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民质疑中奖新闻雷同 专家称属于心理失衡

2015-09-11 10:27:00来源:人民网作者:

“某打工仔中500万欲看看世界”、“落寞生意人守号N年开启人生新篇章”、“买菜大妈路过彩站随手刮出十万大奖”等彩票中奖新闻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人民网彩票频道以“打工者 中奖”为关键词百度检索相关新闻为1700余条,以“生意人 中奖”为关键词百度检索相关新闻为1480条。有彩民向人民网彩票频道吐槽中奖新闻太“假”,频繁出现的相似主角、雷同情节让他们很难相信中奖新闻的真实性。

据人民网彩票频道了解,目前彩票中奖新闻的主要来源是地方都市类报纸,这些媒体多与当地的福彩中心、体彩中心有合作关系。依照我国现行的彩票管理条例,彩票管理机构有义务对中奖者的信息严格保密,媒体记者一般无法直接接触到中奖者本人。彩票新闻的生产流程通常是先由彩票管理机构的负责部门撰写基本通稿,然后发给媒体记者进行编辑加工。中奖者新闻的主角多是打工仔、生意人、路过的大妈,并不是为了迎合购彩群体而有意为之。主要是因为这些群体是彩票购买的主要人群,他们中大奖的概率相应较高,成为中奖新闻里的常客也是理所当然。加上出于对中奖者个人信息严格保密的目的,一般会偏好选择一些笼统的身份标签,如打工仔、生意人、路过的大妈等去描述中奖者身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海平教授认为,由于部分行业媒体缺乏新闻真实性的观念,在报道中奖新闻时,随意取舍裁剪新闻,追求眼球效应,加剧了彩票中奖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彩票中奖是小概率事件,据测算目前我国销量最高的乐透型彩票双色球的中头奖概率只有1772万分之一,当这一小概率事件被无限放大后,彩民的质疑可能是一种心理失衡导致的情绪性发泄,是下意识行为,并没有事实根据。媒体应该引导彩民了解彩票的慈善本质,树立正确的购彩理念。在强调大奖得主者的奖金时,还应该强调彩民的多年投入、彩票未中奖之前心理上的纠结等,不可以偏概全,只报道中大奖的小概率事件,诱导彩民不理智的购彩,造成问题彩民的产生。

陈海平建议,为进一步消除公众疑虑,应当逐渐完善我国的彩票制度设计,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一般从彩民主观角度出发,往往在身边出现大奖时会认为“彩票中奖”新闻真实可信,反之,则认为彩票中奖新闻虚假。每当有大奖爆出时,彩票管理部门可以适当抽取部分彩民鉴证获奖人的信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林振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