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清代末期神通寺拓片露面

2012-03-22 11:13:00    作者:赵晓林 李曼村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神通寺 四门塔 拓片
[提要] 本报关于神通寺和四门塔的报道一直吸引着众多读者,他们都对神通寺和四门塔的历史很感兴趣。今天,济南涌泉书院负责人袁海龙告诉记者,他收藏有一幅清末时的拓片,内容就是关于神通寺的,记者立即赶到涌泉书院进行采访。
    本报3月21日讯(记者 赵晓林实习生 李曼村)本报关于神通寺和四门塔的报道一直吸引着众多读者,他们都对神通寺和四门塔的历史很感兴趣。今天,济南涌泉书院负责人袁海龙告诉记者,他收藏有一幅清末时的拓片,内容就是关于神通寺的,记者立即赶到涌泉书院进行采访。
    在涌泉书院,著名国画家黄永玉的弟子袁海龙向记者展示了一幅拓片,其长约160厘米,宽70厘米,虽然拓印得发白,但字迹很清晰。拓片碑文为《重修神通寺佛殿碑记》。碑文最后标明此碑的刻制年代为“大清同治壬申年”。
    袁海龙说,这幅拓片是他前些时候收藏到的,经有关专业人士鉴定,应是清代末期拓印的,虽然经过了100多年,但拓片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神通寺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而且像这样的拓片现在一般人很少收藏,第一是因为这通碑并非那些在书法史上声名显赫的秦汉古碑,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第二是这通碑只是神通寺留存的众多古碑中的一通,刻制年代为清代后期,比较晚,所以一般人也不会想到去拓印。所以这通碑的老拓片应该留存数量极少,但正因此,才显示出这张拓片的重要性,才使我们有机会收藏到这一份历史文献。
    记者还采访了历城区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他们告诉记者,这通碑应该位于神通寺遗址中的讲经堂遗址北侧,高160厘米,宽68厘米,碑文正文为楷书,共16行,满行39字。这通碑虽然刻立时代较晚,但却记录了一次重修经过,对于研究神通寺的历史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神通寺遗址内的所有碑刻已经不再允许拓印,为的就是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重要文献实物。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