要求所有编辑人员必须成为全能式的编辑,既能采写新闻、通讯、故事等各类稿件,又能精选精编所有来稿,同时还要撰写各种言论,负责组版画版及校对工作。换句话说,即一张报纸除了排版印刷以外,其余的事情均由编辑一手包揽。这样一来,客观上便形成了一种“比”的局面。在报社不看你说得如何,主要是看你干得如何,报纸版面大样一出,谁好谁孬,谁优谁劣,便一目了然。于是,评报栏便成了评说论战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大家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意见,就直抒胸臆,见仁见智,公平竞赛,对稿不对人,谁的意见对就按谁的办,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搞唯上唯书,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办好这张报纸。有的人一生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能忘掉,但永远也不会忘掉自己的版面或文章在大样上受到猛烈抨击的情况,那情景的确让人坐立不安,甚至吃不好、睡不宁,为自己的疏忽和稚嫩愧疚不已。社领导鼓励创新,尤其对有新意的思想、理论、观点着力予以扶持。曾提出“宁要创新的失败,也不要保守的成功。”因为失败中含有成功的因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并强调超越自我,工作中要减少和克服“重复”自我的现象,今天你画了一个版样,不错,但明天不能重复,必须有所改进,有所创新,文章亦然。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下决心在分管的范围内搞出点名堂来。抓焦点问题,抓独家新闻,出好言论、好文章、好版面、好标题、好集纳、好图片,一时间成了人们奋斗的目标。今天你们科出了个好点子,明天我们科要出一个更好的点子;今天你写了一篇好文章,明天我要写一篇更好的。一旦谁的稿子受到领导表扬,谁的版面得到大家的好评,谁的作品有了反响,大家的心马上就热起来,铆足劲去学、去追、去赶,非要搞出一点自己的东西不可。不是单纯为了争高低,而是为了出精品、创一流、育人才。这种比学赶帮的热潮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有力地推动着报纸质量和全体人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思想和文字水平,不仅使报纸保持了一定的品位和水准,而且为一批人才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天,当竞争掺杂了更多人为的东西而日益变味的时候,人们怀念那时的竞争,那时竞争虽然很激烈,甚至很残酷,但很纯洁。你在业务上尽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和不足,但不允许退出竞争。记得80年代中期,报社全体人员参加全国新闻职称评定统一考试,13门大学课程对于教育学历是青一色高中(有的甚至是初中)的编辑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考试结果却出人意料,百分之百一次性过关,平均分数全省第一,引得新闻界的同行们另眼相看。不是基础好,也不是人聪明,靠的是一股心劲、韧劲和拼劲,谁愿意拖这个集体的后腿呢!
  其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业、育人才,没有宽松和谐的环境不行。为此,报社领导身体力行,决心在报社内部开创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为人才的成长铺平道路。首先是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鼓励不同风格的学术研究,包括办报思想,报社内部人员的思想、业务建设和管理等。对工作、对领导、对同志有意见、有看法,都可以在会上或者当面提出,绝不许随意上纲上线、乱扣帽子,更不允许记黑账、背地整人。这样一来,死气沉沉、谨小慎微的局面被打破了,代之而来的则是畅所欲言、议论风生,大家心里有什么话都敢讲,领导虚怀若谷,择善而从之,上下之间、同志之间是何等的融洽和信赖!其次,领导对人和事的评价始终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信奉“数子十过,不如奖之一长”的古训。凡是好人好事,对办报和报社内部建设有益处,则大张旗鼓地予以宣扬褒奖,树先进、扬正气、抑歪风,使消极落后的东西缩小到最低限度,直到无存身之处。对于同志们工作上生活上出现的缺点、错误和一些偏狭之处,只要不是政治性、原则性的问题,则予以包容、谅解。尤其是由于经验不足、知识贫乏出现的差错,以及生活上的懒散,说话不注意等小毛病,完全不必要板着面孔去批评指责,只要以关爱的口气稍稍加以点拨,他们便会自觉改正。人,谁无自尊,谁又不爱面子呢?不仅如此,在他们受到非议和指责时,还要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保护他们,还他们一个公道,千万不可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了他们的锐气。再次,生活上要全方位的予以关怀。那时的报社如同一个大家庭,不论你来自何方,也不论你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也不管你成家没有成家,大家都把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分子,只能给集体增光添彩,不能给它抹半点灰。互相间宛如兄弟,情同手足,互帮互学,互敬互爱。谁的家属来了,大家都去问候,谁要结婚办喜事,大家一起帮助操办,谁的亲人有病了,大家帮着送医院治疗。新同志来了,老同志手把手地教,老同志有了难处,新同志争相帮办。彼此间都注重感情的交流,珍视友谊的培养,接触走动很勤,不分什么饭前饭中饭后,也不分什么节假日,随时随地可以串门,有的连门也不敲,就可以闯进去,自然得很,平常得很。到一起啥都说,用不着藏着掖着,也用不着字斟句酌,全是自然流露的心里话。单身汉下班耽误了开饭时间,不管领导还是一般同志,离谁家近就到谁家吃饭。在这种随随便便的走动和交往中,互相了解了,感情加深了,矛盾化解了,团结增强了。正如一些同志说的,“这样的环境让人舒心,人一舒心就有激情,就有干劲,说不定什么奇迹就能鼓捣出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报社的两个司机也受到了感染,他们潜心钻研新闻写作,最后自学成才,一个留在报社当了编辑,一个转到地方报社当了骨干。这大概就是许多人离开报社以后依然心底常留故人情,依然痴痴地留恋那段时光的缘故吧!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前卫报》数十年来之所以能够维持这种长盛不衰的局面,并不是哪个人或几个人能够办得到的,而是几代人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结果。应该感谢一代代前卫报人的不懈努力,感谢他们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
  (邢景文简介:1934年生,山西古交人。原济南军区前卫报社社长。高级编辑。少将军衔。山东作协会员,山东杂文学会和散文学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从小参军,当过司号员、干事、编辑、科长、副总编。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8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柳暗花明》、《渤海人的追求》和散文集《花开凌霄》,加上近年发表的各类作品共约百万字。其中散文《老山除夕夜》被评为济南军区业余文学创作一等奖,收入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散文精选》和山东50年文学大系散文卷。)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